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潭. 大潭. 大潭 (英文: Tai Tam )係 香港 香港島 一笪地方,喺 南區 東南部, 赤柱 嘅東面, 石澳 嘅西面,19世紀起咗個 大潭水塘 ,好多地方都係 大潭郊野公園 範圍。. 呢篇 大潭 係關於 嘅 ,重未完成嘅。. 麻煩你幫手 補充 佢嘅內容。. 屬於1類 :. 南區 ...

  2. 大潭水塘. 大潭水塘 係 香港 一個 水塘 ,喺 香港島 東 大潭郊野公園 範圍入面。. 大潭水塘係早期香港島 食水 嘅主要來源。. 佢附近有 畢拿山 、 渣甸山 、 紫羅蘭山 同埋 柏架山 。. 大潭水塘查實係由四個水塘組成,包括 大潭上水塘 、 大潭副水塘 、 大潭中 ...

  3. 大潭上水塘(英文: Tai Tam Upper Reservoir )係香港 大潭水塘嘅其中一個水塘,亦係入面最早起好嘅水塘,1888年起好,儲水量3億加侖(136萬立方米),嗰時叫「大潭水塘」,之後附近起咗其他水塘,所以先至改名叫「大潭上水塘」。 睇埋 大潭副水塘 大潭

  4. 地理. 大潭,故名思意,係個三面環海,畀 赤柱半島 同 石澳半島 夾實。 英人將個分成兩名, 白筆山 到 黃蔴角 ,叫 大潭灣 ,水面較闊,而白筆山到大潭𡰪,叫 大潭港 ,水面較窄。 史. 大潭𡰪就正正喺大潭港最入嘅地方。 英人未建大潭篤水塘之前,大潭𡰪係谷地 涌口 ,前面有 淺灘 。 涌口有 客家 村,叫大潭𡰪,多數姓鍾,亦有幾戶姓邱、陳。 佢哋祖先約莫十七世紀,由廣東梅縣同五華遷來,以耕種維生。 而對出淺灘係 水上人 聚集之洋面,以避風浪。 大潭𡰪,就係由條村留落來。 香港政府 鑑於 薄扶林水塘 唔够使,就起多個 水塘 。 政府相中大𡰪一帶山谷,分期而建。 一八八二年,起好第一個。 之後亦有幾個落成。 到咗一九一二年,最後一期,起到大潭𡰪村。

    • 簡歷
    • 學術範疇
    • 極地研究
    • 社會公職

    何建宗喺香港培正小學同香港培正中學畢業,之後喺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主修生物系,1979年理學士(榮譽)畢業,1980年獲英國University of Salford環境資源學碩士,1991年以在職兼讀方式獲得香港大學(植物學系)哲學博士。博士論文為「亞熱帶海區紅潮之特徵」。2007年,佢又以兼讀方式獲得「香港公開大學」頒授嘅教育學碩士。何博士喺1981-1992年3月任職香港政府「環境保護署」(1986年4月前稱為「環境保護處」),係當時政府公務員中環保嘅開山擘石人物之一,主要任職喺「水質政策組」。佢喺1992年4月轉職到香港公開進修學院任教擔任高級講師,之後學院升格為「香港公開大學」,佢經獨立評審之後轉職級為副教授,之後喺2002年晉升為教授,係香港公開大學首位獲晉升教授嘅重量級學術人物...

    何建宗嘅學術範疇廣泛,包括:有害藻華(紅潮)、環境科學、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水質同水環境管理(污水同食水處理)、環境政策(環境影響評估、環境管理學、跨境環境管理政策、環境法律、可持續發展)、環境倫理(生態哲學、生態神學)、環境教育(綠色學校、NGO、綠色運動)等。除咗進行大量研究同講學活動之外,亦經常喺報紙撰稿同接受傳媒採訪,對香港政府喺環保、水質、生態等方面嘅施政發表論述,並喺擔任嘅公職中發揮所長。

    1993年,經極地探險家李樂詩介紹,何建宗展開咗極地方面嘅研究,之後曾經十五次到訪北極、四次親臨南極進行環境同生態調查,主要從事紅潮藻類嘅全球生物地理分佈、海洋營養鹽同微藻、極區海洋產生藻華機制、冰區海岸嘅植物分佈同生態特徵、極地氣候下嘅地衣品種等研究。何建宗係繼李樂詩之外,去過南北極次數最多嘅香港人。

  5. 大潭篤水塘英文: Tai Tam Tuk Reservoir )係香港 大潭水塘嘅其中一個水塘,亦係入面最遲起好嘅水塘,1917年起好,儲水量14.2億加侖(645萬立方米)。 大潭篤水塘主壩上面係一條雙線嘅車路,屬 大潭道 一部份。

  6. 大潭副水塘(英文:Tai Tam Byewash Reservoir )係香港大潭水塘嘅其中一個水塘,亦係入面第二個起好嘅水塘,1904年起好,儲水量2,240萬加侖(10萬立方米)。呢個水塘係因為政府發現大潭上水塘唔夠用,所以起多個水塘,裝住大潭上水塘裝唔落而瀉出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