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Garmin 工程師:熱情生活、精悍工作. 13 六月, 2018. 有時候,名片以外的精彩生活,比遞上名片的專業形象更讓人嚮往。 無論名片上掛的是 CEO 還是名牌企業,現在的人們已經不滿足於「生活只剩下工作」。 什麼是生活? 眼前這位西裝筆挺的男人來說,生活是讓時間能均衡地充實工作與休閒娛樂,上班時精準地爆發能量,下班以後,他奔放於陽光、大海、魚群。 Leon 是一位爸爸、 Garmin 的工程師,同時,他也是一位潛水教練。 身為斜槓青年,Leon 不斷地深化自己工作與休閒興趣的專業,斜槓生活成為一項生存態度,橫向多元發展,以自身優勢與愛好出發、練就多種領域的專業,更游刃有餘的穿梭於生活與工作間。 SLASH! 人生 有多廣自己去發現.

  2.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快速了解一下什麼是HRV。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心臟跳動過程中,其實並不會像節拍器一樣規律地跳,而是根據自主神經 (Autonomic Nerve)控制而走著某種不規律的節奏跳動著。 一次完整的心臟跳動,在心電圖下分為PQRST波五個階段,而每個R波之間的時間間隔,再取其變異數,則就是我們所稱的HRV (心律變異度),當每個R波的時間間隔波動較大時,則HRV數值較大,而每個R波的時間間隔波動小 (可以理解成每次跳動較規律),則HRV數值就會比較小。

    • 姜基榮1
    • 姜基榮2
    • 姜基榮3
    • 姜基榮4
    • 姜基榮5
  3. 19 四月, 2021. (圖/文: 黃慶旻Josh) 在「身為跑者,來認識跑步動作的週期吧! 」文中提到,擺動(swing phase or flight phase)與支撐(stance phase or support phase)是跑步動作學習首要關鍵。 在這擺動與支撐的週期裡,讓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如何運用身體產生位移、對地面出力、甚至是出現短暫的騰空。 於是我們經常聽到「Toe Off」或者「Push Off」,來說明身體位移與騰空的過程中的狀態。 然而論及速度與衝刺,運動科學界裡會以三關節伸展「Triple Extension」強調髖-膝-踝三個關節對地面做出同時伸展的動作的重. 要,得以創造更多力量給予地板。 三關節伸展「Triple Extension」圖.

  4. 這篇文章討論的肌力訓練內容是以強化越野跑項目的運動能力所規劃的,不會再去深入探討站姿體態等結構性問題、肌肉啟動技術 (Muscle Activation Technique, 例如Redcord)和肌力平衡等問題,不是說這些訓練或問題不重要,這些東西太重要了! 而且非常基礎。 如果我們的站姿體態不平衡 (例如上交叉症候群),再加上負重或是高衝擊的訓練那脊椎一定是會完蛋的。 這些與復健和物理治療相關的訓練內容是很重要且廣泛的學問,在此就不多作介紹囉 (不然就要寫到天涯海角了)。 2. 一定要負重嗎? 隨著我們的運動強度增加,漸進式增加重量的肌力訓練是提高我們肌肉與神經連結、力量和骨骼強度的關鍵!

    • 姜基榮1
    • 姜基榮2
    • 姜基榮3
    • 姜基榮4
    • 姜基榮5
  5. Erg Mode真的是訓練良藥嗎? 隨著功率的普及,加上不少室內騎乘APP都以功率作為優先依據,智慧型訓練台除了功率之外,更提供了Erg模式。 Erg模式下騎乘者無論是在哪個迴轉RPM,智慧型訓練台都會去調整阻力確保騎士維持在目標功率當中,也就是說若今天有一個180Watts 20分鐘的巡航訓練,騎士無論是用了哪個檔位、迴轉速,只要順練騎完都是完成了目標強度。 可以發現在Erg Mode即便踩踏轉速驟降,智慧訓練台仍然可以控制阻力讓功率維持在目標區間. 這樣的模式對於入門騎士在不了解配速、強度控制或是課表邏輯下,確實是非常強大的幫助,可以在訓練中不必花費太多心思就完成,不過這樣的騎乘模式下,可能會讓騎士喪失本身對於功率調節的能力,甚至就像我們在先前「 單車爬坡訓練只能在爬坡練嗎?

    • 姜基榮1
    • 姜基榮2
    • 姜基榮3
    • 姜基榮4
    • 姜基榮5
  6. Garmin手錶的數據欄中 訓練負荷 是評估身體情況的重要指標,訓練負荷是 對你過去7天訓練量的測量結果 。 手錶不只有記錄你當下的表現情況的,它同時比較當週的訓練負荷與長期的訓練負荷相,並結合你的體能狀態 (最大攝氧量), 進而顯示此負荷是否在最佳範圍內。 訓練負荷是如何測得呢? 訓練負荷 來自於我們的 心率,並結合先前的平均運動表現 。 如果你本次運動過程中,心率會逐漸上升,當上升的速度超過以往時,說明身體狀態不佳,或者超負荷的訓練階段,這時候的訓練負荷指數會增加不少。 相較於日常活動,運動需要消耗更多的體能和氧氣等,這時候身體就需要額外的恢復時間來讓身體恢復到正常狀態,所以當訓練負荷增加,運動表現越差,所需要的休息時間也就越長。

  7. 2021年6月25日 · 那要如何有效率、具功能性和邏輯的規劃越野跑上坡訓練呢? 筆者今天分享一個經典的課表,這是基乎所有上坡能力頂尖的越野跑者都在做的訓練,筆者就稱之為「登山王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