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20日 · 所有的犬型主管,請先在心裡埋下一個基礎觀念:「別逼貓啃狗骨頭」。 請先捫心自問:貓型員工是不是愈來愈多? 帶領的衝突是不是愈來愈多?

  2. 2021年2月17日 · 1979 年,他飼養的狐狸小白,突然離家出走,幾天後跑回家,身上卻出現一塊一塊發紅,原本白淨、光澤的皮毛,掉了精光。 施議煙很著急,抱著牠走遍各大醫院,卻買不到營養品和藥。

    • 15億
    • 500人
    • 1970年
    • 研發、生產、銷售小動物用藥、處方飼料、一般飼料、零食和保健品。
  3. 2020年6月1日 · 一個背後的假設是:年輕世代喜於追尋新的事物,並藉此找到社群認同;中年以上的人,已建立起個人和社會互動的習慣,對於新事物的注意力愈來愈低。 也就是說,年輕世代對於外在事物的認知模型還在建立中,新的事物有可能成為同一世代的集體經驗,進而成為認知世界的模型之一,他們對新事物自然更加重視。 回到《動森》的例子,玩遊戲的人兼具「年輕世代」與「遊戲玩家」的身份認同,平日就以自身所愛的休閒活動,為生活找到體驗與意義。 而這也影響他們對事物的價值,即使面對疫情,也要用新的遊戲方式,處理因社交距離而來的各種情緒。 另一方面,因為關鍵需求的差異,想要維持健康的人,偏好玩健身環;相較之下,《動森》提供可愛、療癒與高自由度的虛擬社群體驗,重視社交或創造體驗的玩家,將其作為更有意義的選項。

  4. 2021年11月22日 · 1. 囚徒困境大致的情境如下:警察抓到嫌犯 A、B 兩人,並隔離審訊,其中一人如果坦白罪刑、另一人拒絕承認,則自己可以無罪釋放,對方則重判 30 年;如果兩人都坦白,則各判 15 年(用坦承換取較短刑期)。 兩人都不承認罪刑,則各判 1 年(因為犯罪證據明確)。 延伸閱讀: 為什麼殺價競爭無法避免? 由於嫌犯只關心自身利益,他們會推論幾種情境,自己坦白、對方抵賴,就可以換得無罪釋放;自己抵賴、對方卻坦白,就要坐牢 30 年。 因此不管怎樣,都應承認罪行。 殊不知,另一名嫌犯也是這麼想,兩人最後都說出犯罪的事實,被判處 15 年。 雖然最好的情況是兩個人都不承認犯罪,但兩名犯人因為害怕對方自白,所以都會認罪,這個賽局就成了「困境」。

  5. 2017年12月17日 · 1. 熱情 Passion. 希平方. 只有滿懷熱情,才能專心致志於眼前的事物。 就算碰上阻礙、難關,熱情也是能夠支持你繼續前進的能量。 克萊斯勒首席設計師費里曼 ‧ 湯瑪士(Freeman Thomas)如此說: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I'm driven by my passion.(我受熱情所驅使。 2. 工作 Work. 希平方.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摘取成功的果實前必得辛勤耕耘,但就算再辛苦,只要你擁有上述的熱情,流下的汗水都會是甘甜的。 版圖縱橫全球的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這麼認為: 轉型時期,如何養成團隊「適應變化、靈活思考」的能力? It's all hard work.

    • 搜救犬wilson1
    • 搜救犬wilson2
    • 搜救犬wilson3
    • 搜救犬wilson4
    • 搜救犬wilson5
  6. 2014年11月23日 · 霍桑實驗帶來的啟示是,人的社會及心理因素,是影響行為和績效的關鍵因素,遠超過體力、精力,甚至是經濟誘因。 進一步說,非經濟性的獎賞和懲罰,才是激勵員工和提高員工滿意度的重要因素。 這也呼應了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所提出的人類需求層次(由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當實驗者的態度友善,讓女工覺得受到尊重,她們不僅願意接受指示,生產力也提高了。 在霍桑實驗之前,管理學的主流是泰勒化的科學管理,將每項工作細分成個別動作,以標準化管控,員工被當成生產線上的螺絲釘,只有經濟和肉體上的需求。 梅堯則提出了「社會人」假說,認為人的工作也有社會需要的動機,管理者需要尊重員工的人格,滿足員工的精神需求,才能有效激勵員工。

  7. 2012年10月23日 · 這條「藉由勞力、蠻力往上走,取道左邊以到達右上方」的解決問題方式,我稱之為事倍功半的「敗路徑」。 下列這段話很重要,請仔細研讀。 世上大部分被稱為「可能是問題」的「問題」,事實上,幾乎都不是商業或研究上真正有必要處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