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managertoday.com.tw › english › vocabulary障礙|obstacle|經理人

    2020年6月2日 · 2020-06-02. 內容提供 《單字王》 障礙|obstacle.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obstacle 可以指實質的路障障礙物障礙賽的英文就是 obstacle race,也可以指完成某件事會面臨的阻礙、困難等。 例句: The rescuers overcame all the obstacles and brought the victims to a safer place. 救援者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將受難者帶往安全的地方。 內容提供/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單字王》粉絲專頁. 訂閱經理人Google News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追蹤我們.

    • 技術到位、洞察趨勢,用實力和真誠贏得信任
    • 勇於挑戰陌生領域,每一個困難都是學習
    • 密集「一對一溝通」,傳承企業核心價值

    Q:創業第一年就賺錢?

    A:我研究所專攻高分子材料(macromolecule),也就是複合材料,當時真的很有興趣,讀得非常透徹,也有了創業的想法。畢業後工作兩年,就在 1992 年創立「上偉企業社」(上緯企業前身),生產環保、高效能的耐腐蝕材料。 那時候台塑有一個溶劑,找不到容器裝,金屬也沒辦法,台灣沒這方面的技術。我就去提案、實驗,讓我的複合材料可以裝強酸鹼,他們也嚇一跳,說這麼難的東西你也能做出來。因為技術受肯定,我們第一年就獲利了。 創業初期,要攻進客戶的平台很難,我除了介紹一般性產品之外,也會直接去攻堅客戶最難的那一塊,有點類似你想攻一個山頭,碰到很多技術障礙,但是你直接拉繩上峭壁。把客戶沒辦法處理的事情解決掉,這招非常有效。

    Q:站穩腳步後,如何快速成長?

    A:我分成 4 個階段來看。第一個階段是 1992 年~1999 年,當時產品只有環保耐蝕樹脂;2000 年開始是地理擴張,以前只有台灣,後來進入東南亞、中國,年營收從 2 億大概做到 10 幾億;2009 年成長到 30 幾億,之後改成產品擴張策略,增加了風電葉片樹脂,2015 年達到第一個高峰,做到 96 億。 第 4 個階段是 2015 年之後,我們在風電葉片樹脂站穩了,發現碳纖維複材是趨勢,就找台塑合作,成立上偉(江蘇)碳纖複合材料公司,我們現在占 83.89%、台塑占 16.11%,結合台塑有碳纖維來源、上緯有配方技術的優勢,去年營收就做到 17 億。

    Q:如何研判商機和趨勢?

    A:當然平時會 study,高分子是我的本業,很多是靠自己對技術的判斷。另一個是創業以後,產品外銷到歐洲、中東,都是我自己跑的,會遇到很多人,我有一個能力是,把人家講的話聽到重點、記在心上。 還有,我對於趨勢掌握度滿高的,也有第六感,看上了就是看上了,背後靠著是長期專業判斷。以前我會在致股東書上,把未來走向寫出來,結果競爭對手拿去當「聖經」,後來只好寫得很模糊。

    Q:投入開發離岸風電的始末?

    A:上緯從 2005 年開始,在風電葉片材料就做得很好,隨著法規開始跟進,我也看到這波綠能趨勢,就在想投入離岸風場開發的可能性。2009 年,政府頒發〈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其中有「離岸風力發電示範獎勵辦法」,等於有了一個依據。 那時候我們資本額只有 8 億左右,做兩座示範風機,預估要 16 億,而且這件事沒人做過,遇到多少挑戰也不知道。2011 年,我就一個人騎腳踏車環島 12 天,思考到底要不要做這件事。這跟開發風電很像,所有人都不看好,很孤獨,一定要有耐力戰。 回來之後,我堅持要做。董事會說,要完成兩件事,一個是通過環境影響評估,一個是拿到政府示範補助辦法,我都做到了。

    Q:過程中都在處理複雜又陌生的問題?

    A:這裡面真的太多困難,我在新書《逆風而行向陽而生》裡面,交代的搞不好不到 20%。光是預算,就從本來的 16 億,暴增到 20 億,最後是 40 幾億。其中翻樁(把重達 800 噸的基樁,從水平狀態翻到垂直狀態,才能在海上打樁)失敗,就多花了 20 億,一天 1200 萬在燒,一拖就是一個月。 首先要處理人的問題,當時操船的是丹麥公司,負責翻樁器材是上海正華,但中國人不太遵守 SOP(標準作業程序),他們天天吵架。翻樁失敗時,甚至要發生人命衝突,還好我事先考了 3 個牌照,才能登船去安撫團隊。 接著,我們拚了命在亞洲地區找浮吊船,協助完成翻樁,問了新加坡、香港都沒有;韓國找到一個,又不能遠洋。好不容易找到浮吊船,又沒有吊 800 噸基樁的繩索,因為這種繩索是訂製品;在丹麥找到後,開始安排貨櫃,航空公司又說太重,不敢載,等於這條路又不通。 最後,我想到以前認識天津中海油(中國海洋石油公司),真的是死馬當活馬醫,沒想到他們願意幫忙,借出工程專用繩索。誰知道,海關說,繩索是安全器材,要先證明是安全的才能進台灣,建議我們「剪一段」做實驗,證明繩索確實可以承受 800 噸。問題是,繩索剪...

    Q:遇到挫折,沒想過放棄算了?

    A:應該說,這整個歷程困難不斷。挫折是你沒辦法克服它,才叫挫折。事實上,有太多事件都應該是挫折,只是說我當下透過努力不放棄,把它化危為安。真的太多了,只要半夜電話響,就不曉得又出什麼事了,那個心境感覺像《老人與海》裡的那句話,

    Q:結束離岸風場事業,回歸本業的規畫?

