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24日 · 公司僅 40 位員工的正言,卻可以拿下台灣高鐵上千個垃圾桶的訂單,董事長林坤言甚至接到當時的台灣高鐵董事長殷琪,親自打來的道謝電話,他怎麼辦到的?

  2. 2017年10月25日 · 當時三十多歲的王秋雄,關起門來想了很久,決定痛定思痛,叫員工把做好的一萬多雙鞋子搬到工廠門口,在所有員工面前,放一把火全部燒掉,損失至少四萬美元。 然後,他啟動生產線,重新來過。 十天後,鞋子重新做好,NIKE經理聽到王秋雄一把火燒了鞋子的事,專程南下工廠重新驗貨。 這次當然滿意了,也馬上打電話向美國總部報告這件事。 當時四萬美元將近新台幣160萬元,王秋雄的創業金不過200萬元。 可見王秋雄幾乎是賭上了所有身家。 究竟王秋雄是如何化危機為轉機,開啟豐泰的不朽傳奇? 豐泰脫胎換骨式的危機重生,怎麼達成? 不妨閉上眼,想像一下那極為戲劇化的一刻:成本等同老闆八成創業金的不良品,如果撕標、送進夜市賤賣,搞不好能賺得一成利潤,但現在全部沒入眼前的熊熊火光裡。

  3. 2023年11月27日 · 你對成功的渴求,一定要大於競爭者對你失敗的渴望。 我的生存意志,強過了幾乎每個想殺死我的人。 You must want to succeed more than your competitors want you not to. But my will to survive exceeds almost everybody else's will to kill me. 資料來源:2013 年俄勒岡州立大學(OSU)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演講;2019 年密爾瓦基工學院(MSOE)演講;2023 年台大畢業典禮演講; 《輝達黃仁勳》 ,時報出版. 繼續閱讀 領導帶人. 訂閱經理人Google News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 >> 看更多. 追蹤我們.

  4. 2021年10月22日 · shutterstock. 台灣 6 成公司是家族企業! 常見的家族內鬥、市場派奪權,有解嗎?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在 1980 年代,台灣正逢經濟起飛、股市首次衝破萬點。 當時「錢淹腳目」的盛況,造就國內自二戰後新一波創業潮,如今許多企業巨擘,諸如大立光、廣達電腦、台積電,都從這波浪潮中,打下江山。 但歷經 30、40 年的成長期後,許多企業逐漸面臨第一次的傳承與接班。 「20 年前的創業家們,還不會去想自己打下的江山,未來如何傳承,但到了近幾年這問題變得急迫。 」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司徒達賢觀察,近 10 年來,如何讓家族企業邁向永續經營,成為上一代創業家最頭疼的問題。

    • 子承父業,是一種好選擇嗎?
    • 「生意子難生」,為何要將事業交給兒子?日本法師溫泉旅館這樣做
    • 安排兒子先進家族企業工作再接班,能降低接班困境?台塑集團的故事
    • 股權如何分配,是家族企業接班的成功關鍵?香港鏞記燒鵝、李錦記走過的路
    • 家族憲法與家族委員會,可行嗎?可以仿效嗎?穆里耶茲家族的做法

    李嘉誠在 2016 年 8 月生病住院(88 歲),當天長江的股票是漲還是跌?答案是「跌」;邵逸夫 2008 年 5 月被證實住院(100 歲),TVB 當天股票是漲還是跌?答案是「漲」。 王永慶 2008 年 10 月在美國過世(92 歲)的時候,台塑集團的股票是漲還是跌?答案是當天台塑集團 10 檔股票全部「跌停板」;「賭王」何鴻燊 2020 年 5 月過世(98 歲),何家家族企業的股票是漲還是跌?賭王病逝,消息傳出後,何家家族企業的股票「大漲」。 這些都是非常成功的創業家,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差別?答案是在他們的接班人到位了沒有。李嘉誠當年住院,大家認為他的兒子還無法接下父親所創立的事業,所以股票跌;邵逸夫生病,股票會漲,是因為邵逸夫一直掌管TVB,但是沒有太多作為,市場認為他應該趕快交...

    台語有一句話:「生意子難生」,意思是說:你如果想要生一個會做生意的兒子,是非常難的事情。會做生意就是代表會創業,那創業家的兒子是不是一個會做生意的另一個創業家呢?答案是:「很難」。 美國投資家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以及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李維特(Steven Levitt)跟杜伯納(Stephen Dubner),用不同的方式告訴我們:「如果要毀滅你所創立的事業,就交給自己兒子吧!」為什麼他們會提出這麼強烈的警語? 儘管研究和實務的觀察,都認為有兒子來接班對家族企業並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為什麼日本法師溫泉旅館能夠傳承 46 代、維持 1300 年?法師溫泉旅館長子繼承,沒有長子就找女婿入贅,改名「法師善五郎」,如果還是沒有人繼承,就找養子,同樣改名。但是長子接班還是順位。...

