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26日 · 藝術總監李良仁投身公共藝術多年,知名作品有臺北東區的 Bistro 98大樓前的〈98〉、臺大 兒童醫院前的〈愛的彩色城堡〉 等。 即便創作過眾多大型公共藝術,他卻說這次公共藝術創作讓他揹負了沉重的壓力,原來,如此密切結合民眾與公共藝術創作不僅是歷來首見,也是他個人初次嘗試,期間一直擔心里民和學 童的反應及創作成果,但事實證明他多慮了,大雲豹彩繪完成後,居民還會自豪地帶著朋友前來欣賞自己參與的畫作,活動中 也成功凝聚社區力量,李良仁說,首度嘗試結合視覺藝術(繪畫)與表演藝術(戲劇),成果出奇地好,希望其他縣市也能一 起跟進推廣。 臺北夜未眠──城市不打烊. 台北探索館特展登場. 熱鬧熙攘的夜市、人潮洶湧的時尚街區、星羅棋布的燈海、特殊節日施放的花火等,臺北絢麗多彩的夜總是令人著迷。

  2. 2019年1月17日 · 發佈日期:2019-01-17. 2.4萬. 日治時期大稻埕有兩所規模較大、由臺灣人開設的西式醫院,稱「北仁安南朝北」,位於北邊延平北路與涼州街口的安醫院由柯謙諒醫師創立,而位於貴陽街與西園路口的朝北醫院則是朝北所有。 婦科難產都找他 仁心仁術不計較. 安醫院所在的延平北路,是昔日臺北城內到大龍峒與淡水的南北主幹道,而涼州街則是城內聯絡河阜的要道,其旁為太平國小與永樂國小。 其中太平國小創校於1898年,1922年改稱「臺北市太平公學校」,一張舊照裡呈現奉迎的人潮從安醫院排到公學校,煞是壯觀。 創辦人柯謙諒出生於1896年,柯家是虔誠的基督徒,父親柯郎受洗於1877年9月2日,當時才6歲,後來又成長老,娶妻林粉,生子柯謙卑、柯謙諒、柯子輝、柯頌讚、柯慶章、柯久喜,並育有養女柯玉琴。

  3. 2017年9月14日 · 我在現場買到一本報告書,總結李乾朗教授對茶行建築的珍貴性評語如下: 新芳春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把商店建築與住宅合而為一。 一般台北市的房子,比如迪化街、延平北路、萬華等地都是單開間,大概6到7公尺,也就是1丈8的寬度。 但是新芳春是三個單間併連在一起,非常氣派,雖然台北的確存在這種三間相連的大宅,但並不多見,可以想見當年王家到臺灣經營茶葉生意時,規模定相當可觀,是臺北數一數二的茶莊。 文.圖.攝影/魚夫. TAG. 大稻埕. 古蹟歷史老建築. 相關照片. 勘誤回報. 回列表.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8月14日 · 走尋20歲的四年級滋味 (台北畫刊108年8月) 發佈日期:2019-08-14. 5101. 分享到Facebook. 推一下! 分享到微博. LINE 給好友. 1980年,當年我20歲剛考上大學,台北城初來乍到,沒見過像中華商場八連棟這麼龐大的熱鬧商街,那裡有來自全中國最多的外省食物,不但 ...

  6. 2018年12月14日 · 全台首間溫泉旅館在北投. 在台灣溫泉的發展史中,北投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北投位於大屯火山群的東南斜面,大屯火山運動殘餘的溫泉源頭,在北投形成了地熱谷、硫磺谷、頂北投等豐富的溫泉資源。 而北投的舊名「巴島」(Patauw),為平埔族語女巫之意,可能因為北投過去終年煙霧瀰漫,原住民對此充滿尊崇畏懼而稱之,北投溫泉發展起來之後,當地則有「女巫之湯」的美稱。 三百多年前出版的《裨海紀遊》一書中,記載該書作者郁永河於1697年來台採硫時,在北投所見的硫磺泉、平埔族聚落、風土民情等內容,不過當時硫磺可能只使用於製作火藥,並未作溫泉洗浴或浸泡之用。

  7. 2015年12月1日 · 說到艋舺,你會想到什麼?. 龍山寺、青草巷、剝皮寮,還是美食滿檔的新富市場?. 艋舺是萬華的舊稱,憑著位於淡水河口的地利優勢,在清代發展為僅次於台南、鹿港的全台第三大都市,堪稱台北市發展的起點。. 如今這裡留有上個時代風華殘影的 ...

  8. 2017年8月17日 · 台北畫刊106年8月第595期—歷經滄桑一美人 杏花閣大酒家. 推一下! 現在台北民生西路上的杏花閣大酒家,其實是在1964年8月1日開幕的,在日治時期,這裡的地址係臺北市太平町四丁目一番地,本為文裕茶行,老闆名喚林九疇。. 從日人佐佐英彥《臺灣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