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26日 · 科學家指出,即便近年來出現海洋溫度上升和氣候變遷等因素,部分地區對魚翅的需求依然是造成鯊魚死傷慘重,甚至面臨絕種的主因。 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估算,每年有6300萬至2億7300萬隻鯊魚被殺害,而大部分被捕獲的鯊魚都流向香港的魚翅業者。 Jaws (1975) - Quint Is Devoured Scene (9/10) | Movieclips. Watch on....

  2. 2016年7月10日 · 日本熊本大學發布的新聞顯示,該校和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等研究人員2013年在岐阜縣等地的地層中,發現了三疊紀(Triassic)晚期(2.37億年2 ...

  3. 2021年6月21日 · 距今約4.2億年前,腔棘魚出現在地球上,歷經大陸漂移、恐龍滅絕等巨變,這種外型奇特的「活化石」依然頑強存活,科學家如今更發現牠身上其餘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3月11日 ·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處發生地震,伴隨而來的海嘯、餘震等災害,以及海嘯所導致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讓日本遭受巨大衝擊 ...

    • 溫度上升、氧氣耗盡 殺死二疊紀生物
    • 二疊紀氣候劇變 數百萬年才復原
    • 人類再不減碳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恐再現

    研究團隊發現,模型的模擬結果與物種滅絕的紀錄相當吻合,判斷該次物種大滅絕可能肇因於地球溫度急遽上升,生活在海洋的生物缺乏足以生存的氧氣,因此大量滅絕。主導研究的杜許表示:「我們第一次能夠很有信心地說,這就是當時發生的事。強而有力的論點顯示,溫度上升加上氧氣耗盡是物種滅絕的兇手。」 當時氣溫上升幅度究竟有多大?研究團隊指出,當時地球均溫上升了近10°C,海洋喪失了近80%的氧氣,部份海底甚至完全沒有任何氧氣,持續時間可能長達數百年。研究團隊相信,當時的全球暖化是因為溫室氣體激增,而溫室氣體大量出現,則可能是火山爆發所導致。

    參與研究的佩恩指出:「這段時間在地球上真的是相當難熬,這告訴我們氣候與海洋的化學會迅速改變,達到物種無法存活的臨界點。而且要耗費數百萬年的時間,才會從二疊紀的事件中復原,對人類的時間尺度來說,實質上有如永恆。」

    人類進入工業化社會之後,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已讓平均溫度上升至少1°C,引發熱浪、洪水、森林大火等各類天災,若再不大量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本世紀末的地球均溫可能會飆升3°C。部分科學家警告,因為生物棲息地環境喪失、盜獵、空氣污染以及氣候變遷,地球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sixth great extinction)已經上演。研究團隊也憂心,由於目前海洋的供氧量已較之前減少,未來物種滅絕的風險將提升。(相關報導:全球海平面上升7公尺,台灣西部濱海地區也將被淹沒!格陵蘭融冰速度創新高,科學家發出「完全融化」警訊|更多文章) 杜許則指出,人類目前唯一能避免海洋生物大規模滅絕的方式,就是減少碳排放,因為目前沒有其他方式能夠改善氣候變遷對海洋的影響,「只要地球升溫3至4°C,也是很重要的部分,那些海洋裡的...

  6. 2024年1月1日 · 日本中部的能登半島1日下午陸續發生多起地震,16 時10分左右更發生芮氏規模7.5強震,震源位於石川縣能登地方。. JR東日本公司表示上越新幹線及北 ...

  7. 2015年3月25日 · 這不是科幻電影或冒險遊戲,而是地球上真實出現過的生物。幸運的是我們不必跟牠正面遭遇:因為牠生活在2億多年,現在早已滅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