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12日 · 「賦予(墮胎罪)片面且絕對的優勢地位,這已侵犯懷孕女性的自決權。 」4月11日,南韓憲法裁判官針對「墮胎罪」釋憲。 儘管不少韓媒以通俗口語下標「憲法裁判所認定墮胎罪與處罰墮胎醫師屬『違憲』」,但事實上,這次的除罪化雖是歷史性的一步 ...

    • ▌「人工流產」的迷思與語言
    • ▌胚胎多久會感到痛?墮胎人數急速攀升中?常見的幾大迷思
    • ▌人工流產不只是女性議題,也是種族與貧窮問題
    • ▌輕浮、自私、性關係混亂:社會對「人工流產」的女性有哪些偏見?

    烏恩慈提到,「比起墮胎,醫師通常稱人工流產。因為『墮胎』很容易讓人想像成一個白白胖胖的嬰兒遭到殺害的過程,也有神秘化與汙名的可能。像是在《羅訴韋德案:女權與政治》紀錄片中,就可以看到許多保守派主張幾周時胚胎有心跳了、手腳出現了、臉很清楚,『已經是生命』。當然,胎兒幾周該被叫做生命,這是個哲學問題。不過臨床醫學上,我們通常是用20周來區分『胚胎』與『胎兒』。」 現今也有許多國家法律以24周來定義合法人工流產的界線。例如台灣《優生保健法》即規定,懷孕者在24周內可以執行(雖然仍有些附加規定,例如已婚者需配偶同意等等)。之所以設定為此期限,因為醫界多認為,胎兒在彼時已有脫離母體生存的能力(viability),可被視為獨立存在的「生命」。 「就像剛剛提到的羊水栓塞,懷孕與生產過程,其實對女性本身也...

    解答: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民意調查,事實上只有37%的美國人希望墮胎在所有或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非法的。但更大的一部分——約六成美國人——認為墮胎在所有或大多數情況下都應該是合法的。 解答:墮胎率在羅訴韋德案判決確立後的10年間,確實有顯著增加。但在那之後,目前已經降回到 1973 年前的標準之下。根據支持墮胎權利的NGO組織古特馬赫研究所的數據,目前的墮胎率已經低於 1973 年,還不到 1980 年代初高峰時期的一半。 解答:事實上超過90%的產婦都是在第一孕期(13周左右)就執行了人工流產。其中,例如口服墮胎藥通常可以在懷孕後 10 週內使用,在 2020 年佔墮胎人數的 54%。 解答:現階段的醫學研究與期刊都認為,胎兒要到母親懷孕晚期,也就是 29 或 30 週之間才能感受到疼痛。例如2...

    聲明譴責,身為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竟然直至今日還認為墮胎等同謀殺,一舉推翻了美國在過去50年來好不容易奠定的基礎,「對 21 世紀女性的現實一無所知。」 「他完全沒有考慮當今尋求墮胎的女性的健康狀況。意外懷孕和流產是普遍現象。全球每年有 1.2 億次意外懷孕發生。其中,五分之三以墮胎手術告終。其中約 55% 是使用正規醫療流程、經由專業訓練的醫療工作者完成、並且是安全的。如果這次草案成真,將使得至少有 3,300 萬名女性只能採取危險的墮胎方式,她們的生命將處於危險之中,因為法律限制了她們獲得安全醫療的機會。」 此外《刺胳針》編輯群這篇聲明也指出,墮胎絕對不只是女性主義的問題,更是階級、種族與貧窮的問題:「在美國,黑人女性的非預期懷孕比例是白人女性的兩倍。黑人孕婦死亡率很大一部份來自違法...

    烏恩慈分享,自己在診間最常看到的人工流產個案,其實也如前面報導分析,是夫妻不在家庭計畫內的意外懷孕、或是沒有正確避孕、避孕失敗的情侶身上。但意外懷孕,也會出現在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的女性、本身有嚴重疾病懷孕可能致死的女性,例如嚴重型的肺高壓。在這類情況中,如果沒有辦法執行人工流產,有可能對當事人、以及生下的孩子,未來都造成無法負荷的生心理風險。 「自私這個名詞,其實很中性,如果女性不願意冒險生產,你當然可以解讀她是自私,但我更認為這是為自己著想,這難道有錯嗎?在這些情況下,大眾認定女性不把孩子一生下來就是思慮不周、但事實上,未必『堅持生下來』,才叫做考量周全。」烏恩慈說。 烏恩慈認為,現階段要改善這些偏見,最重要的還是推動更清楚明確的性教育。不只是教導關於性行為、懷孕、人工流產的知識,更重要的還...

  2. 2019年4月12日 · 南韓「墮胎罪」違憲(下):懲罰懷孕女性的社會烙印?. 字卡上寫著:「我們不是生育的工具」。. 圖/路透社. 前篇: 〈南韓「墮胎罪」違憲(上):遲到66年的除罪釋憲〉. 4月11日,南韓憲法裁決「墮胎罪是否違憲」當天,在首爾觀光勝地仁寺洞附近 ...

    • 玄彬孫藝珍懷孕1
    • 玄彬孫藝珍懷孕2
    • 玄彬孫藝珍懷孕3
    • 玄彬孫藝珍懷孕4
    • 玄彬孫藝珍懷孕5
  3. 2023年11月16日 · 海芬頓舉出在歷史與現世的案例,試圖說服讀者理解她們不會、不能、不要、不敢生孩子的處境。. 在現代的避孕藥發明前,女人一輩子生十多個孩子是常見的。. 被稱為「避孕之母」,也是美國第一所節育診所的創始人瑪格麗特・桑格(Margaret Higgins ...

  4. 2021年3月18日 · 圖/路透社. 「藉由移植子宮,技術上而言確實可以讓沒有子宮的女人生下孩子,只不過...」今年2月,台灣跨性別網紅罔腰自曝懷孕,在社群網站上展示照片與超音波照,引起台灣社會關於「沒有子宮到底要怎麼懷孕?. 」的爭議話題。. 這場突如其來的 ...

  5. 2019年5月15日 · 根據1973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針對《羅訴韋德案》所提出的「三階段標準」:在懷孕1至12周內,胚胎(10周之前)/胎兒(10周以後)無法於母體外存活,因此應由孕婦本身決定是否繼續妊娠;在12至24周,胎兒的生命現象已趨明顯;到24周之後,胎兒已具備母體外生存的機會。 因此在「保護潛在生命利益」的狀況下,除非母體安全遭受威脅,否則政府可於懷孕12周之後,視各州規定與條件「限制墮胎」。...

  6. 2020年5月12日 · 從2月以來,就陸續有NPO組織察覺異樣,發現女中學生尋求懷孕諮詢的比率增加;11日熊本縣的慈惠醫院也召開記者會表示,未成年學生非自願的懷孕問題,在防疫停課的狀態下已成為社會隱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