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以念今日決定不死,或多分不死,其心則執不死方面,便專籌備久住現法,不能籌備後世之事。. 於此中間為死所執,須帶憂悔而沒亡故。. 如果心想「今天不會死」,或「大概不會死」,就表示我們的心執持在「不會死」的想法,就會準備安住於今世,而不會籌 ...

  2. 因此,我們每天也要依以下三種方法生起快將死亡之心: (1). 「思維贍部洲壽量無定」-總體而言,俱盧洲 ( 梵: Uttarakuru ,俱盧洲的人壽必定是一千歲 ) 的壽量是固定。

  3. 2020年6月12日 · 是故無餘清淨之義,謂是能感非悅意果,無餘永淨,起道證等,極為遙遠,故應勵力,令初無犯。 這裡說明了,雖然罪業已經藉由懺悔清淨,但是要獲得忍位,無論多麼努力,最快也須再多花十劫時間。 所以「無餘清淨」的意思,是從淨罪方面來看,指透過懺悔,可以讓原本會感得不悅意果報的罪業完全淨除;但是從功德方面來看,要生起道證等功德,時間會大幅度的延後。 所以必須在一開始就不要染污。 是故聖者,於微小罪,雖為命故,不故知轉。 若懺悔淨,與初無犯二無差別,是則無須如是行故,即如世間,亦可現見傷手足等,雖可治療,然終不如初未傷損。 所以,聖者面對微小的墮罪,就算性命交關也會明知故犯。 如果「懺悔後淨除」和「最初無犯」兩者並沒有差別的話,那聖者於小惡就無需如此小心謹慎了。

  4. 2007年2月13日 · 另外死亡數字會不同,也有兩個可能。 一是少尉預官的死亡日期,被延後了好幾星期,以便獨立成另一件「因公殉職」案,「二一三」的嚴重性才被淡化。

    • 宋柔靜身亡1
    • 宋柔靜身亡2
    • 宋柔靜身亡3
    • 宋柔靜身亡4
    • 宋柔靜身亡5
  5. 若還是像世俗的凡夫一樣貪著世間,不知死亡隨時將至,又怎麼可能遠離一切的欲望呢? 日常法師第二輪手抄稿 「能趣死王無見位」

  6. 2019年12月10日 · 譬如,原本為了活命而求取的飲食、房舍、與友伴等,卻因為飲食過量、不足或不適宜,而導致生病、死亡;或者居住的房舍倒塌、還有親友欺騙等等,因而轉變成致命的死緣。

  7. 2020年5月29日 · 如果諸大菩薩的修行能做到四種方便,就能遮止一切罪障,並防止它繼續增長。. 哪四種方便呢?. 1.就是破壞現行(能破壞現行力)、. 2.對治現行(能對治現行力)、. 3.遮止罪惡(防護力)、4.以及依止力。. 透過這四力懺悔,連已作又增長的順定受業,都能夠被懺除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