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1. 奧運的精神是什麼 相關

    廣告
  2. 營養健康助消化!完整補充18種人體必備營養素,有感調節生理機能,大人味的餐桌好伴侶,立即購! 學會愛自己,戒掉手搖飲!選用台灣在地黑大蒜製成,冷藏後冰冰更好喝,豐富營養好健康,手刀購!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0日 · 1. 品牌價值與運動精神,有什麼共同之處? 正如奧運標榜價值,藉由運動競技能展現出人性光輝面,包含了團結、追求卓越、友誼、團隊精神。 找到一個與品牌相關、能夠放大價值切入,便能夠互相輝映。 例如紅牛(Red Bulls)早已運動賽事贊助與廣告常客,廣告標語「給你一雙翅膀」也跟著運動員追求卓越的精神,飛到了世界各地。 而可口可樂為了帶給人們歡樂,從 1928 年起就持續作為奧運的主要贊助商,成功地讓品牌正面、積極、熱情形象屹立不搖。 2. 探索與品牌目標對象相關洞察,也有機會找到好切入點. 非運動相關,或是形象沒有那麼積極熱血品牌,也可以試著從目標對象洞察出發,找出截然不同溝通方法。

    • 戴資穎:即使世界第一,也要學習輸的感覺
    • 郭婞淳:老天爺要你多成功,就會給你多少挫折與磨練
    • 楊勇緯:正因為有些遺憾,才有了更遠大的追求
    • 羅嘉翎:這不是一個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
    • 魏均珩:比賽中的學習,沒有人拿得走
    • 鄭怡靜:拿到銅牌,只是開始
    • 陳玟卉:感謝教練,他用生命在陪我
    • 王齊麟:輸球不可怕,那是持續進步的動力
    • 潘政琮:不要想太多,就是一直衝
    • 李智凱:盡力了,還是可以繼續努力

    世界羽球球后戴資穎 3 度挑戰奧運,本屆在小組賽連勝出線,8 強戰以局數 2 比 1 逆轉泰國好手依瑟儂(Ratchanok Intanon),4 強戰以 21 比 18、21 比 12 擊退印度名將辛度(Pusarla Sindhu),決賽則對決現今世界第二的陳雨菲,三局比分為 18 比 21、21 比 19、18 比21 惜敗,3 度叩關奧運,這次拿下銀牌,仍是最佳紀錄。 戴資穎成名甚早,2016 年就登上世界第一,2017 年曾在全英賽、亞錦賽奪冠,締造跨季 27 連勝紀錄。然而,她在羽球含金量最高的兩項大賽,世界羽球錦標賽與奧運,都沒有拿過冠軍,包含世錦賽 5 度止步 8 強,前兩次奧運都在 16 強淘汰。有外媒點評她是「無冕后」(暗指世界排名第一,卻沒拿過大賽冠軍的選手)。 當時,...

    舉重 59 公斤級女子決賽,郭婞淳以抓舉 103 公斤、挺舉 133 公斤、總合 236 公斤的成績拿下金牌,抓舉、挺舉及總和成績等 3 項數據,都打破奧運紀錄,個人則完成在奧運、世錦賽、亞運、亞錦賽等國際賽事,全部奪金的「大滿貫」紀錄。 郭婞淳曾在 2016 年里約奧運 58 公斤級拿下銅牌,近幾年更進一步,東京奧運週期表現亮眼,包含 2018 年亞洲運動會、2019年世界舉重錦標賽、2021 年亞洲舉重錦標賽,全都拿下金牌。 「老天爺要你多成功,就會給你多少挫折與磨練。」在 2014 年備戰亞運時,她曾被槓鈴壓傷,右大腿肌肉 70% 斷裂,但郭婞淳不畏挫折,保持正向心態。她認為,所有挫折都是最好的鼓勵。 今年賽前,她曾研讀《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以及《天才的人間力,鈴木一朗:51則超越野...

