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4日 · 昨日發現有施打 COVID-19 疫苗的假網址連結藉此騙取個資做不法使用請雇主或仲介轉知移工朋友不要輕信網路訊息切勿點擊來路不明網址如需進行疫苗登記或預約應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CDC) 所發布的疫苗預約平臺網址進行預約登記以確保 ...

  2. 2022年2月8日 · 勞動部近期接獲許多民眾及事業單位詢問勞工接種第3劑COVID-19疫苗是否可請疫苗接種假」?勞動部重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早已宣布凡是勞工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或是接種後發生不良反應自接種之日起至接種次日24時止得持憑疫苗接種紀錄

  3. 為進一步落實勞動基準法擴大適用政策,保障受僱者合理勞動條件權益。勞動部業已完成未分類其它社會服務業中之大廈管理委員會適用勞動基準法之檢討作業,並於103年1月13日勞動1字第1030130004號公告,指定未分類其它社會服務業中之大廈管理委員會,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成立並報備者,自103 ...

  4. 勞動部於日前發布解釋令,核釋《勞動基準法》第 2 條第 4 款所定平均工資之計算,於勞工請「防疫隔離假」及「防疫照顧假」期間之工資及日數均不列入計算,並自 109 年1月15日生效。. 勞動部進一步說明,政府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預防群 ...

  5. 2005年9月19日 · 國外多項研究報告顯示,遭受針頭和銳物扎傷或血液和體液暴露接觸事件的醫療人員,可能會因而感染到傳染性疾病,例如國內過去即有因工作的針刺引起猛爆性肝炎而死亡的嚴重事件。 而危害主要來自血液或體液病原菌的傳染,常見的疾病包括AIDS(愛滋病)、Syphilis(梅毒)、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等。 由於台灣民眾的B型肝炎與C型肝炎感染率相當高,因此醫療人員是否有可能因針扎和血液體液暴露接觸而感染肝炎已成為一項隱憂。 國內有關醫療人員回溯性調查研究顯示,其中發現醫療人員當中,被扎傷者僅有18%向所服務的醫院提出報告,其餘8成以上則未報告。 而未報告的原因則是,刺傷的針頭或物品是未使用過、太忙了、本身已有B型肝炎抗原抗體、心存僥倖的心理或被扎傷太多次等,而忽略掉呈報的重要性。

  6. 2022年5月5日 · 勞動部今 (5)日發布解釋令,勞工如確診COVID-19,並經衛生主管機關通知居家照護、收治於指定處所或醫院,隔離治療期間需請病假者,請假之日數併入住院傷病假計算,雇主應給假,且不得因此扣發全勤奬金,並自111年4月8日生效。. 勞動部說明,因應近期本土 ...

  7. 2018年10月15日 · 勞動部修正「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外傷導致者除外)之認定參考指引」(簡稱「過勞認定參考指引」),加強說明各項工作負荷之評估及計算方式,並就過勞評估的醫學觀點、認定要件、認定工時標準之合理性,及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及加班時數之認定方式等,製作Q&A問答集,相關內容已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