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5月10日 · 澎湖桶盤嶼拍玄武岩最佳超近小離島用走的就可以走完一起前往澎湖黃石公園. 來澎湖玩,除了吃海鮮、玩水以外,當然還要來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柱狀玄武岩」,不用出國就可以欣賞到國際級的地質景觀,也是許多外國遊客前往朝聖的景點之一!. 說到柱 ...

  3. 桶盤嶼是澎湖群島中 玄武岩柱體 最大且最具規模的島,玄武岩因風化差異侵蝕的作用,形成 蜂巢狀 的孔洞,當地人稱為「貓公石」,曾為雅石愛好者的最愛,現已明令禁採。 桶盤全由 玄武岩 紋理分明的 石柱 羅列環抱而成,柱狀節理之盛,尤居澎湖之最。 玄武岩石柱形成的陡峭海崖。 但因 颱風 肆虐,玄武岩石柱有幾處已坍方。 每一岩柱高約20公尺,寬約1.5公尺,顏色因氧化變成淺棕色,頂部則風化成球狀構造,所以有海上 黃石公園 的美譽,是 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的一部份,台灣也正積極的向聯合國申請將桶盤玄武岩列為 世界遺產 。 澎湖桶盤地質公園成立於2008年1月3日。 現行 中華民國護照 註記頁(第48、49頁)即為桶盤嶼之照片。 蓮花座 [ 編輯]

  4. 桶盤嶼為一典型玄武岩方山地貌四周有柱狀節理十分發達且排列整齊的玄武岩環抱由於石景極其秀麗向有澎湖的黃石公園美譽可沿環島水泥步道盡情瀏覽桶盤嶼西南海岸海蝕平臺上由玄武岩熔漿湧出所形成的同心圓孔洞人稱蓮花臺」,為火山口遺跡。 而俗稱「貓公石」的蜂巢狀玄武岩也為海岸賞景增色不少。 臨近碼頭的福海宮,主要供奉溫府王爺,廟貌堂皇,是澎湖各離島中香火鼎盛者之一。 此外,附近海底有偌大瑰麗的片狀珊瑚礁林,是潛水樂園。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大眾運輸: 搭飛機至澎湖機場下。 搭船至馬公港下-南海碼頭搭船至桶盤碼頭。 公車站. 風櫃洞 (直線距離3.93公里) 西港終點站 (直線距離4.13公里) 風櫃牌樓站 (直線距離4.22公里) 行程.

  5. 2023年10月20日 · 澎湖的秘境島嶼人稱台灣貓島的桶盤嶼面積大概只有0.4平方公里左右但確有著澎湖最著名典型的玄武岩山地貌也是澎湖玄武岩柱體最大且最具規模的島嶼喔整個島嶼上面都被柱狀的玄武岩給環抱了起來非常的壯觀漂亮而且聽說目前也正積極的在向聯合國提出申請希望能將桶盤嶼的玄武岩列為世界遺產喔這裡可能因為很少人到訪真的保留得很好所以又有著澎湖黃石公園的美譽喔! 聽導覽老師說目前應該只剩下10幾位的老人家居住於此,因為大都年輕人都移居到馬公市區了,所以其實要維護島上種種真的非常的不容易。

    • 概觀
    • 基本介紹
    • 簡介
    • 名字由來
    • 景點介紹
    • 地理位置
    • 特色景物
    • 景觀看點
    • 旅遊指南

    桶盤嶼是南海群島中距離台灣本島最近的島嶼,因島形酷似倒蓋的桶狀圓盤而得名。桶盤嶼以壯闊的柱狀玄武岩地景揚名國際,素有“澎湖黃石公園”之美譽。在島上的任何角落,都能感受到不同的美麗,特別是在大退潮的時候,站在海濱步道上,可以看到一面柱狀玄武岩崖壁,一面為海蝕蓮花座的奇景。