    柔道男子 60 公斤級,23 歲的楊勇緯一路過關斬將,最後拿下銀牌,也是台灣首位在奧運殿堂奪牌的柔道選手。 楊勇緯近幾年表現穩定,2018 年亞洲運動會獲得男子 60 公斤級銅牌、2019 年亞洲柔道錦標賽贏下 60 公斤級銀牌、2020 年德國柔道大滿貫賽銀牌。但他說,「我不會因為這面銀牌就停下腳步,因為我要的是金牌。」並認為在賽場上,只要有遺憾,都是往後前進的動力。

    羅嘉翎以 19 歲的年紀,成為歷屆奧運以來,挑戰跆拳道 57 公斤級最年輕的台灣選手,並拿下銅牌。她曾私下吐露訓練的辛苦,「寒暑假別人在玩,我都要練習,不是有比賽,就是快要比賽。」 賽後,她在臉書寫下,其實沒有預設奪牌立場,並謙虛認為,這次奪獎並不是結束,而是下次挑戰的起點。

    射箭男子團體賽部分,台灣隊由魏均珩、湯智鈞、鄧宇成等 3 人組成,一路擊敗澳洲、荷蘭、中國隊,在冠軍戰惜敗給南韓奪銀,追平 2004 年雅典奧運紀錄。 其中,魏均珩連續參加兩屆奧運,他的感想是,不論比賽勝負,在過程中的學習與體悟,是其他人無法拿走、也是最重要的經驗。

    桌球項目,林昀儒、鄭怡靜在混合雙打奪下銅牌,終結台灣 21 年奧運桌球獎牌荒。29 歲的鄭怡靜受訪時表示,她情緒外顯,19 歲的林昀儒冷靜內斂,兩人需要磨合。有次比賽輸了,兩人坐下來「談心」1、2 個小時,才逐漸了解彼此、培養更好默契。這次拿下銅牌,鄭怡靜說,「這只是開始,我還要打好幾屆呢。」 林昀儒首次打奧運,除了混雙摘銅,在男單項目也拿下第 4 名。在 4 強戰激戰世界球王樊振東,以局數 3:4 惜敗。樊振東賽後坦言,非常艱辛才贏下比賽。 林昀儒以「省話」聞名,態度非常謙虛。他說,自己並不是什麼神童,只是打好每一顆球而已。這次四強賽後,媒體詢問他樊振東打得如何,他則說,「我有資格去評價他嗎?」 昨日對決德國前球王奧恰洛夫(Dimitrij Ovtcharov),一度將奧恰洛夫逼入絕境,但...

    女子舉重 64 公斤級,陳玟卉以抓舉 103 公斤、挺舉 127 公斤、總和 230 公斤摘下銅牌。賽後,她一度以為自己是第 4 名,得知拿牌後喜極而泣。首次參加奧運的她,特別感謝教練,「他一路幫我很多,他用生命在陪我們。」 其實,陳玟卉原本是鐵餅、標槍、鉛球的「三鐵」選手,高中才轉換跑道練舉重。對於這次奪牌,冷靜下來後她則說,銅牌對她有極大肯定,使她更有衝勁,想在國際賽站在頒獎台上。

    羽球「黃金男雙」李洋、王齊麟組合,在決賽以 21︰18、21︰12,直落二的比數擊退中國組合李俊慧、劉雨辰,拿下台灣首面奧運羽球金牌。 「麟洋配」在本次奧運倒吃甘蔗,在小組賽第一場輸球,但隨後過關斬將,勇奪金牌,超出兩人賽前設定的 8 強目標。李洋曾說,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其實,李洋原本練手球,國小才改打羽球,起步比較晚,甚至一開始打不進甲組選手(在甲組才有資格參與國際賽)。經過 10 幾年追趕,他終於把實力提升到和學長王齊麟的程度,從 2019 年起,兩人搭檔合作。 王齊麟則說過,輸球並不可怕,輸球才是持續進步的動力。他表示,只要調整好心態,就算奧運對手很強,一樣能關關難過關關過。

    我國高爾夫國手潘政琮在東京奧運演出逆轉秀,經過「驟死賽」比下其他 7 人,拿下銅牌,也是台灣男子高爾夫史上第一面奧運獎牌。 潘政琮首輪打出 74 桿(+3,高於標準桿 3 桿),排名第 57;第二輪、第三輪都打出 66 桿(-5,低於標準桿 5 桿),打完三輪排名升到 17。第四輪他更以 6 博蒂(berdies)、1 老鷹(eagle)、無柏忌(bogey)的 63 桿(-8,低於標準桿 8 桿)的好成績,總桿數 269 桿,與其他 7 人並列第 3。 按照賽事規則,7 人進行 4 洞延長賽,他脫穎而出,贏下銅牌。在上屆里約奧運,潘政琮是並列 30 名,這次一舉摘銅,他說「我沒想太多,就是一直衝,衝到最後一洞。」

