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現時已2.5英寸的行動硬碟為例,容量多為500GB、1TB以及2TB;相比之下USB隨身碟的容量受制於體積,常見一般1GB~64GB之間,128GB並不常見,僅少數高價格的產品有1TB的容量。

  2. 隨身碟 (英語: USB flash drive )又稱 快閃記憶體 , U盤 。. 是一種使用 USB協議 連接電腦,通常透過 快閃記憶體 來進行數據儲存的小型可攜式儲存裝置。. 一般USB隨身碟體積極小、重量輕、可重複寫入,面世後迅速普及並取代傳統的 軟碟 及軟碟機。. 有時 讀卡 ...

  3. 現時已2.5英寸的行動硬碟為例,容量多為500GB、1TB以及2TB;相比之下USB隨身碟的容量受制於體積,常見一般1GB~64GB之間,128GB並不常見,僅少數高價格的產品有1TB的容量。

  4. 其他人也問了

  5. 李國強說,年底財政局要做決算,從安全和保密的角度,要買幾個儲存量比較大、品質很好、經久耐用的專用USB隨身碟。但沒人買過這麼好的USB隨身碟,就諮詢了一下相關技術人員,有人推薦iPod touch 4符合要求,就申報了iPod touch 4。

    • 概述
    • 技術細節
    • 同類標準比較
    • 歷史
    • 擴展
    • 外部連結

    USB最初是由英特爾與微軟倡導發起,最大的特點是儘可能地實現熱插拔和即插即用。當設備插入時,主機枚舉到此設備並加載所需的驅動程序,因此其在使用上遠比PCI和ISA等總線方便。 USB在速度上遠比並行端口(例如EPP)與串行接口(例如RS-232)等傳統電腦用標準匯流排快上許多。USB 1.1(Full Speed)的最大傳輸速率為12Mbps,USB 2.0(High Speed)為480Mbps,USB 3.0(USB 3.2 Gen 1×1) 為 5Gbps,USB 3.1 Gen2(USB 3.2 Gen 2x1) 為 10Gbps,而USB 3.2(USB 3.2 Gen 2x2)更達20Gbps,以及近期發表的USB 4.0,其速度可達40Gbps。 USB的設計為非對稱式的,它由...

    技術指標

    目前USB支持5種數據信號速率,USB設備應該在其外殼或者有時是自身上正確標明其使用的速率。USB-IF進行設備認證並為通過兼容測試並支付許可費用的設備提供基本速率(低速和全速)和高速的特殊商標許可。 1. 1.5 Mbps的低速速率。主要用於低速率人機接口設備,例如鍵盤、鼠標、遊戲杆等等。 2. 12 Mbps的全速速率。在USB 2.0之前是曾經是最高速率,後起的更高速率的高速接口應該兼容全速速率。多個全速設備間可以按照先到先得法則劃分帶寬;使用多個等時設備時會超過帶寬上限也並不罕見。所有的USB連接埠支援全速速率。 3. 480 Mbps的高速速率。並非所有的USB 2.0設備都是高速的。高速設備插入全速連接埠時應該與全速兼容。而高速連接埠具有所謂事務翻譯器(Transaction Translator)功能,能夠隔離全速、低速設備與高速之間數據流,但是不會影響供電和串聯深度。 4. 5Gbps的超高速速率。相較於現有USB 2.0的480Mbps最高理論速度,USB 3.0可支援到5.0Gbps,是USB 2.0的10倍。若將USB 3.0應用到外接硬碟、隨身碟或藍光燒錄...

    軟體架構

    一個USB主機通過Hub鏈可以連接多個設備。由於理論上一個物理設備可以承擔多種功能,例如路由器同時也可以是一個SD卡讀卡器,USB的術語中設備(Device)指的是功能(Functions)。集線器(Hub)由於作用特殊,按照正式的觀點並不認為是Function。直接連接到主機的Hub是根(root)Hub。

