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8日 · 勞動部進一步表示,疫苗接種假用意在提供勞工接種COVID-19疫苗時多一種請假選項,勞工亦可視自身需求,選擇請其他如病假、特別休假之假別,相關薪資給付則依各該假別之規定辦理。

  2. 2021年7月14日 · 轉寄友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110年7月13日表示,自110年7月13日至7月15日開放18歲 (含)以上民眾,於「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 ( https://1922.gov.tw/ )進行疫苗意願登記,持有居留證及健保卡的移工,也可以登記或預約。. 勞動部表示,為使移工 ...

  3. 說明:為強化接種疫苗意願,擴大防疫效果,並保障疫苗接種者 權益,本中心依據災害防救法第31條第1項第11款,為受僱 者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及接種後若發生不良反應,自接

  4. 2005年7月26日 · 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研究人員依據國家標準 CNS 14756,測試市面上之附加活性碳防塵口罩,包括2款拋棄式平面活性碳口罩,及8款拋棄式杯型附加活性碳之R95防塵口罩,測試結果如圖1,都有一些去除有機溶劑蒸氣的效果,只是效果差距非常的大 ...

  5. 2005年9月19日 · 國外多項研究報告顯示,遭受針頭和銳物扎傷或血液和體液暴露接觸事件的醫療人員,可能會因而感染到傳染性疾病,例如國內過去即有因工作的針刺引起猛爆性肝炎而死亡的嚴重事件。 而危害主要來自血液或體液病原菌的傳染,常見的疾病包括AIDS(愛滋病)、Syphilis(梅毒)、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等。 由於台灣民眾的B型肝炎與C型肝炎感染率相當高,因此醫療人員是否有可能因針扎和血液體液暴露接觸而感染肝炎已成為一項隱憂。 國內有關醫療人員回溯性調查研究顯示,其中發現醫療人員當中,被扎傷者僅有18%向所服務的醫院提出報告,其餘8成以上則未報告。 而未報告的原因則是,刺傷的針頭或物品是未使用過、太忙了、本身已有B型肝炎抗原抗體、心存僥倖的心理或被扎傷太多次等,而忽略掉呈報的重要性。

  6. 2013年8月16日 · 轉寄友人. 業務單位:勞研所. 聯絡電話::02-2660-7600. 依據我國勞工安全衛生認知調查,約有40%受僱者認為肌肉骨骼傷病與工作有關,為有效推動肌肉骨骼傷病預防工作,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發展系統化防治技術,並實際推廣應用肌肉骨骼傷病 ...

  7. 轉寄友人. 尖銳物扎傷是醫療人員最常見的職業傷害,防疫期間醫護工作者穿著全身包裹的醫用防護衣照顧病人時,動作可能受到限制,更需要正確操作安全針具,以預防被針扎傷感染!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 以下簡稱勞安所) 針扎防護通報系統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