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2日 · 「如果你追求的是偉大,你就要完善、培養公司的企業性格。 」黃仁勳認為,一間偉大的公司,不是出自智力,而是來自性格;性格不是靠聰明絕頂的人塑造出來的,而必須是經過磨難的人。 作為一家在AI和圖形處理器(GPU)領先的公司,Nvidia在科技產業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然而,今天的成就並非一蹴可幾,而是來自於他與團隊的不懈努力和堅韌精神。 回顧Nvidia在創業初期,曾面臨幾乎破產的危機,黃仁勳不得不裁員,重新思考公司的發展方向。 他的成功並非來自於天賦和運氣,這段艱難的歷程讓他更加堅韌,也讓他更加明白成功背後的辛苦和付出。 團隊運作第一,不做1對1面談. 談到Nvidia的企業文化,他形容是「充滿主動」的團隊運作模式。

  2. 2019年9月18日 · 商周頭條 2019.09.19. 這是場最寫實的轉型啟示錄,主角,是投資銀行教父,也是台灣南山人壽的董事長英宗。. 9月17日,金管會發布公告。. 「南山人壽董事長君應負決策失當,未善盡督導南山人壽辦理「境界成就計畫專案」之責,嚴重影響保戶權益及 ...

  3. 1997年7月24日 · 總輝是統一集團的「最愛」,主要是因為在總輝主掌的九年來,統一證券的經營績效優異,不但據點迅速擴張,各項業務也都在同業中表現不俗;而說他是統一的「痛苦」,則是因為他具爭議性的行事風格,以及涉嫌內線交易的官司,使得統一證券飽受員工與外界的批評。 對於外界的褒貶,總輝從來未向媒體完整說出他的看法。 在最近接受本刊記者專訪中,對於自己在統一集團的九年生涯中,以及麾下部分員工的批評,做了相當完整的回應。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登入 立即看. 馬上訂閱→. 二十三歲當總經理,三十五歲身價百億. 商周線上讀,收錄台灣《商業周刊》雜誌歷年報導文章,包括第一桶金、金磚四國、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成功者的筆記本、台灣哥倫布、新零售、新製造、新物種等領先觀念,記錄台灣與世界二十年來的趨勢改變。

  4. 2020年1月16日 · 「你們要各自努力啊,很多人都在挖她的! 」翁明正回說。 畢竟,當年他挖角曹慧姝,三顧茅廬,花了三年才成功。 身高約一百五十公分的曹慧姝,站在公司裡各一級主管間,永遠是最嬌小的那位;今年六月,她加入凱基銀行,搖身變成「老男人」掌權的台資銀行裡,最年輕的女總經理,年薪估計破千萬元。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登入 立即看. 馬上訂閱→. 閱讀本文. 5G天價競標失控的根源:標不下來就關門! 英國公司降身價也要嫁 這間台廠憑什麼? 商周線上讀,收錄台灣《商業周刊》雜誌歷年報導文章,包括第一桶金、金磚四國、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成功者的筆記本、台灣哥倫布、新零售、新製造、新物種等領先觀念,記錄台灣與世界二十年來的趨勢改變。

  5. 2024年2月18日 · 2024.02.18. 繼禁用塑膠袋、塑膠吸管之後,減塑相關法規開始延伸到網購的包裝減量。 隨著各大品牌及電商平台紛紛以行動支持永續減塑的理念循環包裝的新創公司配客嘉PackAge+創辦人暨執行長葉德偉指出,「改變消費者習慣才能打通包材減量的最後一哩路! 身為台灣循環包裝的先驅,配客嘉從一開始的乏人問津,一路走到永續蔚為風潮,看盡企業和消費者的心態轉變。 葉德偉過去曾是電商賣家,因為在出貨過程中深感包裝造成的消耗與浪費,因而在2019創立配客嘉,希望用可回收的循環包材取代一次性的包材垃圾。 然而「包材回收再利用」的概念聽起來簡單,推動起來卻極為不易,需要從零開始,建立「讓消費者到歸還點回收包材」的全新循環模式,因此在一開始向品牌業者和電商通路推廣時困難重重。

  6. 2023年8月11日 · 葉德偉表示臺灣在推動循環機制有3項優勢首先是電商消費量夠大是全球第7大體系其次是連鎖餐飲與商店的密度很高方便設置歸還點最後是消費者的永續意識較高較能接受新模式。 配客嘉的計畫並不止步於此,近年更從消費端跨進企業端,積極與科技業討論廠區內的運送包材加入循環機制,持續深化循環概念,建立跨域整合的共好模式。 配客嘉持續研發改良,並配合不同使用情境與體積,製作買、賣家都能方便使用的包材。 圖/陳禹豪攝影. 小兵立大功 黑水虻串起農業全循環. 吃到飽、過年過節吃大餐的飲食習慣深入人心,剩食與廚餘問題一直為人詬病;根據環保署統計,一年約產生49萬公噸的廚餘,造成環境負擔。 過往,廚餘主要以養豬、發酵做成堆肥、送入焚化爐及掩埋場等方式去化。 不過,這些方式有疫病、惡臭與耗電等負面影響。

  7. 2022年2月7日 · 聯強集團總裁書伍。 (來源:聯強國際提供) 撰文者:書伍/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獨立觀點 2022.02.08. 摘要. 1.企業選擇人才培育時,常從外顯的學歷、工作經驗等角度判斷,但能成為優秀領導人的關鍵能力是下列3項。 2.第一項是涉務性,一個人要習慣去了解自己所接觸到的各項事務;第二項是與人互動,會傾聽、也能和他人交換意見;第三項是自律性,能夠要求自己完成事項。 所謂的人才,是要去管理他人的人,要能夠吸收「日月精華」,再不斷展延、產生效益。 如果樣樣東西都要人家教,就不能算是人才。 尤其,很多年紀輕輕就成為菁英分子的人,往往到後來都無法成為真正優秀的領導人。 有一句話叫做「小時侯胖不是胖」,依照我的觀察,很多所謂的「青年才俊」,最後往往都無法成為真正優秀的領導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