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8月6日 · 大埔石刻 位於東莒島老頭山南麓是明代剿倭史上的重要見證. 民國77年由內政部指定為碑碣類第三級古蹟. 下了階梯後會發現右手邊有一座廟宇. 走近一看是 老頭大王廟. 因為此處是老頭山,而老頭大王是山神,所以在此供奉求平安. 走到樓梯盡頭往回拍 ...

  2. 大埔石刻為連江縣縣定古蹟位於東莒島的最南端在1953年被國軍發現並為了避免古蹟受損建有懷古亭作為保護岩盤碑文記載了明萬曆年間沈有容將軍在東莒不傷一兵一卒即捉拿倭寇69名的豐功偉績字跡出自當時工部右侍郎董應舉題文為馬祖早期倭寇猖獗的歷史留下珍貴見證從大埔石刻往前望去可見圍繞在海中的軌條砦踩著石板步道走下海邊一探礁石嶙峋別有洞天。 大埔石刻不僅記載著名將沈有容輝煌的戰功,當地民眾更相傳,大埔石刻本身就是一張藏寶圖,如果能破解字裡行間的暗示,就可以找到隱藏在東莒島某處的寶藏,各位遊客前往大埔石刻參觀時,不妨動動腦囉! 備註:提醒遊客石板步道鄰近海邊,長期風蝕雨淋日曝,行走時請小心慢行,海邊礁石區遊玩時,應留意潮汐,注意安全。 依您的出發地,選擇適合的交通方式.

  3. 大埔石刻位於連江縣莒光鄉的東莒島 (原稱下沙」「東沙」)的南邊崖壁上刻於明朝萬曆四十五年 (西元1617年),曾被風沙掩埋為人們所遺忘直到1953年島上國軍構築工事才意外地發現這一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使得明代沈有容抗倭的史實得到進一步的見證大埔石刻面積約2.78平方公尺上鑴刻41字分七行每字約為22公分筆勁有力。 碑文全文如下︰「萬曆彊梧,大荒落,地臘後挾日,宣州沈君有容,獲生倭六十九名於東沙之山,不傷一卒,閩人董應舉題此。 」彊梧又作強圄,為丁;大荒落為臘,地臘為五月五日 (天臘正月一日、道德臘七月七日、十一月一日為民歲臘、十二月八日為侯王臘);挾日是指十日,這些都是古代歲星曆法紀年月日的用法,石刻上指明的時間是「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五月十五日」。

  4. 大埔石刻 ,是一座位於 中華民國福建省 連江縣 莒光鄉 東莒島 最南端的石刻,是 馬祖地區 現存最古且最大的 摩崖刻石 。 1988年11月11日公告連江縣縣定古蹟。 沿革 [ 編輯] 刻文. 明朝時期,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經常受倭寇侵擾,1617年 ( 萬曆 四十五年)5月5日,將領 沈有容 鎮守閩海,因在東沙(東莒島)力戰福建浙江 倭寇 ,同時招降海寇袁進、李忠,並且散遣其眾有功, 工部侍郎 董應舉 於1630年(明崇禎三年)刻贈此碑,用來彰顯沈有容的功績。 1953年,國軍正式進駐東莒島,由於構築防禦工事,於老頭山山坡上發現一塊刻有文字的岩盤,經研判可能為古蹟,後將覆蓋在岩盤上的泥土全部清除,並用鐵絲網圍住予以保護。

  5. 大埔石刻 ,是一座位於 中華民國福建省 連江縣 莒光鄉 東莒島 最南端的石刻,是 馬祖地區 現存最古且最大的 摩崖刻石 。 1988年11月11日公告連江縣縣定古蹟。 沿革. 刻文. 明朝時期,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經常受倭寇侵擾,1617年 ( 萬曆 四十五年)5月5日,將領 沈有容 鎮守閩海,因在東沙(東莒島)力戰福建浙江 倭寇 ,同時招降海寇袁進、李忠,並且散遣其眾有功, 工部侍郎 董應舉 於1630年(明崇禎三年)刻贈此碑,用來彰顯沈有容的功績。 1953年,國軍正式進駐東莒島,由於構築防禦工事,於老頭山山坡上發現一塊刻有文字的岩盤,經研判可能為古蹟,後將覆蓋在岩盤上的泥土全部清除,並用鐵絲網圍住予以保護。

  6. 從大埔石刻往前望去可見圍繞在海中的軌條砦踩著木棧道走下海邊一探礁石嶙峋別有洞天大埔石刻 不僅記載著名將沈有容輝煌的戰功當地民眾更相傳大埔石刻 本身就是一張藏寶圖如果能破解字裡行間的暗示就可以找到隱藏在東莒島某處的 ...

  7. 大埔石刻位於連江縣莒光鄉的東莒島 (原稱下沙」「東沙」)的南邊崖壁上刻於明朝萬曆四十五年 (西元1617年),曾被風沙掩埋為人們所遺忘直到1953年島上國軍構築工事才意外地發現這一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使得明代沈有容抗倭的史實得到進一步的見證大埔石刻面積約2.78平方公尺上鑴刻41字分七行每字約為22公分筆勁有力。 碑文全文如下︰「萬曆彊梧,大荒落,地臘後挾日,宣州沈君有容,獲生倭六十九名於東沙之山,不傷一卒,閩人董應舉題此。 」彊梧又作強圄,為丁;大荒落為臘,地臘為五月五日 (天臘正月一日、道德臘七月七日、十一月一日為民歲臘、十二月八日為侯王臘);挾日是指十日,這些都是古代歲星曆法紀年月日的用法,石刻上指明的時間是「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五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