    •中文名稱:桶盤嶼

    •地理位置:馬公市西南方約七公里處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0.4平方公里

    桶盤嶼位於澎湖本島西南方,面積約0.4平方公里,位於馬公市西南方約七公里處,由馬公市到桶盤嶼大約二十分鐘的船程。是個標準的方山地型。

    桶盤嶼附近的海域,海底景觀迷人,是愛好潛水者的天堂。小島的居民主

    要集中在以福海宮為中心的區域,島上福海宮主祀溫王爺,香火鼎盛,富麗堂皇,據說頗為靈驗,外地來的觀光客進香絡繹不絕。此外桶盤嶼內還有桶盤藝術文化村。島上人口根據澎湖縣民政局2008年八月統計資料共有335人,均靠交通船與馬公市銜接,而近年來因人口外移嚴重,桶盤國小已於1993年廢校。居民大多以捕魚為生。

    遊客剛從港口下船,就能看到當地居民擺滿一地的魚乾,當然,這得視當季的漁獲,通常小鯊魚翅和海鰻是最常見的海產,頂著艷熱的陽光,魚乾味撲鼻,陣陣海風吹拂,這就是桶盤的漁鄉風情。

    桶盤嶼

    島名的由來,因形定義,因為島嶼的形狀看起來像是倒蓋在海面上的的“桶盤”所以得名。因外型像倒蓋的臉盆,故稱桶盤。桶盤嶼是標準的方山地形,全島高度相當平整,除了島嶼北面是港口外,其餘三面全由柱狀玄武岩所環繞,形成島上最具代表性的地質景觀。

    桶盤嶼上最著名的是發達壯觀的柱狀玄武岩景觀,有如希臘羅馬神殿的石柱,直聳入海,十分壯麗,因而有“澎湖黃石公園”之稱。全島面積不到半平方公里,北回歸線橫跨其上,地形南高北低,因此夏季南風吹不進來,冬寒夏熱,衍生出一種特有的“名產”——蜈蚣,據說以蜈蚣泡高梁酒可以治風濕和關節痛。島上有座頗負盛名的福海宮,主奉溫王爺,落成於1973年,是澎湖離島中最

    著名的一座廟。 桶盤嶼以壯闊的柱狀玄武岩地景揚名國際,素有“澎湖黃石公園”之美譽旅人來到澎湖,常常會聽到旅遊業者或是在地人提到“南海四島”這么個名詞。南海四島一般來說,其實指的就是馬公本島以南的有人島“桶盤”、“虎井”、“望安”、“七美”等四座,最常被規劃在同一條離島旅遊動線上,也最為一般的遊客所熟知。南海四島,島島風情不同景致各異其趣,而其中素有“澎湖黃石公園”美譽的桶盤,便是以壯闊的柱狀玄武岩美景名揚國際。

    桶盤嶼是澎湖群島中玄武岩柱體最大且最具規模的島,玄武岩因風化差異侵蝕的作用,形成蜂巢狀的孔洞,當地人稱為“貓公石”,曾為雅石愛好者的最愛,現已明令禁采。 桶盤全由玄武岩紋理分明的石柱羅列環抱而成,柱狀節理之盛,尤居澎湖之最。玄武岩石柱形成的陡峭海崖。

    但因颱風肆虐,玄武岩石柱有幾處已坍方。每一岩柱高約20米,寬約1.5米,顏色因氧化變成淺棕色,頂部則風化成球狀構造,所以有海上黃石公園的美譽,台灣也正積極的向聯合國申請將桶盤玄武岩列為世界遺產。澎湖桶盤地質公園成立於2008年1月3日。距馬公才六海浬,桶盤嶼不是南海行程的第一站就是最後一站,總是能讓遊客驚呼南海的美麗。她以形似一個桶盤倒蓋而得名,南高北低,呈馬蹄形,凹處正好面北,氣候冬寒夏熱,號稱全澎湖最熱的地方。

    實際觀察到桶盤嶼的柱狀玄武岩,平均岩柱高約20公尺,寬約1至1.5公尺,其中不乏柱徑超過2公尺的巨型石柱,實為澎湖最壯觀的矽質玄武岩石柱群之島。石柱群多呈五角、六角狀,但有趣的是在石柱崖頂的部分,玄武岩因受長年劇烈風化和侵蝕作用,使得岩柱的稜角在作用力的影響下逐漸被磨平消失,變成球狀,外觀上看起來在岩

