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28日 · 很悶,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而且更讓我感到納悶的是,如果我這麼不好為何還要找我一起合作? 後來遇到了一個諮商師,我們談起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問我一個問題:他這樣對待你的時候,你的感覺是什麼? 「我覺得我怎麼做都不對。 「那這樣的感覺熟悉嗎? 」諮商師說。 再來的劇情我想大概大家都猜到了,在我青少年的時候,我也試著尋求其他人的認同、同樣經歷了「怎麼做都不對」的這種感覺……,童年創傷什麼的啦布拉布拉。 投射性認同,完畢。 透過「貶低」別人「墊高自己」 上面這個解釋並沒有不對,只是總覺得還少了點什麼。 直到我今天準備直播的時候看到了《情緒的解剖圖鑑》上面的一段話,突然恍然大悟! 「有時候習慣輕視別人的人,是透過貶低別人,來提升自己的價值。 由於貶低自己太痛苦了,所以只好轉過來,貶低他人。

  2. 2017年10月31日 · 以下有解答。 (責任編輯:李恬芳) 文/簡單心理. “一吵架他就不說話,我看這戀愛他是不想談了吧。 朋友最近又找我訴苦,發出了這句感嘆。 她跟男友戀愛的這幾年,卻活生生地將我這隻單身狗逼成了專家。 我發現,人際溝通中一定會產生很多不良的問題,比如: 抱怨、偏離主題、操縱、強制……等等。 但這些不良模式起碼還都建立在,雙方有言語溝通的基礎之上。 比這些更嚴重的溝通問題其實是:對方根本不和你溝通! 一方越是著急上火,另一方就越是低頭沉默。 我朋友每次和男友拌嘴,都覺得自己在跟一塊木頭樁子吵架。 你在生活中,有遇到過“沉默式”的溝通對象嗎? 明明只想好好吵架,可對方就是不說話. 聽起來,問題都集中在那個“不說話”的人身上,他的沉默是造成雙方溝通障礙的唯一問題。 但是,任何互動都包含了兩個人的行為。

    • 被破壞的安全感
    • 破碎的自尊
    • 無法自拔的恐慌
    • 不願意相信
    • 找到一個理由​​​​​​​
    • 「斷捨離補」,開啟智慧心
    • 不落單
    • 斷與捨
    • 延伸閱讀

    「晚上睡覺只要一閉上眼,就會跳出好多畫面,覺得好可怕,我是這麼相信他⋯⋯」 感情中的背叛,有些是當事人心中有數的,有些則是當事人措手不及的,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傷害的本質是不變的。被劈腿會直接破壞一個人的安全感(遭到劈腿會破壞個體對外界的安全感),不只是對人的不信任感,更是一種對世界的不安全感,就像踩在腳底下的地基無預警被掏空,整個人搖搖欲墜,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感到焦慮、不安,失去控制感。

    「是不是我不夠好?比不上他?」 被劈腿對於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有巨大的傷害,是因為穩定的愛情,會讓我們在關係中發現自己的美好,比如說我可以讓一個人感到幸福、我會體貼別人、我很幽默等,總歸是一種透過關係體會自己美好的部分,而這樣的美好會變成我們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當感情的結束以劈腿或背叛來結束,這些曾經的美好也會因此斷裂,甚至開始自我懷疑:「我根本沒有這麼好,不然他為何要離開我?」或是「其實我很差,所以他才會愛上別人。」這樣的狀態和憂鬱症羞愧的情緒很類似,是一種從想像的他人眼光來回頭看自己,經驗到自己被他人拒絕,同時被自己拒絕,同時與自己、他人斷線的狀態,處在這樣的狀態的痛苦難以用文字說清楚。但請記得,他可以選擇離開,而你的好並不會因為他的離開而消失,你的好是他帶不走的寶藏。 被劈腿時可能的反應:

    「他為什麼沒接電話?他去找她了嗎?他真的是在加班嗎?」 當安全感被破壞,人會處在一種震驚、焦慮、擔心的狀態,像是大地震過後處在一種受驚的狀態,重複出現自己被拋棄的感受、畫面,因此有晃神、失憶、失眠、惡夢、緊繃、焦慮等狀態。

    「從那一刻開始,我好像做了一場不會醒的惡夢。」 不由自主想起對方的好、想起曾經的承諾,對方不是很愛我嗎?我對他這麼好,怎麼可能會這樣?需要花時間去相信已經發生的事情,或是在某個片刻覺得這不是真的,像是在做夢一樣,只不過這是一場惡夢而不是美夢;有時即便理智知道事情已經發生,但情緒上還是無法接受事實,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韓劇裡浪漫的劇情,為什麼我們不能一樣呢?我只會愛妳一個人!」這是你曾經對我說的,我相信你是認真的!但⋯⋯現在的你到底是誰?為什麼會這樣對我? 當遇到背叛時,會不自覺的回溯過去,開始找理由原因,來解答對方為什麼會這樣,是不是當初多做什麼就可以避免,或是當初假如自己不要做什麼就不會發生這事情;這是一種認知上的執著,覺得可以藉由做什麼或是不做什麼來得到想要的,或是避免不想要的,因為情緒上面我們無法接受「失控感」,失控會讓人陷入一種無所適從焦慮中,會不停的在這團混沌中找到讓我們可以理解的理由,無論這理由在別人眼裡有多荒謬,至少可以暫時停止墜落,但藥效大概只有6小時吧!很快的,又開始墜落。 被劈腿時可以如何自救?

