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葉克膜可能是台灣人特別熟悉的一種醫療設備最早由時任台大醫院外科醫師柯文哲引入台灣由於其經常應用在生死交關的醫療狀況有些人可能因此產生迷思認為用葉克膜就可續命然而其實有許多條件與風險需要釐清本文將介紹葉克膜的作用機制風險使用方式以及健保給付條件

  2. 葉克膜 (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縮寫 ECMO , 香港 稱為 人工心肺 , 台灣 音譯俗稱 葉克膜 , 中國大陸 稱為 體外膜氧合 ),也稱 體外生命支持系統 (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ECLS),是一種醫療或急救技術,將靜脈血引出體外,經過特殊材質葉克膜旁路 氧合 後注入患者動脈或靜脈系統,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可維持人體臟器組織氧合 血供 [1] 。 臨床上用於心臟功能不全和(或)呼吸功能不全的支持,例如:重度心力衰竭、重度呼吸衰竭、重度 心肺衰竭 、心臟外科 [2] 或胸腔外科 [3] 手術。

  3. 2019年4月24日 · 葉克膜並不是人,而是一套儀器,正式的名稱叫做「體外循環膜肺維生系統」,英文縮寫是 "ECMO",念起來就像是葉克膜。 簡單地說它可以暫時替代肺臟與心臟的部份功能,也就是一種人工心臟與人工肺臟的概念。 什麼時候適合使用葉克膜葉克膜可以僅短暫替代肺部功能, 或同時替代心肺功能,前者的情形像是嚴重 肺炎 ,使得肺部的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的功能喪失,就算使用呼吸器也沒用時,就可以接上葉克膜;後者則是連心臟功能也出問題時,就可以同時取代。 除了像可以恢復健康的疾病,如果需要動手術或是等待心肺移植的時候,都可以使用葉克膜。 使用時機. 疾病或手術暫時心肺功能低下. 等待心肺移植. 為什麼要限制可以恢復健康的疾病,才能使用葉克膜?

  4. 葉克膜是血液幫浦」(人工心臟體外氧合器」(人工肺臟的組合。 血液幫浦經一導管將大靜脈內含氧量低的血液引至體外,在人工肺臟充滿氧氣後,再把高含氧量的血液經另一導管送回體內。 機器可取代部分心肺功能,使受損的心肺系統獲得喘息,但無法治療導致心肺衰竭的病因。 葉克膜雖然能讓病患生命暫時延長,卻無法保證病人能存活,40~66%的病人無法存活到出院。 若無法解決引發心肺功能失調的主要病因,病患就可能死亡,死亡原因超過一半為葉克膜相關的併發症。 葉克膜常見的併發症包括血液快速流經管路導致的血球破壞 (溶血) ,大量溶血會引起肝腎衰竭。 血小板耗損及大量使用抗凝血劑所造成的出血及導管感染引發的敗血症。 使用葉克膜時間越長,併發症發生的機率與嚴重度越高。

  5. 2019年8月7日 · 葉克膜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簡稱ECMO),...

  6. 2020年6月18日 · 什麼是葉克膜ECMO)? 在臺灣, ECMO俗稱葉克膜」、「葉醫師」,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第一個字母的簡稱,中文為體外膜氧合器,就是一種體外循環心肺支持系統,簡單來說,就是用機器來取代人體的心肺,利用機器來幫病人提供心臟及肺臟功能 。 ECMO的構造主要有2個部分:第1部分是人工心臟,可以將血液注入病人動脈內,提供部分心臟功能的支持。 第2部分是人工肺臟(體外膜氧合器),可以讓流過的血液進行氧氣及二氧化碳的氣體交換,提供部分肺臟功能的支持。

  7. 體外膜氧合器(ECMO),又稱體外維生系統,俗稱葉克膜」,其功能係在利用馬達幫浦引流病人之靜脈血液至人工氧合器,經氣體交換後將含氧的血液,經過加溫後再輸回病人的動脈或靜脈,可暫時性支持急性心肺衰竭病人,直到心肺功能恢復,或者過渡到完成心肺移植手術。 心臟支持的葉克膜簡圖. 肺臟支持的葉克膜簡圖. 照護計畫. 照護模式:採用團隊共同照護模式,您的主治醫師和加護病房葉克膜照會醫師或重症醫師共同照護。 一般治療由外科重症醫師處理,但重大醫療決定,例如是否過渡至心肺移植等等都會由您的主治醫師及加護病房共同照護醫師共同決定。 監測:葉克膜使用過程中,有制定的檢查項目和檢查時程,及特定的單張表格,提供照護人員記錄病人之變化,藉此監測病情。

  8. www.sem.org.tw › EJournal › Detail台灣急診醫學會

    2019年8月30日 · 體外氧合方式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俗稱葉克膜。 是一種以體外機器方式完成氧合循環的人工設備。 透過管路設施從靜脈將血引流至氧合機 (oxygenator, gas exchange device) 提高血中氧氣濃度,同時移除血中二氧化碳,再送回病患體內。 簡單想像,葉克膜可以扮演體外心和肺的腳色。 1954年Dr. John Gibbon 發明葉克膜的雛形並使用在心臟手術的病人1。 1968年Kolobow and Zapol製作氧合機提供長時間的體外循環。 1970年葉克膜開始出現並蓬勃成長,葉克膜的成功應用在成人最早是在1971年,而新生兒是在1975年。 分類.

  9. 体外膜氧合 (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縮寫 ECMO , 香港 稱為 人工心肺 , 台湾 音譯俗稱 葉克膜 , 中國大陸 稱為 体外膜氧合 ),也称 体外生命支持系统 (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ECLS),是一種醫療或急救技術,将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 氧合 后注入患者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可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 血供 [1] 。 临床上用于心脏功能不全和(或)呼吸功能不全的支持,例如:重度心力衰竭、重度呼吸衰竭、重度 心肺衰竭 、心脏外科 [2] 或胸腔外科 [3] 手术。

  10. 葉克膜氧合器的主要使用目的除了能暫時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減輕患者心肺負擔之外也能為醫療人員爭取更多救治時間所以目前其主要用途是暫時協助大部份醫療方法如藥物或主動脈內氣球幫浦或呼吸器治療皆無效的重度心肺衰竭患者作為一個短期輔助及支援生命的系統台灣由台大首先引用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而成大則於2000年開始使用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如今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已廣泛為各醫院所運用。 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的原理. ECMO是走出心臟手術室的體外迴圈技術。 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是心臟開刀房外的體外循環與生命支援技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