    A:過去上緯大部分的發展,都是靠我自己對業界的判斷,現階段看起來還算正確。未來,我要將我這部分的能力,轉到底下的人。 現在我成立策略併購小組,也執行員工個人發展計畫(IDP),一級幹部都要念 EMBA,費用公司承擔,這些是外界知識的部分。更重要的是,我每周都會跟幹部 one on one(一對一)溝通,一次大概半小時,沒有設定議程,就是觀念溝通,看他遇到什麼問題,例如說他有個決策百思不得其解,來跟我討論。 這個效果很大,以前我剛提出 2025 年營收要做到 300 億元,他們都不相信,現在團隊就相信了,因為裡面一些細節不是隨便提的,我是有依據的。例如說上緯切成三塊,新材料每年要增長 12.5%;第二個碳纖維要做到 100 億,錢從哪裡來,我會細部探討;然後 M&A(企業併購)我要有 100 億,這部分我要怎麼做,也跟他們講。

    Q:如何讓員工相信願景是可行的?

    A:第一個要評估自己的能力,有多少能力喊多少事。過去這十年,我們都跟大公司交易,總是會學到大公司的做事方法和眉角。 當有過這種經驗,你提出願景,是比較面面俱到的,細節都會被考量到,之後再不斷地跟員工溝通。我會先丟出一個 open topic(開放議題),他會來問我為什麼。如果你不跟他講,他可能認為可行性不大;但你跟他講,他就會去判斷。

    Q:如何將信任、信譽這些抽象特質,傳達給部屬?

    A:應該是像張忠謀說的,公司競爭到最後是公司文化的競爭。公司文化的形成,是領導者個人的判斷價值,內化成管理,包含對內、對外。對內就是對員工、股東很誠信,或是你做事情很嚴謹;對外是對供應商、客戶也是一樣原則。我都會跟員工說明我為什麼這樣決策,判斷基準就是公司價值。 我們的企業文化圍繞在品質、誠信、創新、勤儉,前兩年我們有個活動,叫做公司文化落地。所謂的落地,就是一項一項談,我會舉很多例子說明公司的價值,先定義,由員工研讀、提意見,再做總結。 例如,品質是什麼意思,我會告訴員工,「品」是三個口,要讓大部分客戶都說你不錯;這中間又包含產品和人的品質,我認為人品非常重要,比如你對下、對上、對客戶要展現什麼樣的行為準則。「質」的意思,就是斤斤計較,不能因為事情小就不理,我會給非常多案例,讓他們讀。 今年我們開始做員工文化認同的評分,做這個絕對不是假象,我最討厭沒效率的事情,只要做就要做很到位。

  2. 2023年11月17日 · 蔡英文對王金平」,以及蔡英文對洪秀柱的兩個對比式民調中可以發現蔡對王蔡英文的支持度會比蔡對洪時低但王金平的支持度沒有變高反而變低是不投的人變多了。 這代表什麼呢?為什麼王金平出來,不投的人會變多?

  3. www.managertoday.com.tw › english › vocabulary瓶頸|obstacle|經理人

    2016年11月17日 · 2016-11-17. 內容提供 EZ TALK編輯部. 瓶頸|obstacle.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在中文中我們常會用瓶頸來表示遇到了障礙以致於事情進展得不順利在英文中可用obstacle來表示阻礙事情發展的東西也就是障礙物之意。 其同義字有barrier、hindrance、impediment等。 另外,像bottleneck這個單字,雖然中文被譯作「瓶頸」,但大多數都是用來表示交通流量的瓶頸。 例句: 1.There are many obstacles on the road to success.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充滿了很多瓶頸。

  4. 2010年4月20日 · 要跨越溝通的障礙一定要由高階領導者帶頭改變因為只有透過溝通才能讓一支上萬人的軍隊往同一個方向邁進。 傑克‧威爾許:花70%時間做組織溝通

  5. 2018年10月15日 · 黑天鵝效應一書指出所謂黑天鵝是指看似極不可能發生的事卻發生了而且事前不能預測卻會造成強大衝擊可能帶來正面或是負面影響。 該書作者納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認為,雖然黑天鵝無法預防,我們能做的,就是減少暴露在負面黑天鵝的機率。 塔雷伯提出的解方,就是「 反脆弱 」(antifragile)。 舉例來說,花瓶一旦摔碎,即使造成損壞的動作已經停止,花瓶也不會自行修復。 因此,愈脆弱事物,一旦遭到毀壞,基本上會永遠處於損壞的狀態。 而反脆弱是,即使處於最糟的情況,仍不會受到傷害,反而更強大 ,像是生物的演化法則。 極端保守+極端冒險,槓桿身邊的資源分配. 如何提升我們反脆弱的特質? 可採用「 槓鈴策略 」(barbell strategy)。

  6. 2013年4月2日 · 2013-04-02. 整理 陳書榕. 要有好人緣先破解這3種溝通障礙!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我一定是對的! 」「我沒什麼好說的。 」在與別人對話溝通的時候,這些話語時常不經意地脫口而出。 這類較為負面的溝通態度,往往會變成與他人溝通上的絆腳石,關起別人與你對話的大門,要杜絕這些障礙,唐‧蓋柏(Don Gabor)在《第一次聊天不冷場》中提供破解的心法與改變溝通的方式,不僅能夠增進自己在談話時的自信,也能保護彼此交情不受到傷害。 溝通障礙1:「你完全沒搞清楚重點。 破解方法:保留對對方的評論,聽聽不同見解。 「這是我聽過最荒謬的說法。 」「你完全搞不清楚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