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3月20日 · 著名的紀錄片無米樂》,描寫嘉南平原上四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樂天知命的故事片頭我們會看到崑濱伯大清早就來到田間的土地廟三炷清香朝天敬拜一串閩南語口白流暢而出敬奉玉皇大帝大天尊賜福在眾弟子平安幸福事業順遂五穀豐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合境平安。 這就是典型的華夏傳統。 宇宙觀、宗教觀、人生觀,盡在這短短的數十秒展示無遺。 崑濱伯在日本殖民時代讀初中,但即使這樣也無法消去根植在文化骨髓裡的舊傳統。 樂天知命是文化傳統中特別讓人讚美的質樸美德。 那不只是因為道德,也因為裡面的天道觀。 崑濱伯也許不知道什麼是天道觀,但在傳統廟會、戲曲、俗諺、說唱以及鄉里日常對話的過程裡,那些從天道觀衍生的情節,自然會形塑在這種環下成長的每個人的人生價值與信念。

  2. 2015年11月10日 · 當文創變成只是行商業之實,文化之名;假文創之名,就可以漫天喊價,但我們越來越看不到這些文創的底蘊到底是什麼? (本圖文為 25 度 c 的空白 授權刊載,粉絲專頁: 25 度 c 的空白 ,原文出處: 別再騙人了,沒有生活與智慧,哪來的甚麼文創?

  3. 2016年9月19日 · 答案絕對不是劉銘傳。 國府來台後,充斥著仇日、反日的情結,台北市堂堂「自來水博物館」隱藏著荒誕不經的謊言,刻意淡化日本人的努力,銜接莫名甚妙的清代巡撫,且至今仍不願還原歷史真相。 (責任編輯:林芮緹) 如果說台灣的自來水之父是劉銘傳,聽聞者會馬上從椅子上跌下來大概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台灣有自來水是什麼時候? 當然是日治時期!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許多國民黨兵都沒見過什麼叫自來水 ,甚至跑到五金行去買個水龍頭,回家往牆壁一挖裝上去,咦? 怎麼沒水? 乃去找五金行老闆理論,這不是笑話,是唸過一點二二八歷史的人都知道的史實。

  4. 2017年12月19日 · 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在16日晚間辭世享壽 96歲。 曾擔任總統府資政的鍾老終身致力於推廣本土文學和客家文化他在1960年代於聯合報副刊連載的長篇小說魯冰花》,更兩度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同名主題曲至今為大街小巷傳唱對於他的辭世總統蔡英文在 臉書 上發文提到鍾肇政的努力是台灣人的記憶他在戰後時期為了台灣作家面臨到語言轉換的困難就發起了文友通訊」,讓這些作家不會感到孤獨行政院長蘇貞昌稍早前往悼念時也說鍾老從國民黨一黨專政高壓統治的時候就挺身而出親身參與台灣民主過程對台灣功不可沒。 過去曾經有網友在 PTT 上問卦,在琦君、周夢蝶、陳冠學和余光中等文學大師紛紛逝世後,台灣文學界現在的霸主是誰呢? 這個答案沒有唯一,但他們對台灣的付出,卻深烙在台灣人心中。

  5. 2020年8月3日 ·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從鄉愁到臉男的懺悔與救贖 〉。 首圖來源:翻攝自 YouTube 。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宮崎駿的系列作品常常令人津津樂道、感動於心,其中《龍貓》、《神隱少女》更是高討論度的作品之二。 為什麼宮崎駿能創作出這些故事,它們與宮崎駿的生命有什麼關聯,一起來看這篇作者的分析。 (責任編輯:連柏翰) 電影《神隱少女》。 圖片來源:翻攝自 YouTube 。 文/許全義. 這二十年來,我所遇到的高中生幾乎都看過宮崎駿的動畫。 不只是一部,而且幾乎是全面性的每部都看過。 他似乎不只是日本的,也是台灣的國民作家。 他何以有如此魅力?

  6. 2018年5月7日 · 已故民進黨立委盧修一辭世20年即將出版的紀念專書收錄400多張圖片要以影像書講盧修一和他的時代爭取民主改革的故事書中也呈現當今活躍政壇的政治人物20年前的樣貌為人津津樂道

  7. 2020年5月19日 · 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 16日晚間辭世享壽96歲。 他的離開,也象徵著「跨越語言的一代」將近謝幕。 1950年代的台灣文學界能馬上用北京話創作的人寥寥無幾,鍾肇政便是其中之一,更是大河小說的開山始祖,他筆下的中篇小說《魯冰花》至今仍為人所傳唱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