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24日 · 華航和長榮都是上市公司股東依法選出董事董事再選出董事長不過半國營的華航過去董事長多是政治任命」,今年初機師罷工後府院高層主導下撤換罷工事件處理不佳的原董事長何煖軒

  2. 2019年2月14日 · 華航機師罷工全記錄. 2019.2.14 最後更新. 2019年2月8日是台灣航空運輸和勞權抗爭歷史的一天, 國外稀鬆平常的航空業罷工首度在台灣上演。. 過去3年機師工會2度通過罷工投票控訴華航疲勞航班人力窘迫升訓制度不夠透明打壓本國機師工作權及工會會員 ...

  3. 2019年2月14日 · 二度交鋒,疲勞航班再破局. 機師工會參與罷工人數攀升至622人,達到最高峰。 勞資雙方在交通部折衷協調下終於在下午5時展開第2次協商雙方仍在飛時和執勤時間上未達成共識華航對於工會所提超過一個航段7小時就得3人派遣的要求仍表示因成本考量無法接受4小時後宣告二度破局第1項訴求疲勞航班經兩次協商僅達成部分共識。 支持罷工的工會成員、反對罷工的華航員工傍晚於交通部場外對嗆,劍拔駑張氣氛到最高點,交通部前架起封鎖線避免雙方衝突,直到協商結束,工會都還有數十位機師在場靜坐聲援。 ※詳細報導: 疲勞航班派遣條件再卡關,華航與機師協商二度破局. ── 【2/12:累計罷飛114hrs】 隔空放話,「凌晨協商+直播」首度成真.

  4. 勞基法雖無規定雇主可因罷工而終止僱傭關係機師工會與華航協商過程一度對此有爭執但最終交通部裁定罷工期間僱傭關係仍存在華航僅能於罷工期間暫時停止薪資外站住宿交通費及相關福利事項等相關給付

    • 遭背叛的罷工協議:「團體協約」不成立?
    • 開放「搭便車」、地勤「被加班」、封鎖工會宣導管道
    • 遭打壓提勞裁,判後不理又如何
    • 勞資拉鋸未完待續

    2016年6月24日,開啟合法罷工的當天下午,資方出面同意協商,工會倡議的「國定假日出勤雙倍工資」、「不得更改現行報到處與工時計算方式」、「除越洋航線,其餘航班回歸《勞基法》保障」、「考績雙向互評」、「保障年休、月休、季休」 等7大訴求,在勞資協商後達成共識,雙方簽訂協議,罷工宣告成功。 罷工3天後,華航就違反協約。在「外站津貼每小時從2美元提高至5美元,且非工會會員不得享有」這條協議上,資方不論空服員是否為工會會員,皆將外站津貼調高至5美元。工會控訴華航違逆「禁搭便車條款」,構成不當勞動行為,此舉顯然有打壓工會意味。禁搭便車條款明文規範在《團體協約法》中,意即為了增加勞工加入工會意願,當資方與工會以「團體協約」形式約定好較佳勞動條件時,資方不可以給予沒有加入工會的勞工相等勞動條件。雖然禁搭...

    對工會來說,堅持「價差」是必要的。因為工會成員透過抗爭、罷工所爭取到的成果,若無論是否為工會成員都能享有,將讓未加入工會的人「搭便車」,嚴重削弱往後工會招收會員的力量。開放「搭便車」,只會讓工會越來越弱勢。 罷工雖然禁止了華航恣意更改報到、報離時間以及規避《勞基法》84-1條款,改善空服員過勞,但地勤常態的不合理班表卻沒有任何改變。華航企業工會理事潘家洛以華航高雄貨運部為例,公司發給員工下個月的班表就已經有「預排班表人力不足加班」這個選項,換句話說,排班前就知道要「被加班」。潘家洛認為,加班應該是非常態的:「一個正常的班表,怎麼會還沒上班就幫你排好加班。如果真的人力不足,公司就應該補人力,不是嗎?」而現在,不分業務週期、常態性的加班班表,讓全體部門員工必須扛下一個月200小時的加班時數。 帶...

    甫上任即遭受打壓,新上任的工會對此提出勞動裁決。然而,即便勞裁會在106年勞裁第44號以「不顧工會對慣例之合理信賴」、「漠視工會與工會成員建立連結」、「不當影響新進人員與工會關係之建立甚明」等措辭強烈的理由,裁定華航構成不當勞動行為,資方依舊未按裁決結果修正,忽視勞動部裁決。 資方敗訴,就再上訴,被判不當勞動行為,就置之不理或罰錢了事。多項纏訴的過程中,華航用法律戰拖住工會腳步。「華航要解決的從來不是問題,而是人,」同時是華航空服員也是工會幹部的張書元說,只要公開批評華航,就有被告的風險。 張書元說,工會幹部所有在臉書上的發文都會被公司截圖,甚至曾發生上級施壓刪文的事例:「公司會找理由約談我,約談次數將影響我的考績,到時候他們就可以針對這點把我的考績評為差等。」考績制度也是被工會詬病的點。張...

    團結的勞工讓資方做出讓步,空服員的外站津貼、工時計算方式也承諾回歸勞基法應有的保障。華航罷工看似寫下運輸業的歷史新頁,星火可以燎原,許多運輸業也因此受到激勵乘勢組織工會。原以為獲得關注能創造往後的談判空間,孰料激情過後,工會、具幹部身分的華航員工分別被以諸多手段壓制,資方掐住工會,創造寒蟬效應,亦藐視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結果。資方放出利多後的下一步,就是逼近「吵鬧」的那些人。回憶起罷工勝利,張書元說:「我們工會就是放鬆得太快了,誰想得到資方會馬上反撲。」諷刺地,身為官股企業的華航,無法扮演勞資關係的領頭羊,而一場被定調為「為休息時間而戰」的抗爭卻帶來更巨大的訴訟車輪戰。飛機上的事無法只留在飛機。罷工後,工會被打壓,過勞仍在。

  5. 12天飛5國的血汗班表疲勞航班把華航機師逼上罷工路. 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華航分會選在大年初四2月8日凌晨宣布清晨6時起正式進入罷工許多旅客措手不及外界支持聲與罵聲齊發。. 華航長年未重視及改善機師航班過勞調整薪資待遇機師工會3年內3 ...

  6. 2016華航空服員罷工後桃空職工就開除當時不顧罷工決議而提供勤務的10多名會員會籍吳俊達認為華航當時只罷工不到一天就成功簽訂團協而這次長榮空服員罷工不但長達17天數百會員夾在公司和工會之間選擇不參與或放棄罷工更是兩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