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報導者》記者張子午找出過去15年關於照護殺人的判決,分析與解讀每年至少1、2件,總計25份公開判決書,發現許多案件的背後情境,是再平凡不過的家庭⋯⋯. 2021.8.4. 司法. 政治政策. 安樂死. 長照. 家庭. 社會福利. 心理. COVID-19. 公衛. 家暴. 醫療健康. 求救訊號被凍結的照顧者,何以走向10年不斷的長照弒親悲劇. 「我不忍心看她這麼痛苦,就結束她生命⋯我知道這是有罪的⋯」」2017年長照2.0上路,但手刃至親的悲劇有增無減,疫情下也已發生數起案件。 如何更完善的建立「照顧者」支持網絡與求助管道,刻不容緩。 2021.7.4.

  2. 2017年10月17日 · 65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率(高齡化率)早已超過25%的超高齡日本社會,對2025年有什麼擔憂呢?. 「2025年問題」意指,戰後嬰兒潮全數年齡到達75以上、成為「後期高齡者」,進入俗稱「老老世代」的階段。. 根據日本全國高齡者20年追蹤調查,預期70 ...

  3. 2024年5月5日 · 時隔18年,已是剪接師的蔡晏珊回頭處理青春時代的影像素材,從DV帶裡打撈記憶,重新敘說白蘭和她的公娼姊妹,一群女人們的抗爭和生活記事。 2024.5.5. 導演. 紀錄片. 血汗勞工. 勞權. 產業. 社運. tidf. 家庭. 社會觀察. 歷史. 親密關係. 政治宣傳遠比戰爭更泯滅人性──柏林影展3部烏克蘭電影中的反思與希望. 當現實遠比虛構殘酷,如何述說戰爭的故事? 2月在柏林影展首映的烏克蘭電影,從戰前的貪汙、媒體亂象、烏東人難言的身分認同,到開戰後俄軍的殺人動機,不只讓觀眾看見導演豐沛的創造力,也看到烏克蘭不滅的希望。 2024.4.15. 紀錄片.

    • nono 52歲終遭現世報1
    • nono 52歲終遭現世報2
    • nono 52歲終遭現世報3
    • nono 52歲終遭現世報4
    • nono 52歲終遭現世報5
  4. Podcast. 從赴美求診、借藥救子到為全台罕病兒推動立法:病友家庭的30年長跑,在脆弱中找到力量,但也仍在路上. 這集,聽兩位爸爸、媽媽從自助、助人,到面向大眾的故事,在國際罕病日這天,他們仍持續呼告:罕見疾病不是無可奈何的不幸他者,而是關乎我們每一個人。 2024.2.28. 評論. 林孟皇/殺人凶手或救世主? 從《失控的照護》看見長照殺人者的罪責與艱難. 「為了家人,難道就應該地獄般地生活? 」電影《失控的照護》以一名照服員的謀殺罪責開展,觸及社福、長照、安樂死等高齡社會議題。 本文則將劇情連結至15年間發生25起長照殺人事件的台灣社會⋯⋯. 2024.2.23. 評論. 「安老」和「安家」的拉扯──照護私人化年代,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5. 2021年1月24日 · 1998年10月11日凌晨,19青年林清岳因不滿父母管教及欲謀取財產,夥同5名友人在林口自家獨棟住宅亂刀砍死親生父母;此一滅門血案,震撼上世紀90年代的台灣社會。

  6. 2018年9月11日 · 廢墟裡的少年. 兩萬名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2018.9.11 最後更新. 他們是一群被政府和社會忽略的存在,兩萬名活在「高風險家庭」下的少年。. 這群少年,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生活條件,他們因家人貧困或重病或入獄等各種的不幸運,而命運多舛 ...

  7. 2020年4月15日 · 《報導者》走入高齡寄養父母的家庭和收養媒合平台的現場,蒐羅寄/收養統計數據,剖析崩世代與多元化的社會結構下,晚婚、晚生、不婚、不生,如何讓台灣寄/收養問題雪上加霜? 制度與法令在除弊外,又該如何因應社會變化而更彈性,讓失家兒能有一個真正安穩成長的家? 監製|楊惠君. 文字|陳麗婷、張靜慧. 攝影|蘇威銘. 設計|黃禹禛. 編輯|張詩芸、陳思樺. 《報導者》走入寄養和收養現場,從數據剖析崩世代社會結構下,晚婚晚生如何讓台灣寄/收養問題雪上加霜? 制度該怎麼因應,讓失家兒能在家庭中成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