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23日 · 如果您是他們的忠實書迷,那麼您應該知道《三國志》與《浪人劍客兩部歷史漫畫,可說是兩位大師最為知名的代表作之一。. 《浪人劍客》可說是井上雄彥極為少見的歷史類作品。. 圖片來源. 不過,您可能不知道這兩部夙負盛名的漫畫大作其實 ...

    • 浪人劍客bt1
    • 浪人劍客bt2
    • 浪人劍客bt3
    • 浪人劍客bt4
    • 浪人劍客bt5
  2. 2014年11月20日 · 橫山光輝的《三國志》與井上雄彥的《浪人劍客》,其實是改編自小說家吉川英治的文學作品。

  3. 2021年1月17日 · 近藤剝光疑是間諜的中國女子衣服,以匕首刺透乳房,從救死扶傷的醫生變成殺生不手軟的屠夫。 超渡士兵亡靈的隨軍僧片山玄澄揮動鐵鍬劈殺十多個手無寸鐵的敵人,手腕上稀哩嘩啦乍響的佛珠成了奪魂鈴。 上等兵武井刺死偷竊白糖的中國苦力後,想到再也不能為團長放糖做菜時流下傷心的淚水。 浪漫感性的報社校對員平尾,為了不擾亂休憩和幽靜,亂刀捅死趴在母親屍體上哭泣的小女孩。 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倉田用沾滿血跡的雙手書寫日記,排解異國莫名的惆悵和孤獨。 農民笠原殺人之餘,念念不忘索取自己崇拜的女明星簽名照。 從良民到惡棍流氓、從血肉之軀到幽靈戰士、從人性到非人性,戰場變成活生生的殺手訓練營。

    • 語言現象
    • 神話與文學
    • 花の醍醐

    從字義來看的話,民俗學者折口信夫曾考察日語櫻花的由來,「さ (田之神、穀靈)+ くら(神座)」,將櫻花和農耕之神連繫在一起。 或許櫻花綻放的三、四月,適逢春日降臨、萬物復甦,也是可以開始播種的時候,櫻花有如天地的使者,故日本人將之與農耕聯繫在一起。 日文的「花」也是一種泛稱,但是如果說「花見」就是指賞櫻,而非「桜見」。在日語中還有不少指涉櫻花的詞彙。「桜時」指的是櫻花開花的時間、「花衣」則是看櫻花所穿戴的服裝、「桜狩」是賞櫻的時程,短暫的花期一瞬即逝,必須向等待獵物一般,以防止櫻花跑掉,而「桜吹雪」則是指櫻花凋零時,白色的花瓣灑滿地下,當春風吹撫,有如吹雪一般。 還有各式各樣的櫻花語言: 櫻花盛開的樣子有如白雲:桜雲 (おううん) 櫻色:さくらいろ 櫻花花季:さくらどき…… 從詞彙就可以看到...

    透過語言和詞彙來思考日本人的櫻花觀,多少可以了解櫻花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性。在《日本書記》和《古事紀》這兩本古書之中記載了櫻花的起源,在兩本古史中,登場的女神「木花開耶姬」(コノハナサクヤヒメ),有人認為就是櫻花的起源,而「木花開耶姫」的「開耶(サクヤ)」就是櫻花讀音的起源。人類學家大貫惠美子指出: 木花開耶姫這位女神就等於櫻花,而且學者櫻井滿還認為開耶姬是巫女,是由櫻花之靈幻化而成。這位木花開耶姬和象徵稻米的天孫結婚了。天孫在以米和稻作為主的農耕宇宙觀中屬於核心存在,米在秋天收穫,而櫻花是米在春天的對應物。 大貫惠美子為櫻花找到了神話上的神聖源頭。櫻花除了是聖樹之外,也是美的象徵,在《日本書紀》中紀載,於池中設置遊船,宴飲於其中,當櫻花盛開時,花瓣飛舞於觥籌交錯的酒杯裡,使得櫻花在日本歷史的...

    平安時代貴族們的花宴,吟詩作對、觥籌交錯,成為日本文人、武士們後來競相模仿的對象。戰國時代雖然是武士出頭的時代,但武士們也羨慕貴族與皇室的賞櫻活動,附庸風雅,期望自己不只是一介武夫,還能在文藝上有所表現,其中最為特殊的就是豐臣秀吉了。 豐臣秀吉造訪吉野山之後,驚豔於吉野櫻的美景,這裡的山中有兩百種櫻花的品種、超過三萬株的櫻花樹,隨著山勢的不同,將山分為上千本、中千本和下千本,千本即千株櫻花之意。由於品種與海拔高低的不同,櫻花盛開的日期也不同,從三月下旬一直到五月初旬,都可以欣賞到櫻花的不同景色。 在中千本的吉水神社可以看到「一目千本」的景色,即一眼望去千株以上的櫻花在眼前綻放。當初豐臣秀吉在此讚嘆櫻花的美景,使他永難忘懷,也想在自己喜歡的醍醐寺附近植滿櫻花。秀吉第一次拜訪醍醐寺之後,就喜歡上...

  4. 2018年7月10日 · 本屆世界盃足球賽日本因終場失分止於 16 強,無緣晉級,但精彩的攻防讓觀戰的球迷們讚嘆不已。. 回顧足球運動在日本的發展軌跡,從國球走向世界賽事,日本燃起的足球狂熱必須先從 1983 年出版的漫畫《足球小將翼》開始談起。. 足球小將翼 大空翼 ...

  5. 2019年8月18日 · 你認為書有存在的必要嗎? 會想送什麼書給同樣是旅人的? 如何定義旅遊文學? 旅行類的書通常可以分作三種,一是「旅遊資訊書」,單純是介紹景點資訊的工具書;二是「旅遊紀實書」,不只有資訊也有作者親身旅遊的紀錄;第三則是「旅遊文學」,是我想努力的目標。 既然是文學,就必定會有作者的感觸,通常要經過內化後才能產出,所以是需要時間去沉澱的。 這樣的作品,我認為更加雋永。 我在旅行的過程中,其實不怎麼會記錄,若是記得太詳細,反而會太過瑣碎。 我通常在旅程結束後的兩到三個月才會開筆,雖然會忘記一些事,但還留在腦海的記憶,則是最精華的部分,能夠讓作者本人感到印象深刻的事情,通常讀者讀起來也會比較有共鳴。 哪一本書讓你決定走上旅行作家的這條路?

  6. 2019年6月30日 · 他們在歷史上被視為野蠻,但卻是建立西方中心文明的關鍵族群──《凱爾特・最初的歐洲》. 何為凱爾特?. 可能源流與演變 如何凱爾特?. 邊陲文化之於中心文明 為何凱爾特?. 歷史想像與文化再創. 原聖著,鄭天恩譯,《 凱爾特・最初的歐洲 ...

  1. 相關搜尋

    浪客行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