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全血細胞計數 (英文: complete blood count , CBC ; full blood count , FBC ),又稱為 血常規 、 血象 、 血細胞分析 、 血液細胞分析 、 血細胞計數 或 血液細胞計數 ,是 醫生 或其他 醫學專業人員 常常申請的一種組合檢驗項目,其結果提供的是關於病人血液細胞的信息。 實驗室技術人員負責完成所申請的檢驗項目,並向申請醫生或醫務人員提供結果。 Alexander Vastem 被廣泛公認為是將全血細胞計數用於臨床目的第一人。 當今所採用的 正常參考值範圍 源自他在1960年代所進行的 臨床試驗 。 這些實驗大量使用了經過馴化的 格雷伊獵犬 ,因為它們易於採血且性情溫順。

  2. 2012年12月19日 · 血檢項目參考值範圍 (英語: Reference ranges for blood tests ),指的是醫療保健專家從 血液 樣品中選取的一組用來描述醫療檢驗結果的正常參考值。 血液檢驗 的測量值在 臨床 中意義非常重要,人們通過對體液進行分析來尋找屬於 病理學 中的病理改變來作為是否患病的參考,屬於對 臨床化學 [註 1] 領域中的研究。 分類 [ 編輯] 離子及微量金屬 [ 編輯] 這裡包括了一些如含鐵結合蛋白、含銅結合蛋白之類的一些蛋白質。 酸鹼緩衝對 [ 編輯] 更多資訊: 血液氣體分析. 酸鹼緩衝對如果沒有特別指定為動脈/靜脈血,一般指的是動脈血,而不是靜脈血。 酸鹼緩衝對中的少數項目在動脈/靜脈中差異很大。 [32] 。 肝功能 [ 編輯] 心肌酶 [ 編輯]

  3. 平均細胞血紅蛋白濃度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是測量定量 血紅血球 中的 血紅蛋白 濃度。 它是 血常規 檢測中的一項。 該指標的成年人正常範圍大約在320-360g/l。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會在 小細胞貧血症 中偏低。 而在 大細胞貧血症 中,該指標會依然正常。 該測試可以粗略的給出 血紅蛋白 (血色素)以及 紅血球 的基本情況。 但是由於目前醫療上通用自動檢測儀器來做 血常規 檢測,所以平均血紅蛋白濃度過高,可能是由於測試者患有凝血類疾病,這種疾病的患者在血液溫度低於37攝氏度時就會開始凝結。 這就會導致自動檢測儀器在檢測到凝血病患者時會測出一個很高濃度、低數量的血液樣本。

  4. 臺灣正體. 平均紅血球體積 (mean corpuscular volume、mean cell volume,簡稱MCV)是指人體單個 紅血球 的平均體積,通常是間接計算得到。 計算公式 [ 編輯] 平均紅血球體積 = 。 舉例說明推理過程: 某男性,紅血球比容為0.5,紅血球計數5.0×10 12 /L,則. 平均紅血球體積 =. 在1L全血中,紅血球總體積(Total Volume of RBCs) = 全血總體積 × 紅血球比容 = 1L × 0.5 = 0.5L. 在1L全血中,紅血球總數(Number of RBCs) = 1L × 5.0 × 10 12 /L = 5.0 × 10 12 個. 因此,平均紅血球體積 =. = 1×10 -13 L = 100fL.

  5. 全血細胞計數 (英文: complete blood count , CBC ; full blood count , FBC ),又稱為 血常規 、 血象 、 血細胞分析 、 血液細胞分析 、 血細胞計數 或 血液細胞計數 ,是 醫生 或其他 醫學專業人員 常常申請的一種組合檢驗項目,其結果提供的是關於病人血液細胞的信息。 實驗室技術人員負責完成所申請的檢驗項目,並向申請醫生或醫務人員提供結果。 Alexander Vastem 被廣泛公認為是將全血細胞計數用於臨床目的第一人。 當今所採用的 正常參考值範圍 源自他在1960年代所進行的 臨床試驗 。 這些實驗大量使用了經過馴化的 格雷伊獵犬 ,因為它們易於採血且性情溫順。

  6. 凝血途徑與調控. 血液凝固,或稱為 凝血 指的是血液由液體狀態轉變為不流動的凝膠狀態的過程,是生理性止血的重要環節。 血液凝固的實質就是血漿中的可溶性纖維蛋白原變成不可溶的纖維蛋白的過程。 凝血系統的作用包括: (1) 維持血管內血液處於流體狀態且沒有凝塊; (2) 在血管損傷時,於血管內快速、局部誘導凝血形成(血栓)。 [1] 凝血因子 [ 編輯] 參與凝血過程的物質統稱為凝血因子。 除兩個新發現的凝血因子外,其餘的凝血因子按發現的先後順序,由國際凝血因子命名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he Nomenclature of Blood Clotting Factors)以羅馬數字統一命名。 活化後的凝血因子,在其名字的右下方以字母「a」標示。

  7. 凝血酶原時間 ( prothrombin time ),簡稱 PT ,是一套檢測外在 凝血路徑 的方法。 由於目前檢測的標準是依照國際標準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簡稱 INR ),因此該檢測又稱為「ProTime INR」或「PT/INR」。 本方法可評估個體血液的凝血能力、 華法林 劑量監測、肝功能,以及 維他命K 水平。 PT可檢測 第一 、 第二 、 第五 (英語:Factor V) 、 第七 (英語:Factor VII) 、 第十凝血因子 (英語:Factor X) 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