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30年代的上海郵政總,是當時中華郵政的國際通郵樞紐。. 1866年, 清 海關試辦郵政,在北京、上海、天津、鎮江等海關設立郵務辦事處, 江漢關 設立「海關書信館」。. 1878年, 中國海關總稅務司 羅伯特·赫德 提議設立官方的近代郵政局;當年, 北洋通商 ...

  2. 這套制度雖然便於郵政人員記憶及加快郵件分類速度,卻因代碼必須寫得端正合乎標準才能被購自 日本 的第一代郵件自動處理系統所辨識,致使分類作業多半仍交由人工處理。 後來郵件量伴隨 臺灣經濟 成長與日俱增,郵政人員難以單靠人力有效解決郵件分類與投遞,所以1985年 7月1日 改實施5位數郵遞區號,在原先3碼郵遞區號後加上2碼投遞段編號,讓郵件透過機器分類到投遞段以節省二次分類的人力及時間,並結合地址將郵遞區號改書於 鄉、鎮、市、區 之後,街路名稱之前。 但過多代碼不容易記憶,以及使用直式信封必須轉為橫向才能書寫郵遞區號等做法都未能提高民眾的書寫意願。 於是又在 1991年 2月1日 改為3加2位數郵遞區號,並在信封的右上及左下方設置書寫欄。

  3. 由於郵便跟電信分開辦公的不便,官方開始著手規劃台北郵便電信局的新廳舍。當局考量臺北車站的便利因素,故將基地選在北門街上(現今台北郵局南側) [1]。新廳舍於1897年4月8日動工,1898年5月27日落成 [2]。

  4. 郵政總局的建制不變,但改隸新成立之 交通部 管轄;但郵政系統事務實際繼續由 外國人 主持,未受 北洋政府 實際管理和運營。. 1914年3月1日,中華民國郵政總局代表「中華民國」加入 萬國郵政聯盟 [7] :44 。. 1919年,郵政 儲金業務 在 上海 開辦。. 1920年3月15日 ...

  5.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郵政郵包. 郵包 是指按照郵件種類、目的地及優先權進行分類,被用於儲存、運輸 郵件 的 袋子 ,通常由 布料 製成。 郵包根據其用途及大小,被分為多種類別。 郵包的使用始於1780年左右往返於 牙買加 及 英國 的船班上,前往不同目的地的郵件被放置於不同位置以便運輸。 [1] 參考 [ 編輯] ^ Morton, C.S.; A postal employee. Jamaica: Its Postal History, Postal Stamps and Postmarks: The Jamaica Post Office (1671-1926) (PDF): 1. [September 5, 2012].

  6. 免費郵遞 ,或稱 商業回郵 ,是一種由郵政機構提供的郵政服務。. 與一般郵件不同,這是一種由收件者支付 郵資 的 郵件 ,寄件者無需支付郵資。. 免費郵遞與 預印地址及郵票信封 、 禮貌回郵 及 郵戳回郵 不同的是,免費郵遞的收件者只需支付他們收到的 ...

  7. 概述 [ 編輯] 包裹郵件. 常見的郵件種類包括 書信 、郵簡、 明信片 、單據(如月結單、電費單、水費單等)等文件,以及體積較大的包裹,廣義上可再加上 新聞紙 、 雜誌 、 印刷品 、盲人文件。 基本上,只要符合郵政要求的格式,任何文件皆可成為一個郵件。 而 電信 技術在19世紀開始發展後,郵件的概念相應擴展,如 電報 、 傳真 、 電子郵件 、 手機 簡訊 等。 分類[來源請求] [ 編輯] 傳統郵件 [ 編輯] 電子郵件 [ 編輯] 電報. 電子郵件(專指 網際網路 郵件) 傳真. 簡訊. 混合郵件. 另見 [ 編輯] 維基導遊 上的相關旅行指南: 郵件. 尺牘. 集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