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30日 · 今年航海王獲利大爆發市場紛紛猜測貨櫃三雄的年終獎金數字其中長榮海運今日揭曉為40 個月」,不少員工一早看到戶頭進帳第一個反應就是從來沒看到這麼多錢」,看來長榮航運今年不僅業績改寫新高就連年終獎金也改寫天價紀錄

  2. 2015年2月1日 · 步驟1:掌握大方向,先看營業收入。 步驟2:把營業收入拆成「變動成本」和「毛利」兩個部分。 這裡所謂「變動成本」,顧名思義就是指會隨著營業收入變動,當營業收入增加為兩倍時,變動成本便提升為兩倍,呈現等比例連動。 包括材料費、外包費等等。 「毛利」是真正進入公司的營業收入,意義遠比營業收入還要重要,將營業收入扣除變動成本之後,剩餘的金額就是毛利。 許多產業消息常見的「毛利率」,指的是毛利占營業收入的比率。 一般來說,服務業者像是牙醫診所、美容院,毛利率可達70%至90%;進貨並販售產品為主的零售商毛利率約在20%至50%;批發業的毛利多半低於20%。 步驟3:毛利-固定成本=營業利益。 「固定成本」是不會隨著營業收入變動而變動的成本,包括店面租金、機械設備租金、人事費等等。

    • 淨利率是什麼,和毛利有什麼差別?呈現公司賺錢的能力
    • 想計算毛利率、淨利率、營業利益率,先看損益表
    • 損益表 3 大關鍵數字: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

    千萬別忘了考慮稅額!當「毛利」扣除「營業費用」,便能得到「營業淨利」(稅前淨利)。但營業淨利,依然不是公司最終的獲利,因為別忘了政府還會向公司課稅, 用營業淨利再扣除稅額之後,才能夠找到一間公司的「淨利」(稅後淨利) ,也就是這間公司到底有沒有賺錢的終極指標。

    一份完整的財報當中,包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以及股東權益表。損益表是從企業賣出商品或服務得來的收入開始計算,一步一步扣除相關費用,最終得出公司正在賺錢還是賠錢。 賺錢與否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領導者可從中了解自己付出的成本,細部思考每項成本支出的必要性,確保營收扣除成本後,能帶來足夠利潤。如果公司營收大幅成長,獲利卻沒有同步提升,就應該回頭檢視這些支出的成本。

    在損益表當中,有哪些數字是需要留意的呢?首先,我們可以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出發。 營業收入通常會簡稱為「營收」,也就是公司賣出的所有商品和服務金額。舉例來說,這個月賣出了 100 件衣服,每件售價是 1,000 元,那麼這個月的營收就是 10 萬元(=100件x每件1,000元)。 因此,賣出愈多,或是單價愈高的商品,就能創造出更高的營收。但要留意,營收愈高不代表你一定能取得更高的獲利,這是因為在製造商品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成本,稱為「營業成本」(銷貨成本)。 營業成本的定義,是製作這項商品時直接會花到的錢 ,像是製作衣服的布料、染料,或運送這些原料的費用。所以想要提高利潤,除了從營收著手之外,降低營業成本也是方法之一。 那營業費用又是什麼呢?一間公司之所以能繼續營運, 除了直接成本...

    • 股本降低後,EPS 提高。假設年度獲利 $100,用減資前的股本 $900,換算每股面值 $10 後的股數是 90 股,EPS(每股盈餘)是 $1.11,減資 $800 後,股東收到每股 $8.89(=$800÷90股)的現金,且股份降至 10 股,同樣是年度獲利 $100,則 EPS 高達 $10(=$100÷10股)。
    • 股數減少,股價上漲。再假設減資前,公司每股股價 $20,減資後,依法每股股價會調升至 $100,但是,減資前後,股東財富不變,說明如下圖表2。減資當下,股價上漲,看似利多,但後續股價的漲跌,還是要回歸企業營運面了。
    • 弭平虧損,美化報表。情況2.減資彌補虧損 ,此因公司帳面上有大額累計虧損,通常為美化財務報表,故透過減資來弭平累計虧損,如圖表3。減資彌補虧損對個人股東影響不大,但對公司股東來說,子公司和母公司都可以拿虧損抵減所得,少繳稅。
    • 現金減資,個人股東免稅。回到法人股東及個人股東的所得稅而言,同樣是給股東錢,現金減資,在稅法上算是股東原投資的收回,沒有所得的問題,股東不用繳稅。
  3. 2016年6月7日 · 會計師郭榮芳在 《賺錢的邏輯你懂了! 》 書中針對如何閱讀損益表,提出了以下建議: 1. 從最大的數字看起. 相對於「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與「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來說,「損益表」是比較簡單的財報,它表達的就是「收入-成本費用=利潤」。 實際的表單上也是這樣呈現:最上方的數字是「營收」,然後一行一行減去「成本」及「費用」,最底下一行就是最終的「利潤」。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資料來源: 《賺錢的邏輯你懂了! 》 ,大寫出版; 《操盤人教你看財務報表》 ,Smart智富文化出版. 因此,在閱讀損益表時,掌握大數法則的意思就是:從最大的數字(營業收入)看起。

  4. 2022年7月14日 · 資誠審計服務部營運長徐聖忠去(2021)年接受《經理人月刊》專訪時,曾從 4 大方面解讀企業上市上櫃的效益:. 企業為何要上市、上櫃?. 資誠:從 4 面向解讀背後原因. 上市上櫃是公開向大眾募集資金,方便公司營運,但兩者在申請條件上有些不同 ...

  5. 2019年3月13日 · 經理人月刊. 財務報表怎麼做老闆才一看就懂? 不符這 3 原則的數字別放!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財會同仁經常為了編報表而忙碌,財務數字能夠反映經營成果,更是決策的重要依據。 不過, 報表要怎麼做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既能讓主管耐心閱讀、抓到重點,又能讓財會同仁不必老闆一開口,就得從頭多做一種報表,造成報表滿天飛? 報表揭露數字 3 判準:完整、有意義、被重視. 我通常把報表分成 3 種,以下分別說明這些報表的優劣,同時提醒如何製作出有意義的管理報表。 點式報表:回應主管需求,問一答一的數字,出錯機率較高。 揭露的數字通常來自於應對主管的 Q&A,問一答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