    貌的粗獷剛硬之間卻又增添幾分了圓滑的質感,讓人感到容易親近。除了石柱景觀之外,在桶盤嶼西南方的海蝕平台上有一處退潮時才能得見的火山口,直徑約25公尺,中央凸出一小丘直徑約5公尺,看起猶如一朵盛開在海上蓮花,當地人稱它叫“蓮花座”。這樣的景致只有在退潮時間來到桶盤嶼才能欣賞得到,遊人如果沿著步道走上石柱群的高點,便可以登高一覽蓮花座的全貌,別是一番風景。遊人如果在遊程中乘船行經退潮時分的桶盤嶼,不但可以看見石柱群倒映在海面中形成絕佳壯麗的畫面,同時可以看到蓮花座有如祭壇般鋪設在石柱群之前,形成桶盤嶼經典畫面中的經典。

    形似桶盤

    從虎井嶼遠眺,只能看到它的側面,桶盤嶼就像一個倒蓋著的桶狀圓,估計這就是島嶼名字的由來。 桶盤嶼的位置正好與吉貝島相背,位於澎湖的南部海域。從馬公港前往,大約7公里,而從虎井嶼前往不到10分鐘。上了桶盤嶼會發現,島的形狀為開口朝北的馬蹄形,它的面積不到0.5平方公里,四周被柱狀節理髮達、排列整齊的玄武岩緊緊環抱。 登島的第一個感覺是震撼。走在桶盤嶼的環島路(目前有段被颱風吹垮,不通),就是走在由玄武岩形成的陡峭的海崖下,抬頭向上,那印刻著桑田變換的古老玄武岩威嚴地簇擁聳立,氣勢磅礴,仿佛頂天立地。

    貌像石花

    震撼之後是神奇。柱狀玄武岩是火山爆發後熔融的岩漿噴出地面,冷卻收縮而成的,但它冷卻收縮就成了柱狀岩石,人們只能感嘆大自然那隻神奇的造化之手。如果仔細看,那相連的根根玄武石柱會變成人物和動物,甚至古堡造型。 玄武岩中有種多孔狀玄武岩,它裡面會寄生色彩明亮的石頭(以橙 色和紅色為代表),被稱為澎湖文石。所以用澎湖文石製成的各種石製品成為澎湖旅遊的主要紀念品之一,像印章、手鍊、鎮石等等。在環島路的西南海岸,有個指示牌,上面寫著“蓮花台”。導遊加琳介紹說這裡有玄武岩熔漿湧出所形成的同心圓孔洞,其環繞狀像蓮花,所以叫蓮花台。這裡也被看成是古代岩漿噴出的火口。因為我們到達時正是漲潮時分,所以沒有看到那個火口。但我們看到了被稱為“貓公石”的蜂巢狀玄武岩。 不要以為因為是玄武岩的世界,桶盤嶼便是光禿禿的島嶼。其實,在海崖絕壁下和海邊的坡地上生長著密密的仙人掌,還有黃色的小花。如果包圍著桶盤嶼的玄武岩石柱是束堅硬的石頭花,這些仙人掌和黃花就像扎在石頭花根莖的多情絲帶,讓桶盤嶼的千古柔情在海面浮起。

