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聖嬰現象 ( 西班牙語 : El Niño , 直譯 : 「男孩」)是指東太平洋海水每隔數年就會異常升溫的現象,它與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約在 國際日期變更線 及西經120度) 赤道 位置產生的 暖流 有關(包括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區)。 聖嬰現象為「東太平洋升溫階段」,周期可持續二到七年(通常接近四年),此期西太平洋的氣壓較高、東太平洋的氣壓較低,降雨多發生在9至11月期間 [2] 。 與聖嬰現象相對的「東太平洋降溫階段」的現象,稱為 拉尼娜現象 (西班牙語:La Niña,直譯為「女孩」,台灣譯作 反聖嬰現象 ),此期東太平洋的海面溫度低於平均值、西太平洋的氣壓較低、東太平洋的氣壓較高。

  3. 聖嬰現象是指東太平洋海水異常升溫的現象聖嬰現象影響秘魯沿岸氣候甚至還影響了經濟層面

    • 5 分鐘
    • 50.4K
    • 說知識 ToKnow
  4. 科學家原本以為聖嬰現象只是發生於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區域現象直到 1960 年代海洋學家觀測1957-58年聖嬰現象發現異常增溫的海水由東太平洋往西太平洋綿延數千公里才瞭解聖嬰現象的影響範圍遍及整個赤道太平洋圖1a)。 約在此同時氣象學家驚覺到聖嬰現象與大氣中的南方振盪 (Southern Oscillation)在時間變化上有高度的相似性。 南方振盪代表熱帶東太平洋和西太平洋之間的氣壓差異變化,說明聖嬰不只是海溫變化的獨角戲,更會影響到許多地區的天氣與氣候。 於是科學家借用秘魯等地漁民的說法,把這種 每隔數年(2-7年)發生在赤道東太平洋海水異常增溫、影響全球氣候的現象,通稱為「聖嬰」 。

  5. 2023年10月18日 · 下一篇 →.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最終報告企業永續報告書 僅揭露45% 聖嬰現象或反聖嬰現象你知道多少中央氣象署官方臉書粉專報氣候 - 中央氣象署表示聖嬰現象或反聖嬰現象通常發展於春末夏初」,在秋末冬初最強」,於隔年春季減弱

  6. 基本介紹. 中文名聖嬰現象. 外文名 :El Niño. 別稱 :厄爾尼諾. 隸屬 :異常氣候現象. 釋義. 聖嬰一詞源於西班牙文El Niño (意為上帝之子),是南美秘魯及厄瓜多一帶的漁民用以稱呼一種異常氣候現象的名詞。 這種氣候發生於聖誕節期附近,鄰近熱帶太平洋海域的表層海溫及洋流發生異常高溫變化。 一般在非聖嬰時期氣候下,熱帶太平洋東部之氣壓場高於太平洋西部,此一東西氣壓場的差異,就產生熱帶盛行東風帶,並帶動太平洋之表層洋流西行。 西行洋流逐漸受日光加溫,匯聚於中、西太平洋一帶,太平洋西面的海平面因此比東岸高約半公尺。 而在東太平洋,海洋深處之低溫海水因表層海水的離岸牽引而補充上涌 (稱涌升流)。

  7. [1] 厄尔尼诺现象 ( 西班牙語 : El Niño , 直译 : “男孩”,台湾作 聖嬰現象 )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它与中太平洋和东太平洋(约在 国际日期变更线 及西经120度) 赤道 位置产生的 暖流 有关(包括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厄尔尼诺现象為“东太平洋升温阶段”,周期可持续二到七年(通常接近四年),此期西太平洋的气压较高、东太平洋的气压较低,降雨多发生在9至11月期间 [2] 。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對的“东太平洋降温阶段”的现象,称为 拉尼娜现象 (西班牙語: La Niña , 直译: “女孩”,台湾作 反聖嬰現象 ),此期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低于平均值、西太平洋的气压较低、东太平洋的气压较高。

  8. 聖嬰現象 (ENSO) 什麼是ENSO?? 「聖嬰一詞源自西班牙文是100多年前南美洲秘魯和厄瓜多的漁民用來稱呼發生於... ENSO與西北太平洋颱風. 聖嬰與反聖嬰現象對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總數侵臺颱風總數影響均不大主要是對颱風生成位置... 過去的ENSO紀錄. 1950年起的聖嬰與反聖嬰事件紀錄。 ENSO對全球與臺灣的影響. 提供聖嬰/反聖嬰發展時臺灣與全球的溫度和雨量在不同季節的合成分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