    「鞍馬王子」李智凱在東奧男子鞍馬單項決賽,以拿手的「湯瑪士迴旋」(高難度的分腿全旋動作)獲得總分 15.4 分,拿下銀牌,是台灣體操史上第1面奧運獎牌。 李智凱曾在電影《翻滾吧!男孩》演出,以「菜市場凱」聞名,2018 年在亞運鞍馬項目奪金,寫下新紀錄。這次獲得銀牌,他說自己「已經盡力了,但是會繼續努力。」在賽前,他說難免想起 2016 年里約奧運失利(當時受傷、未晉級),但「告訴自己,我做得到。」很快調整心態,成功摘銀。

  2. 2016年8月18日 · 2016年里約奧運,有太多勤奮不懈而成功例子,運動員經過不間斷地練習,只為在奧運達到顛峰,代表國家在世界舞台爭取榮耀。 雖然我們不一定能上場贏得金牌,但我們可以和這些冠軍學習思考和做事情方法。 《Fast Company》整理出奧運金牌得主成功習慣: 1. 在腦海中想像:你就是金牌得主. 飛魚麥可.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今年拿下生涯中第23面奧運金牌! 他七歲就開始游泳,每天泡在水裡長達六小時,一年365天不間斷受訓,堪稱「努力就會成功」最佳代言人。 不過除了努力,美國奧運游泳隊總教練還透露:菲爾普斯每次開始練習前,會先花兩小時泡在水裡,描繪自己獲得金牌畫面。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16年7月8日 · Watch on. 殘選手佐藤演說感動了奧委會,更鼓舞了全日本民眾。 被視為東京脫穎而出關鍵。 日本人舉行正式商業簡報時,習慣由資深主管或長官開場。 日本從前爭取奧運時,一般由輩分高領導人第一個發言,因此開場人應該首相,然而這次奧運決選日只剩倒數十天時,日本籌備團隊決定打破常規,改用感人故事開場,而最好說故事人選就是運動員佐藤真海,不過一個小小問題:佐藤從來沒用英文發表過演說。 佐藤坦誠:「我緊張得要命,排練時候腿一直在發抖。 」然而身邊人告訴佐藤,講流利英文不最重要事,最重要說出她自己故事,傳達出令人熱血沸騰訊息。

    • 帕運是怎麼來的?帕運全稱為帕拉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這個名詞由希臘語介詞「並行」(para)和「奧林匹克」(olympic)組合而成,意旨與奧運同等地位的運動會,都是運動員的最高殿堂。
    • 帕運和奧運有什麼關係?夏季帕運和冬季帕運分別在 1988 年和 1992 年開始和奧運同步。1989 年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於德國成立,為帕奧的全球管理機構,並在 2000 年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達成協議,取得奧運主辦權的城市,也需要選在同一個城市、奧運閉幕後一個月內舉行帕運,與同年舉辦的奧運共享場地設施。
    • 帕運有哪些比賽項目?和奧運一樣,每屆帕運的比賽項目都會新增或修改。從最早較為普遍的輪椅運動項目,如籃球、射箭、網球及桌球等,陸續增加了田徑、羽球、橄欖球、游泳、柔道、足球、輕艇與鐵人三項等等。
    • 帕運如何區分「量級」?像是奧運的舉重項目,會以運動員的體重來區分量級,帕運的賽事同樣有分「量級」。比如代表台灣參賽的桌球選手盧碧春參與女子 TT4 級單打,TT4 就代表著運動員的身體損傷狀況對比賽表現影響的程度,同一分級的運動員相比,才是公平的競爭。
  5. 2021年8月4日 · Olympic Games Tokyo 2020 Medals. Watch on. 東京奧運永續行動 2:311 大地震臨時住宅鋁材,化為聖火火炬. 日本設計師吉岡德仁與 311 大地震災區孩子合作,以櫻花為意象,設計東京奧運火炬,代表國民克服災難,再度站起來,同時傳遞這份力量給全世界。 設計方面,訴求輕量化、友善任何使用者,火炬前方定位標記,讓視覺障礙者容易找到握舉指示。 招募倒數! 培養商業思維X鏈結產業資源X佈局引資渠道,最具影響力文化創業加速器 5/31截止報名 . 火炬材料 30% 由再生鋁製成,回收來自震災區域臨時住宅。

  6. 2014年2月26日 · 奧運游泳選手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是選擇性自律的好例子。 小時候,他被診斷出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幼稚園老師告訴他媽媽:「菲爾普斯沒辦法坐著不動,安靜不下來。 ……他缺乏天分。 令郎永遠無法專注於任何事情。

  1. 相關搜尋

    奧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