    聲如樂章

    然而,對我而言,桶盤嶼最動人、最壯闊的是它的聲音——海浪撞擊岩石的轟鳴聲。在湛藍的天空下,在千萬年火山噴薄形成柱狀岩石圍起的海島懸崖下的環島路上,從一望無際宛如隨風飄舞湛藍綢緞的海面上,撲來洶湧澎湃的無畏海浪,不停息地咆哮、吶喊,甚至低吟淺唱,最後在岩石上綻放、升騰出粉身碎骨的生命禮花。人們會被桶盤嶼的海浪俘虜了。 澎湖的風大,再加上這裡開口朝北的馬蹄形特殊地形,使桶盤嶼冬寒夏熱,成為夏天澎湖最熱的地方,也使這裡的海浪猶如永無休止符的樂章,給桶盤嶼賦予了樂音之美。 那天正是漲潮時間,火山噴發口被海水淹沒,但可以看到“貓公石”依然接受海浪的洗禮,用石塊鋪就的環島路也不時被衝擊岩石的浪濤潑襲。當一波相擁而來的海浪堆積成一股強力撞擊岸邊時,巨大的轟鳴炸響在岩石上,隨即噴吐 出四五米高的花團錦簇。還沒等水花完全撒落,伴隨著又一陣海浪集合的聲音,漸漸加快節奏,“砰”地一聲,岩石上方又盛開了一朵碩大的水花。水花散去,海浪彈出了琵琶的竊竊私語,在岩石上低吟淺唱,極為短暫。像是有不同的樂器陸續加入,不一會,樂隊擴大成樂團,民樂、西洋樂交相輝映,奏出宏偉壯闊的海之頌歌,勢如破竹撲向岸邊。再次和岩石較量後,向天上撒播絢爛的水花花瓣。水花瓣在龐大樂團的伴奏中,吐露著堅定執著、無怨無悔,那么灑脫,那么驕傲。遊客們被桶盤嶼的海浪牽引著,迷惑著,一直沿環島路走,掉了隊。如果不是導遊找來,真想就這樣聽著、看著,直到退潮。 不知是因為玄武岩才有這奪魂的浪聲,還是因為有著不歇的海浪聲才使玄武岩更加壯麗。走過許多海島,看過不少浪花,聽過各種濤聲,惟有澎湖桶盤嶼的海浪聲讓我聽到了遠古的呼喚——大自然是人們的心靈的港灣。

    桶盤嶼

    交通情況

    輪船:澎湖--桶盤嶼,一般遊客來到桶盤嶼,大多是以搭配業者南海行程中的島嶼巡航或是登島一小時遊覽、拍照。

    交通路線:南海之旅以望安島、七美島為旅遊的重點,馬公市有定期交通客船一恆安輪、七美輪、光正輪往返,而一般套裝行僅串連望安、七美附近的島嶼為主,如虎井嶼、桶盤嶼、若欲前往其餘各島嶼,則需自行包船。

  6. www.penghu-nsa.gov.tw › TravelInformationSceneryDetailC桶盤地質公園 - Penghu

    桶盤嶼距離馬公本島約6海浬桶盤嶼全島均由玄武岩節理分明的石柱羅列環繞而成柱狀節理發達堪稱澎湖之最素有澎湖的黃石公園美譽本島柱狀節理與板狀裂理都十分發達原先都呈現六角或五角形由於受到劇烈的風化和侵蝕作用岩柱的稜角已呈現圓形狀部分玄武岩柱頂端都已經風化成球狀。 桶盤西南海岸海蝕平台有玄武岩熔漿湧出所形成的同心圓熔岩出口,中央穹起的岩塊,有如一個蓮花台,稱為「蓮花座」,隨潮水的漲退循環顯沒,是澎湖極特殊的地形景觀。 追星景點. 「 伯朗咖啡打鼓篇 」廣告片,一開始桶盤嶼整個輪廓充滿了畫面,磅礡鼓聲與壯麗玄武岩震撼人心,桶盤嶼玄武岩是許多旅遊節目及廣告片取景的題材,柱狀節理的玄武岩氣勢磅礡,是最具代表澎湖的獨特元素。 閱讀更多. 交通資訊.

  7. 桶盤嶼 是 澎湖群島 的一個島嶼,位於 澎湖本島 西南方,面積約0.4平方公里,行政區劃屬 澎湖縣 馬公市 桶盤里。 在馬公市中心西南方約七公里處,約20分鐘船程。 名稱由來. 因外型像倒蓋的 臉盆 ,故稱桶盤。 是個標準的 方山 地形。 人口. 島上人口根據澎湖縣民政局2008年八月統計資料共有355人,均靠交通船與馬公市銜接。 而近年來因人口外移嚴重, 桶盤國小 已於1993年廢校。 居民大多以捕魚維生。 地形. 桶盤嶼的玄武岩柱. 桶盤嶼是澎湖群島中 玄武岩柱體 最大且最具規模的島,玄武岩因風化差異侵蝕的作用,形成 蜂巢狀 的孔洞,當地人稱為「貓公石」,曾為雅石愛好者的最愛,現已明令禁採。 桶盤全由 玄武岩 紋理分明的 石柱 羅列環抱而成,柱狀節理之盛,尤居澎湖之最。

  1. 相關搜尋

    虎井嶼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