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8日 · 曾文水庫目前淤積率逾三成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去年擴大清淤力道包含抓泥挖泥與抽泥等作業去年清淤量三九二五萬立方米創歷來新高今年清淤量目標三一五萬立方米石門水庫今年規劃清淤405萬立方米. 南水局在二 一三年斥資近四十一億元於曾文水庫打造防淤隧道採世界首創的象鼻鋼管工法 一八年元月啟用,年排砂量可達一 四萬立方米。 不過,近來水情不佳,為節省用水,暫停排砂,目前陸運或抽泥清淤,以水運將淤泥送回岸邊暫置,南水局也正辦理擴充淤泥暫置場作業。 石門水庫以往平均每年清淤量約一 萬立方米,去年上游陸挖時間較長,加上大量抽泥,清淤總量達三三四萬立方米,是以往的三倍,今年規劃清淤四 五萬立方米。 白河水庫興建繞庫排砂隧道 10年回春.

  2. 曾文水庫防淤隧道 位於 臺灣 嘉義縣 大埔鄉 與 臺南市 楠西區 之間,是一座相連於 曾文水庫 蓄水庫區與下游 曾文溪 之間專門用於以水力排除曾文水庫淤沙的導水 隧道 。 該座隧道是當今全臺最大的水利地下工程,也是全球首座使用象鼻鋼管工法的排砂導水隧道。 [3] [4] 該項隧道興建工程由 經濟部水利署 推動, 南區水資源局 承辦,已於2018年1月完工啟用,每年預估可有效排除曾文水庫內有104萬立方米的淤沙,將可大大減少人工抽砂與挖沙的人力經費。 [5] [6] 沿革 [ 編輯] 緣起 [ 編輯] 近年因受到 全球暖化 與 氣候 變遷造影響,造臺灣地區氣候逐漸轉變為降雨時間集中且大量,使多處水庫淤積狀況日漸加劇。

  3. 曾文水庫防淤隧道位於嘉義縣大埔鄉與台南市楠西區之間是一座相連於曾文水庫蓄水庫區與下游曾文溪之間專門用於以水力排除曾文水庫淤沙的導水隧道該座隧道是當今全台最大的水利地下工程也是全球首座使用象鼻鋼管工法的排砂導水隧道。 施工期間. 2013/03/31-2017/11/28. 工程造價. 約新台幣40.9億元. 工程緣起. 曾文水庫為台灣南部重要供水關鍵,嘉南地區農業灌溉、民生用水、產業發展及發電、防洪皆賴水庫發揮調豐濟枯。 水庫原設計有效庫容為5.96億立方公尺,莫拉克颱風造成水庫嚴重淤積達9,000萬立方公尺,有效庫容僅餘4.91億立方公尺,壩前淤積高程達EL.176m,影響PRO及電廠進水口正常運轉,水庫營運面臨困難。

  4. 石門及 曾文水庫 透過增加陸挖作業量能增設抽泥船機組及擴大淤泥暫置區等方式去年度石門及 曾文水庫 陸挖抽泥數量分別達到334萬及382萬立方公尺,已超過庫區入 砂 數量,庫容不減反增120萬及155萬立方公尺。 主要 水庫 淤積率也從去年初29.48%,降低至29.44%。 水利署 說明, 臺灣因 地形 陡峻、地質特性脆弱及地震頻繁等因素, 颱風 豪雨 集水區 挾帶巨量泥 砂 入庫,造成臺灣 水庫 淤積,傳統以挖土機清淤、卡車運輸方式受限道路運輸能量,過去較不重視清淤工作,使得過往存在清淤速度趕不上淤積速度的現象。 近年政府非常重視 水庫 永續經營,採用方法日新月異,與以往不可同日而語,除卡車運送外,以船運方式突破道路運輸限制。

  5. 1. 放水渠道工程: 為因應後續庫區抽泥量增加本計畫工程將於曾文溪進行放水渠道改善及規劃於曾文一號導水隧道至東口堰間設置導水箱涵及截流溝將曾文發電尾水及數條支流匯入之清水輸送至東口堰除可減少滲漏損失增加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維持東口堰既有取水功能使烏山頭水庫正常供水外亦可於河道內創造空間以作為淤泥暫置使用另配合每年颱風豪雨事件調節性放水2~3次即可去化暫置淤泥。 本項工程主要設施分別為河道改善、導水堰、導水箱涵及截流溝。 2. 特高壓配電工程: 目前庫區抽泥既有用電最多僅能提供三艘抽泥船作業至斷面A-04,為因應後續擴大抽泥範圍,本計畫工程將於壩前碼頭附近重新設置配電站,以供增加之抽泥船及延伸之抽泥範圍使用。

  6. 其他人也問了

  7. 曾文水庫防淤隧道 位於 臺灣 嘉義縣 大埔鄉 與 臺南市 楠西區 之間,是一座相連於 曾文水庫 蓄水庫區與下游 曾文溪 之間專門用於以水力排除曾文水庫淤沙的導水 隧道 。 該座隧道是當今全臺最大的水利地下工程,也是全球首座使用象鼻鋼管工法的排砂導水隧道。 [3] [4] 該項隧道興建工程由 經濟部水利署 推動, 南區水資源局 承辦,已於2018年1月完工啟用,每年預估可有效排除曾文水庫內有104萬立方米的淤沙,將可大大減少人工抽砂與挖沙的人力經費。 [5] [6] 沿革. 緣起. 近年因受到 全球暖化 與 氣候 變遷造影響,造臺灣地區氣候逐漸轉變為降雨時間集中且大量,使多處水庫淤積狀況日漸加劇。 尤其是2009年8月8日,中颱 莫拉克 侵襲臺灣,造成中南部地區多處災情的 八八風災 。

  8. 2023年8月9日 · 曾文水庫於1973年完工原設計有效容量將近7.5億噸推算目前有效庫容的淤積率已超過28.4%,使容量嚴重縮減剩5.06億噸左右而曾文水庫每年的平均來砂量為560萬立方米上游的水土保持若能落實可減少50萬立方米扣除後510萬立方米的淤積如何清除是水庫壽命能否延續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