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HCMedi一家成立兩年餘成員僅6人的新創公司憑藉掌握藥物微霧化器的關鍵技術不僅以客製化優勢成為2家美國上市藥廠的合作夥伴也南進與印尼前兩大藥局通路商合作產品已於2016年9月取得歐盟上市許可預計今年4月取得台灣及印尼上市許可

  2. 2015年3月10日 · 去年12月6日,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舉行創新創業培育成果發表會,就讀醫師後博士班的馬偕外科醫師陳治豪,台上發表他和北科大教授張合合作研發的「微型可拋式內視鏡」,台下已經有天使投捧著錢打算投資。 相對其它醫材產業,微產業顯得相當年輕,但從產業的波動顯示,台灣微產業似乎正風生水起,市場成長力道強勁。 市場調研機構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在2013年發表報告指出,2013年全球微醫材市場約277億美元,2019年有望衝上50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10.53%。 已開發國家的高齡化趨勢,使得老年人口增多,大創口手術愈來愈不符合病人需求;多國健保吃緊,漸難以負擔長時間住院成本;新興國家中產階級興起,來自高消費族群的醫美微,需求更為火熱。

  3. 2017年8月11日 · 台灣新藥開發成功關鍵的優勢在於結合國內外開發新藥之專業資源,其中包括新藥評估與開發策略、臨床試驗設計與執行、藥物製程開發與量產設計、以及市場競爭力分析,以此優勢可以加速新藥開發時程並加快產品上市,並避免投資大量金額於硬體設備,促使研發資源最大化。 由國外之生技製藥產業聚落發展模式與許多成功經驗可知,以策略聯盟、產業價值鏈合作模式可以增加產品研發效益。 合作夥伴的來源及篩選: 要找到適合的商業授權前,先要徹底的審視自身的條件,做好公司的營運目標規劃,了解自己的競爭優劣勢,優勢是你談判的籌碼,劣勢則尋求合適的夥伴。 這建議可以從撰寫營運計劃書開始,清楚公司未來五年之營運方向與整體財務規劃,再依公司全面營運考量,找到適當與合作夥伴洽談授權,並事先訂好進場機制與退出方案。

  4. 以Teva為例,發跡於以色列,壯大於歐美,佈局於全球,一家傳統製藥廠不斷靠併購、發展、壯大為全球仿製藥老大,它在2015年以40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llergan 仿製藥業務後,更是完成了鯉魚躍龍門的華麗轉身,不僅變身為全球仿製藥一哥,更一舉成為 ...

  5. 2014年10月24日 · 鑽研無線供電的植入式電刺激器精能醫學目標發展取代止痛藥物的醫材是去年自台灣大學衍生的新創公司成員包含學生教授及醫師今年將建好GMP廠預計產品3到5年內可以上市。 龍骨王結合體感偵測技術,讓病患在家就可以做復健,該產品基於醫師、治療師和太極拳老師等經驗所設計,並主攻居家照護。 龍骨王執行長陳誌睿深知新創公司的不足,因而積極在國際展會走訪廠商尋求合作,因此獲得非常珍貴的人脈網絡。 他勉勵創業者,勿因資源短缺而洩氣,「在下雨時,只有沒撐傘的人跑得最快。 (本文節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4年9月號 http://www.gbimonthly.com/) 相聚喝酒好理由 9 條好漢創「班友」 1400多個客戶、分佈全球40餘國 - 欣揚生醫 新興國家藥品註冊的「出海口」

  6. 2016年3月6日 · 成立於2013年的圓祥生技專注於創新型抗體新藥的開發技術短短2年內自建抗體開發整合技術平台」,打造出頂級抗體噬菌體顯現資料庫」,能加速篩選優化出客製化的有效抗體目前除已與國內外多所產學單位合作外同時篩選出抗體新藥並預計今年增資推進新藥進入國際市場。 截至2014年,全球已有超過36個抗體藥獲得批准上市,於臨床試驗中的抗體藥物多達3百多個;2014年度美國FDA批准上巿的41件新藥中,生技藥品佔有11件,分別為6件抗體藥物、3件重組蛋白質、2件重組胜肽藥物。 根據市場調查資料顯示,全球抗體藥物銷售額逐年增加,從2002年的50億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780億美元 (約新台幣2兆5,350億元),全球前十大暢銷藥物,就有5個是抗體藥。

  7. 一個貿易商拿著嬌生的微手術用穿刺器刀頭,問林寶彰有沒有辦法做。林寶彰不分日夜研究了8個月,居然做了出來,成了鐿鈦的進入醫療器材產業的敲門磚。2年後鐿鈦開始為嬌生代工製造穿刺器刀頭,正式進入醫材領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