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9日 · 李易紓. 生活消費. 體育署提供戴資穎臉書Red Bull. 2023-04-09 11:00. +A -A. 加入收藏. 世界排名第4的台灣羽球女單名將戴資穎週六4/8宣布自己計畫打到明年底,「就算還能打我也不打了。 」而明年巴黎奧運將在7/26登場這似乎透露著戴資穎仍會四度挑戰奧運舞台而戴資穎週日4/9一早也為自己動了退休想法發文說:「每位運動員都會因為年紀而有漸漸走下坡的一天我也不例外但我會很努力的練習且珍惜這些在場上跑動的日子也會持續奮鬥到最後一刻你們的任務就是為我加油和拍手歡呼這是最重要的事實上戴資穎征戰世界羽壇近20年,這2年來不只一次表示自己想要休息了,但這次是第一次明確說出時間點。

  2. 2020年11月6日 · 喬山以嶄新的運動科技打造新概念健身魔鏡,即使不上健身房,在家也能享受運動快感,增強防疫力。. 對著鏡子,伸展肢體,螢幕隨即判斷動作正確性,宛如個人的專屬隨身教練。. 瞄準在家防疫的健身趨勢,喬山率先在台灣推出新概念健身魔鏡Johnson ...

  3. 2021年8月2日 · 東京奧運台灣女子羽球選手戴資穎在金牌戰中兩人戰到第三局僅以三分之差輸給了中國選手陳雨菲雖然與金牌擦身而過奪下首面銀牌但這已創下台灣羽球女子單打的奧運紀錄戴資穎在2日凌晨發文表示雖然有些小遺憾但告訴自己,「戴資穎妳很棒」;並透露印度選手辛度的擁抱和鼓勵讓她直接爆哭,「真的太難過了因為真的很努力了。 戴資穎說,自己第三度踏上奧運這個夢想中的舞台,這次終於闖進了決賽,無法站在最高的頒獎台上,總是有那麼一點遺憾,「但不完美總是存在著,才有動力去追求更好的結果。 「或許我不會再有一次參加奧運的機會,但這個目標我也算達成了,只是不這麼完美。 」她只想告訴自己:「戴資穎,妳很棒! 戴資穎說,謝謝所有支持她的粉絲,結果真的很殘酷,不過她已經盡力了! 只能接受。

  4. 2021年7月24日 · 2021-07-24 17:39. +A -A. 加入收藏. 20210730編按世界球后戴資穎今日在東奧女單8強對戰泰國選手依瑟儂Ratchanok Intanon),戴資穎以14比2121比1821比18擊敗對手晉級4強成為台灣羽球史上首位闖進奧運4強的單打球員再來要跟印度一姐辛度交手。 「踏上人生中第三次的奧運舞台,加油! 」戴資穎日前在臉書上,寫下抵達東京練球的心情,並開心秀出給選手試打的比賽球,上面印著每個人的大頭照。 戴資穎說:「我會非常努力爭取勝利,因為8強之後每場都是非常困難,希望能夠超越自己過去的成績,今年奧運目標是拿牌! 戴資穎順利拿到8強門票。 圖為賽前練習。 奧運比賽球,上面印著每位選手的大頭照。 戴爸用愛灌溉小戴:多鼓勵多陪伴.

  5. 2018年8月16日 · 2021.08.02編按世界球后戴資穎在8月1日東京奧運羽球女子單人賽中與中國隊選手陳雨菲激戰三局後摘銀雖然與金牌擦身而過但戴資穎已刷新自己在奧運個人最佳成績也寫下台灣羽球女單選手過去在奧運最佳的8強成績新紀錄在小戴背後默默支持她的除了最愛的家人廣大的球迷以外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台灣的體育品牌勝利Victor)。 勝利體育為全球第二大的羽球運動品牌,也是全球唯一專注羽球運動的品牌,早在戴資穎就讀小學六年級就開始贊助她,由於戴資穎有大小腳的問題,多年來一直是由勝利體育為其量身打造球鞋。 勝利體育對羽球運動的支持不遺餘力,每年以營業額12%贊助不同選手、賽事、機構等,從世界球后戴資穎、「羽球王子」王子維、甚至此次奪下奧運羽球男雙金牌的李洋,過去4年也曾屬勝利體育球員。

  6. 2021年7月31日 · 2021-07-31 16:34. +A -A. 加入收藏. 世界球后戴資穎今晚7/31在東京奧運羽球女單四強賽中對決世界排名第7的印度籍選手辛度Pusarla Venkata Sindhu),她以21:1821:12直落二勝出叩關金牌戰為台灣女單史上第一人!. 戴資穎首局在技術暫停前以7:11落後下半局 ...

  7. 2021年7月22日 · 戴資穎--台灣首位在羽毛球女單排名世界第一的球后日前19日一篇IG的限時動態意外揭選手都搭經濟艙隨行官員卻搭商務艙前往東京參賽讓2021年東京奧運還未開賽便在台掀轟動瞬間成了國內體壇官僚生態的照妖鏡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第一時間出面承認疏失體育署長張少熙更自請處分口頭請辭行政院也指示教育部於奧運結束後提出專案報告。 然而,這真能解決台灣體壇的問題嗎? 900萬交通經費冰山一角 關鍵在「錢」與「權」 攤開 東京奧運相關預算 ,立法院共編列了1.5億元預算給中華體育總會代辦(名目上為中華奧會),並開放彈性運用;然而,在組團交通費-機票款預算僅898萬5千元。 經費分配嚴重失衡,連帶讓台灣體育改革、體育界陋習及體協壟斷問題再度浮上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