    安排家族成員在企業內歷練,或讓幾個兒女同時在企業工作,再看看他們表現,決定誰來接班,應該就能降低接班風險了吧?克利斯特.奧斯特洛(Krister Ahlstrom)曾是芬蘭一家大型家族企業的 CEO,他在接受哈佛商業評論訪問提到:家族成員在家族企業工作並不是什麼壞事,但是家族成員在企業中工作,總是得到比較多其他員工的尊敬,他們如果犯錯,組織(或其他員工)會幫他們遮掩,沒有人會對他們說「你把事情搞砸了!」也因為這樣, 家族成員在自己企業很難學到真的本事。 資深記者姚惠珍《繼承者們:台塑接班十年祕辛》一書中提到,台塑集團的王文洋天資聰穎,20 多歲就拿到英國化工博士,1975 年畢業馬上被安排到美國的 PVC 廠實習並參與建廠,由台塑元老「太子太保」吳欽仁指導學習。1979 年,王文洋回台灣,王...

    家族企業的接班有一句諺語:「一代勤,二代富,三代在跑路」,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華人企業「富不過三代」。其中,股權安排可能是一個問題所在。因為第一代,第二代到第三代,股權的比重從100%,可能逐步稀釋到1/4(妻小均分)、1/20,她們認為在接班時的股權分配有一個原則,就是接班人一定要控股,接班人如果沒有辦法控制股權,導致兄弟爭產,爭奪家族企業的經營權,這也就是為什麼「富不過三代」的原因。 香港「鏞記燒鵝」就是一個例子,鏞記是一家知名的燒鵝店,店主叫做甘穗煇。1960 年代時,美國《財星》雜誌評選鏞記燒鵝為世界 15 大食府之一,也是唯一的華人餐廳,後來成為米其林一星的餐廳,名聲極為響亮。 甘穗輝於66歲退休,業務交由兒子經營,並把股權分配給兩個兒子(甘健成、甘琨禮)和一個女兒,兩個兒子的股權分別...

    穆里耶茲家族是全球最大的零售集團之一,家族人丁興旺,光是創辦人路易‧穆里耶茲(Louis Mulliez)就有 11 名子女,他的長子又有 13 名子女,其他兄弟姐妹也都是以多產著稱。家族目前正值第四、五代的交接,目前有 780 接班人,其中 550 人是家族議會(Association Familiale Mulliez , AFM)成員。 AFM 成立於 1955 年,當時是為了協助創辦人將家族傳給 11 位接班人而設立。到目前來看,穆里耶茲家族企業透過家族憲章來傳承,基本上是成功的。 現在有很多公司藉由制定家族憲章的方式來規範家族接班事宜,是否可行?能不能成功?這些都值得觀察。因為,家族憲章和委員會可以很快就制定,但是不同的家族企業是在不同企業文化下成長,如何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家族背景...

  5. 2020年11月27日 · 2020-11-27. 經理人月刊 編輯部. 賀大新 攝影. 2020年100MVP經理人出爐! 帶領企業在疫情中茁壯,唐鳳、潘孟安、戴雲錦皆入榜.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2020 年台灣百大最有價值 MVP 經理人今(27)日揭曉! 百大經理人齊聚會場受獎,歷屆 MVP 經理人踴躍出席共襄盛舉,交流經營管理心得。 《經理人月刊》榮譽發行人何飛鵬表示:「大家能夠齊聚一堂,特別感謝在場的 Super MVP 工具機口罩國家隊現場總指揮戴雲錦,也是因為有 100 位 MVP 的努力,台灣今年才能夠維持 GDP 正向。 再次感謝所有得獎的經理人,期許各位明年繼續帶領台灣前進,恭喜。 賀大新 攝影.

  6. 2019年6月11日 · 1. 決策效率低落: 過往,郭台銘可以憑藉個人智慧與經驗,在面對市場變化時,迅速做出決策,提早做出防範措施。 如今,9 人小組來自各領域的專家,看事情的角度不盡相同,為找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解決方案,勢必需要較長的討論時間,可能會錯過決策最佳時機,降低應變的彈性。 2. 個人或群體獨大: 一般來說,集體領導的成員應處於相等的地位,每個人都有充分的機會與時間發表想法。 然而,在實際的決策中通常很難達到平衡,有可能陷入某個較重要的個人或部門獨自決策。 3. 著重個人目標: 小組成員的專業不同,對問題的定義也不同,按常理,人會對與自身相關的議題特別敏感,就可能發生決策目標偏離組織目標、轉向個人目標的情況。 鴻海接下來的經營規畫,正式脫離郭台銘一人決策模式,邁向多人共治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