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6月25日 · 綜合蛋白質含量和氨基酸評分兩方面的數據,排在前十名的「優質蛋白質十佳食物」出爐,希望對人們日常進行優質蛋白質的補充有幫助。 1、雞蛋 雞蛋中的營養素含量豐富,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

    • 醣類含量較高的「全穀雜糧類」
    • 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豆魚蛋肉類」和「乳品類」
    • 熱量較低的「蔬菜類」和「水果類」
    • 富含油脂的「油脂及堅果種子類」

    1.各種米類及其製品,如蘿蔔糕、湯圓等;各種麥類及其製品,如麵條、麵包、吐司、饅頭、餃子皮等。2.部分豆類:紅豆、綠豆、皇帝豆、豌豆仁、蠶豆等這些吃起來粉粉的豆類都屬於主食類。3.其他:包括地瓜、馬鈴薯、芋頭、南瓜、菱角、栗子、玉米;蓮子、薏仁等。 *補充說明: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成員穀物的胚芽是富含蛋白質的部位,所以小麥胚芽、米胚芽蛋白質含量最高;其次則是紅豆、綠豆等乾豆類,每百公克蛋白質含量>20公克。而米、麥中,因小麥蛋白質高於米,所以小麥及其製品蛋白質含量也較米類及其製品高。

    1.植物性的大豆類:黃豆、黑豆、毛豆及其相關製品,如豆干、豆腐、豆漿等。2.肉類:包括雞、鴨、鵝等家禽及其相關產品(蛋),豬、牛、羊等家畜及其相關製品(如內臟、肉乾、肉鬆等),魚貝海鮮及其相關製品(如魚丸、魚鬆等)。 「乳品類」除蛋白質和脂肪外,還含有獨特的糖~乳糖,以及好吸收的鈣。正常的乳品為全脂奶,但因市場需求而有中脂和低脂的產品。成員包括各式乳品(鮮奶、保久乳、奶粉),及其相關製品(如起司片、乳酪、優酪乳)等。

    「蔬菜類」食用的是植物的莖或葉,故醣類含量很少,蛋白質含量也不高(但高於水果),且因不含脂肪,故在六大類食物中熱量是最低的一類。乾料蔬菜(如花椰菜乾、麻竹筍干、金針菜乾、梅乾菜乾)同樣因脫水濃縮而含較高蛋白質;新鮮蔬菜中則以豆芽菜、野莧菜、野苦瓜嫩梢等含量較高。 我們常吃的菇類和藻類也屬於蔬菜類食物。藻類因為本身蛋白質含量就較高,且多半以乾料形式存在,故每百公克蛋白質含量偏高,多數藻類蛋白質都超過10公克,其中最高者為壽司海苔片,每百公克蛋白質高達46.5公克。菇類蛋白質低於藻類,但高於一般蔬菜。

    堅果種子類指的是中式的花生、瓜子、芝麻,及西式的腰果、核桃等。儘管這些食物也是植物性食物,但因油脂含量很高而被歸於油脂類。除油脂外,堅果種子類還含有醣類、蛋白質、纖維和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為營養豐富的食物,但因熱量高故還是要適量攝取。在蛋白質含量上,花生、瓜子和芝麻等中式堅果會高於西式堅果。中式堅果每百公克蛋白質含量多半落在20~30公克間,而腰果、松子、核桃等西式堅果則多半介於10~20公克間。 從食物分類來看,蛋白質含量最高的食物類別是「豆魚蛋肉類」和「乳品類」;其次是「全穀雜糧類」,然後是「蔬菜類」,「水果類」蛋白質含量很低,而純油脂類則不含蛋白質。因此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會落在「豆魚蛋肉類」和「乳品類」中,也就是雞胸肉(B)和全脂鮮奶(C)間。但因為全脂鮮奶中九成以上都是水,所以相對...

  3. 2023年5月31日 · 敏敏提醒,增肌減脂不是只有吃肉才有蛋白質,植物性蛋白的脂肪、膽固醇更低,膳食纖維跟植化素更豐富。 建議每天也食用部分的植物性蛋白來取代動物性蛋白,讓身體更健康,還能降低死亡率!

  4. 2024年2月28日 · 高敏敏營養師建議,每天應適量食用植物性蛋白質,以取代部分的動物性蛋白質,如毛豆、黑豆和黃豆,其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且屬於「完全蛋白質」,對素食者而言更是必不可少的蛋白質來源。

  5. 2023年9月15日 · 夏天就想吃些清爽的,除了雞蛋雞胸肉外,植物性食物也很多是富含蛋白質的喔!就讓好食課Christina 楊婷貽 營養師 解析給你聽,一天到底要吃多少蛋白質,以及要怎麼吃這些植物蛋白來補蛋白!

  6. 2023年7月28日 · 減肥堪稱國民課題,不少健身族熱衷「高蛋白飲食」,攝取大量雞胸肉、蛋白粉以提升肌肉量與基礎代謝率,卻將碳水化合物視為體態大敵。 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提醒,飲食中攝取碳水化合物比例少於20%恐「短命」!

  7. 2023年3月9日 · 除了蛋以外,還是很多食物富含蛋白質,尤其植物性蛋白的脂肪,膽固醇更低,膳食纖維跟植化素更豐富! 每天用部分的植物性蛋白來取代動物性蛋白可以讓身體更健康,還能降低死亡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