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20日 · 林伯豐重啟核電應全民公投 經濟學人:A massive blackout prompts questions about Taiwan’s energy policy 華爾街日報:Taiwan Chooses Vulnerability

  2. 2017年4月30日 · 為表達對慣老闆抗議訴求今年遊行終點首度選在資方團體工總商總及工商協進會總部遊行隊伍約於下午3點半到達工總復興南路辦公室大樓樓下已放置了工總理事長許勝雄商總理事長賴正鎰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全聯總裁徐重仁及 ...

  3. 2018年7月29日 · 《報導者》調查發現,台塑集團空污數據申報已出現三大類型弊端,第一類是「偽造數據遭判刑」,第二類是「軟體汰換遭罰款」,第三類則是「第三方監測廠商作假遭吊照」。 也就是說,台塑集團空污數據申報問題比詹順貴所說的還要普遍而嚴重。 弊端1:偽造CEMS數據,亞汽電首遭判刑. 依照法規,排放廢氣設施超過一定規模的工廠,就必須在煙囪裝設連續監測系統CEMS(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s),作為空氣污染防制費的申報依據,並將即時數據傳到當地環保局上網公開,以便監督排放情形。 位於桃園市龜山區的台塑集團子公司亞汽電,就是全國第一起遭查獲利用CEMS偽造數據的案例。 (資料來源/《報導者》採訪整理;設計/黃禹禛)

  4. 2019年2月14日 · 7天罷工期間,光是勞資雙方便付出逾6.42億元的代價,還有無可估計的社會隱形成本。工會與航完成4度協商,每一個談判時刻都價值千萬。首開凌晨的「紅眼協商」會議、第一次開放媒體直播,《報導者》記者全程守在第一現場,完整記錄每一個 ...

  5. 2018年7月29日 · 《報導者》記者走進位在台中市的勞動部職安署中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承辦此案的技正劉琪璋解釋,台化SM2廠是比較舊的廠,雖有裝設安全裝置,卻是10年前的技術,有些細節部分沒有注意到。 事故當天,製程正好要從燒天然氣改成燒重油,調整過程中產生的黑煙就會導致誤訊號,誤訊號一出現就會導致停俥,於是廠方就將安全裝置關掉,改採人為控制,結果爐火竟熄火。 按照SOP,理應要停俥後再重開俥,但「他(領班)覺得裡面溫度夠應該會點著,結果沒點著,瓦斯累積在裡面,一開,溫度到就爆掉,」劉琪璋說。 事故後,台塑意識到嚴重性,才花錢提升安全設備跟加強人員訓練。 追究事故原因,除了安全系統有問題外,領班為何沒有按照標準程序停俥?

  6. 2022年9月19日 · 2018年花蓮規模6.2地震造成17人不幸罹難,其中一條造成重大災害的米崙斷層,活動週期不到百年,被認為是台灣活動最頻繁的斷層之一,周圍構造也可能與隱沒帶地震有關。 為瞭解這條高風險斷層,中研院聯手國內 地球科學專家與工程團隊 ,在花蓮七星潭啟動米崙斷層鑽井研究計畫(Milun fault Drilling and All-inclusive Sensing Project, MiDAS),2021年5月正式開鑽。 這是繼 車籠埔斷層 後,台灣又一次世界級的斷層鑽井計畫,更是全球首度將光纖穿過斷層帶做監測,可望為地震研究再開新頁。 《報導者》自2021年末開始記錄團隊工程,透過9個月的影像紀錄,帶你看見工程背後眾人的心血結晶。

  7. 2023年11月15日 · 透過爬梳歷史文獻,看見台灣在內外交迫下,開放外國勞工政策從堅持不讓、謹慎管制到全面失守的不可逆過程,誰在其中推了一把?

  1. 相關搜尋

    林伯實沈時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