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7日 · 「別再說讀書是孩子自己的事」 這是一句常見的口號,主要是要提醒家長們不能只是把孩子的學習成績視為孩子自己的事,而應該積極參與和支持孩子的學習過程。 以下是一些支持此觀點的心理學研究: 家長參與對學習成效有正面影響: 一項發表於《家庭心理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活動對孩子的學習成效有正面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活動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並且有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支持對學習成就有重要作用: 另一項研究發現,家長對孩子學習的支持和鼓勵可以對學習成就產生重要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家長的支持和鼓勵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動機和自信心,進而提高學習成就。 圖片來源:《夫妻的世界》劇照. 家長參與可以促進孩子的社會能力:

  2. 2021年3月24日 · 看留言討論.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提到癌症的時候,大家經常會以「癌症第幾期」來思考嚴重程度,但是隨著醫學進步,我們對於癌症特性已有更新的認識。 澄清醫院乳房醫學中心葉大成醫療長指出,根據現在較新的觀念,我們不該把「乳癌」一概而論,需要進一步深入到分子醫學的層級,找出讓乳癌快速生長的關鍵,再依據癌細胞不同的受體、特性,做出適當的分類。 精準治療,對抗乳癌. 乳癌患者接受切片檢查後,醫師可從病理報告中了解患者乳癌細胞的重要特性,包括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癌症生長指數(Ki-67)等,並根據這些特性來區分乳癌的亞型。 不同乳癌亞型的惡性度不同,治療策略也不同。 乳癌亞型包括:

  3. 2019年4月16日 · 看留言討論. 作者\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 同理心,empathy,又譯為「神入」,意指進入案主的位置,同理思想邏輯,共情並理解他情緒的由來,感同身受。 我則稱「起於情,同此理」,對於某些失控或不自知的行為能理解為「這麼做一定有對方的理由及情緒」。 目前已知的同理心2類型為「認知的同理心」和「情感的同理心」。 產生真正同理心的前提是案主願意敘說,敘說時對方會釋出情緒與對事件的理解,我們才能從故事裡聽出隱身的情感與對他的意義,然後才能與哀傷的人同哀哭,但又不至於一同陷入泥沼出不來。 換個文化的語言來說,就好像具備「上身」又能「退駕」的能力。 同理,必須在關係裡,讓案主知道我們願意理解他,讓案主知道我們不會被拖累,願意承接這些隱身的情感,願意和他一起面對未知的未知。

  4. 2024年4月19日 · 4 歲是一個自我意識萌發的時期,比起 2 – 3 歲時更能清楚表達,接觸世界的範圍更加廣,其中也慢慢遇到的不同的挫折,無論是學校、家裡、弟弟妹妹的出生等,也比較不好哄騙了,這階段說的「不要」就是真的不要、容易「愛生氣」、「任性」、「行為反應激動」、「堅持己見」等。 4 歲引導小撇步: 不遷就也不時刻關注孩子當下哭鬧的情緒,給彼此一些冷靜時間和空間。 用合理的方式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不要全部概括滿足也不要一直否決。 提供適當 2 – 3 個選擇題,嘗試引導孩子願意完成事情。 不要用「要不要 ?」、「好不好 ?」詢問意見,因為都會得到否定的答案。 不要用強硬字詞要求孩子,產生被控制感,會讓孩子反彈的情緒更激動。 孩子情緒當下可先轉移注意力,事後可以嘗試溫柔溝通,了解孩子的產生情緒的原因。

  5. 2023年8月24日 ·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資深女星佩霞證實成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參與2024總統大選的副手人選,消息震撼各界,宣...

  6. 2023年4月20日 · 安靜的力量,正視孩子的情緒. 圖片來源:甲上娛樂. 這幾年被疫情所困,我們可以看到各年齡的人都有情緒的問題,包括家庭,還有很小的孩子也有情緒的困擾。 在〈山頂小屋〉中奧黛麗校長講到,「父母的能量會影響孩子,孩子的能量也會影響父母。 」但很多時候我們只會顧著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而忽略了孩子也是個個體他們也有自己的情緒然而正如李心潔所說:「這世界沒有一個影片或一本書是去教父母親教育孩子的步驟或流程很多人都是在當了父母親之後才開始學習去當一個爸爸和媽媽。 小時候我們經常被說不許哭、不可以哭,導致長大後遇到事情時,情緒很壓抑,壓抑到情緒都無法自由流動,不管什麼年紀的人,都有權利去讓自己的情緒流動。

  7. 2021年4月1日 · 美國兒童節目主持人佛瑞德.羅傑斯(Fred Rogers)他有句名言:「 對孩子來說,玩耍就是認真學習,童年真正的任務是玩耍。. 」2015之前,台灣各縣市充斥著罐頭公園,走到哪裡,公園裡模組化的設施都一樣,2015之後,公園開始改變。. . 本集邀請到特公盟老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