    「斷」,斷絕不必要的傷害,對方可以搖擺不定,可以三心二意,但你也可以選擇斷掉這樣的傷害;「捨」,捨去不必要的自卑自貶,對方可以選擇離開,你的價值、你的好不會因此離開;透過一次次的「斷與捨」,促成新的狀態「離」,脫離對擁有過去的執著,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到來,我們擁有的只有當下;「補」,填補新的能量,在斷捨的過程所產生新的心理空間,填補我們想要的能量。 這是一個開啟智慧心的歷程,所謂的智慧心是對於起心動念有更深的覺察,擺脫經驗帶給我們的枷鎖、慣性,用更清明的角度重新看待經驗。

    雖然遇到這樣的事情,很需要整理思緒、心情,但事情剛發生時,找信任的朋友吐苦水吧!這個時刻很需要有人陪伴,和其他人保持連結,會感受到安全感,對於心情的穩定有很大的幫助,人生總會有跌倒的時刻,朋友會是你最大的後盾。

    作法:用第一人稱抒寫令你痛苦的事情或感覺,然後清除掉這張紙。 說明:這段期間將會反覆經歷「想念」→「不捨」→「受傷」→「痛苦」的歷程,試著在安全的空間,拿出紙筆寫下來,無論是想念過去的美好,比如說「想到我們牽著手去聽張學友的演唱會,好想回到那個時候」,或是對於現在的不捨與痛苦,比如說「面對空蕩蕩的房間,看著桌上放著我們的合照,我真的好痛苦」,在書寫的過程感覺到難過就讓情緒如其所是,然後再清除掉這張載滿苦樂的紙,可能用剪刀剪碎這張紙,或是用碎紙機碎掉,目的在抒寫的過程讓我們有機會接觸真實的情緒,再用清除的象徵意義,來斷捨這些痛苦,不逃避痛苦真實面對人生。

    【如何挽回決定離開的他?】情感講師:妳要過得充實快樂,但是仍然表示分手的遺憾 (本文經合作夥伴 問 8 健康新聞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陳彥竹諮商心理師】修戀人生系列:「劈腿」自救包──遇到感情背叛時的求生法則 )

  3. 2020年7月9日 · 警察執法時,持槍擊斃無辜民眾,或是軍人遵照上級命令「依法」鎮壓人民,這些狀況全世界層出不窮。本書作者的觀點認為,人民面對不公不義或已經傷害到自己的事情,就必須立刻反擊,這是「反抗的道德義務」。

  4. 2017年1月11日 · 首先,許多人讀了點正史就愛吐槽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根本不存在。 沒錯,不但不存在,現今考據的一說是關羽年紀可能大劉備一歲,這個可能性倒解釋了為何關羽如此心高氣傲、目中無人,他大概也是唯一敢與劉備大聲講話爭論的人。 再說張飛,他出身有錢人家,所以劉關張三人才有根基響應討伐黃巾賊。 張飛、關羽都是三國志中有智謀、有武勇的「萬人敵」等級猛將,查閱越多資料,說真的不得不佩服小說家筆下的三國演義 「桃園三結義」雖非事實,但實在是非常合理的一個橋段。 不然劉備一個賣草鞋的,要錢沒錢,要智力沒智力,要武力沒武力,關張兩人幾十年來到底為什麼要幫他賣命? 而答案很簡單,因為亂世中有一種情誼,叫作8+9。 這一天到晚寄人籬下、跪求收留的傢伙,為什麼就不會跟呂布一樣被酸?

  5. 2019年12月30日 · 1. 深呼吸. 首先找一個地方坐下來,雙腳著地,肩膀放鬆,盡量保證身體是挺直的。 然後做3到5分鐘的深呼吸。 為什麼要做深呼吸,目的是 讓我們的身體的肌肉可以放鬆下來,我們混雜的思緒可以平靜下來 。 有很多時候我們做深呼吸的方法都是不正確的,怎麼可以保證我們是正在做深呼吸,你在呼吸的時候可以把你的手放到你的肚子,就是你的肚臍的下方,如果你在吸氣的時候,你的肚子會像是一個脹氣的氣球,然後你再呼氣的時候,你的肚子會像漏了氣的氣球的話,你做深呼吸就是做對了。 2. 覺察情緒. 接下來你就可以問自己:「我最近關心、煩惱的問題是什麼,我對這個問題的感覺是怎麼樣的,是傷心生氣還是難過。 我們可以慢慢的去感知這個情緒,去感覺它在我身體的哪一個部位。

  6. 2016年5月4日 · 爆發力驚人的西北軍. 西北地區是馮玉祥的地盤,包括綏遠、陝西,後來又擴張到甘肅 (含青海、寧夏) 等省, 但在 1925 年當下,馮玉祥的主力仍在直隸,與奉、直、晉聯軍爆發南口大戰,兵敗後才撤 往綏遠重整,並向國民政府靠攏。 馮玉祥原本的國民軍有主力三個軍 (曾擴大到五個),但只有第一軍才是嫡系,二、三軍已被打殘,不是投靠其他勢力,就是被一軍消化掉。 馮玉祥西北軍的優勢是士氣高昂、攻擊力強,但資源十分有限,無法持久作戰。 馮玉祥後方的馬家軍此時力量較弱,是西北軍的附庸,後來才轉而依附國民政府。 更遠的新疆楊增新則是保持中立,沒有參戰。 危機四伏的中原地帶. 中原地區此時是吳佩孚的地盤,控制河南、湖北兩省,另有湖南趙恆惕作為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