    設備分類

    依附在總線上的設備可以是需要特定的驅動程序的完全定製的設備,也可能屬於某個設備類別。這些類別定義設備的行為和接口描述符,這樣一個驅動程序可能用於所有此種類別的設備。一般操作系統都為支持這些設備類別,為其提供通用驅動程序。 設備分類由USB設計論壇設備工作組決定,並分配ID。 如果一個設備類型屬於整個設備,該設備的描述符的bDeviceClass域保存類別ID;如果它這是設備的一個接口,其ID保存在接口描述符的bInterfaceClass域。他們都占用一個字節,所以最多有253種設備類別。(0x00和0xFF保留)。當bDeviceClass設為0x00,操作系統會檢查每個接口的bInterfaceClass以確定其類別。 每種類別可選支持子類別(SubClass)和協議子定義(Protocol subdefinition)。這樣可以用於主設備類型的不斷修訂。 常用設備類別和ID有:

    USB大容量存儲

    USB使用USB大容量存儲設備標準實現Storage設備的連接。它最初被用於傳統的磁盤和光盤驅動,但是現在已經擴展到支持大量不同的設備。 USB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優點,那就是它能夠在不關閉電腦主機電源的情況下動態的安裝和刪除USB設備,這使它成為一種有用的外部設備。 在市面也可以找到USB 3.0 Dongle此類小型可插拔式的行動裝置,尺寸如同隨身碟一樣迷你,有廠商推出USB介面的Wi-Fi/藍牙無線Dongle,只要將此Dongle插入液晶電視上,即可透過無線連接方式,將使用者手機、平板、筆電中的影片、照片分享到液晶電視上觀看,市面上已有廠商將Android作業系統直接寫入Dongle,成為多功能電視棒的產品。 相關存儲產品包括:主機板、磁碟陣列卡、硬碟外接盒、磁碟陣列系統、NAS網路儲存設備、硬碟外接座等等。

    人機接口設備(HID)

    USB沒有完全取代PS/2鍵盤鼠標接口,但目前許多主機板都取消了PS/2接口。 使用專用鍵盤鼠標接口的蘋果電腦1999年1月也開始使用USB接口。最初iPod只有IEEE 1394接口;後來在第三代的iPod,蘋果電腦開始支持USB2.0連接,但是還不能用作充電;現在的iPod,已經全面兼容USB,拋棄IEEE 1394接口,只用USB接口充電以及連接電腦主機。

    Pre-Releases

    1. USB 0.7:1994年11月發布。 2. USB 0.8:1994年12月發布。 3. USB 0.9:1995年4月發布。 4. USB 0.99:1995年8月發布。 5. USB 1.0 RC:1995年11月發布。

    USB 1.0

    1996年1月發布,數據傳輸速率為1.5Mbit/s(Low-Speed)和12Mbit/s(Full-Speed)。無預測及通過檢測功能,Full-Speed也難以達成,僅極少數出現在市場上。

    USB 1.1

    1998年9月發布,修正1.0版已發現的問題,主要是關於USB Hubs及Full-Speed,最早被採用的修訂版。

    PictBridge標準可以使得消費者使用的圖形設備彼此互通(例如數碼相機直接通過打印機輸出)。一般它使用USB做為其底層通信協議。 微軟的Xbox遊戲主機和IBM的UltraPort均使用自身獨有的專用接口,有別於標準的USB;不同的是,前者(Xbox)使用的是標準的USB 1.1信號格式,後者則使用標準的USB信號格式,而供電能力也更強。 開源項目USB/I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實現了USB數據包的網絡傳送,邏輯上將USB數據線無限延長。同時配合無線路由器等手段,可以實現無線USB傳輸。

    USB Implementers Forum (USB-IF). USB.org. [2019-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5).
    USB Document Library (USB 3.2, USB 2.0, Wireless USB, USB-C, USB Power Delivery). USB.org. [202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3).
    Universal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UHCI) (PDF). Intel. [2022-05-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5-01) –透過mit.edu.
    USB 3.0 Standard-A, Standard-B, Powered-B connectors. Pinouts guid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4).
  6. 小容量的NAND快閃記憶體可被製作成帶有USB介面的移動存儲裝置,亦即人們常說的「隨身碟」。 隨著生產成本的下降,將多個大容量快閃記憶體模組集成在一起,製成以快閃記憶體為存儲介質的固態硬碟已經是目前的趨勢。

  7. 隨身碟可以通過USB口與任一電腦相連。 記憶卡的格式有很多種,通常在數位相機、掌上遊戲機、 行動電話 ,和其他裝置上都有。 PC卡 (PCMCIA)在1990年代就成為了首批投入商業生產的記憶卡格式,但是目前它主要用於工業裝置或承擔輸入輸出功能,作為裝置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