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6日 ·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是這屆立法院會期首波提出草案的立委,在進入政壇前,是20年經驗的婦產科醫師。 她提到,自己接觸的許多人工生殖求診者,是忙於工作、或者還未找到合適的配偶,故暫時沒有結婚計畫的單身女性,「她們會認為適合結婚的年齡沒有設限,但適合生小孩的年齡就有限制,希望可以保留自己年輕力壯時期的健康卵子,所以來凍卵。 」然而現行法律限制導致,凍卵後的女性若不找到一位男性結婚,就會終生無法將自己的卵子解凍製成胚胎,她認為相當不合理,因此力倡要優先開放單身女性人工生殖。 此外,2019年同性婚姻合法後,也促使社會討論《人工生殖法》中的「夫妻」兩字是否應該擴大解釋為「配偶」,平等對待同志家庭。 尤其女同志伴侶,只要借精即可進行人工生殖,程序並不複雜。

  2. 為什麼? 「因為我爸是用母語告訴大家『不准講母語』,他被直接打暈,倒在旁邊沒人理,最後自己慢慢爬起來。 這種被歧視的經驗,或強烈或隱微,幾乎每個原住民都有過。 還好,Ciwang從小在部落長大,被家族保護得很好。 即便她小學進城到花蓮市讀書,下課就被接回部落。 從被叫「番仔」開始,討厭當原住民. 太魯閣學青會每週固定聚會,學母語、唱傳統歌謠,是都原青年的重要支持力量。 (攝影/許𦱀倩) 由於爺爺是虔誠的傳道人,Ciwang對童年記憶最深的,是每週日早上前去禮拜的快樂時光。 「麵包車跟菜車都剛好在禮拜的時間經過部落,我們擠在菜車旁邊吵,吵到奶奶受不了、從教會走出來買養樂多給我們喝。 」在Ciwang記憶裡,族人聚在一起烤肉,但重點不是吃多少肉、而是「在一起的感覺」。

  3. 有受難者家屬稱陳桑是「開啟她尋根之門的那把金鑰」,她回憶首度在部落格上讀到陳英泰記錄父親獄中生活點滴時,激動又忐忑地首度給素未謀面的人留言,不到幾小時,便收到陳英泰來電,她方得以陸續探知多年來都不知細節的,父親當年繫獄情景。

    • 陳菁徽1
    • 陳菁徽2
    • 陳菁徽3
    • 陳菁徽4
    • 陳菁徽5
  4. 2024年3月14日 · 回顧318運動(又稱太陽花學運)期間,最大規模警民流血衝突,出現在2014年3月23日晚間到24日凌晨,鎮暴警察強制驅離行政院內靜坐抗爭群眾,揮擊棍棒、盾牌,出動水炮車,造成309人受傷,有人被打到昏迷送醫,並衍生多起纏訟8年、10年才定讞的司法 ...

  5. 2018年8月15日 · 但即使訴訟進行多年,最初她根本不認為自己是個受害者;直到2013年,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保中站上法庭證人台,從保中密密麻麻的投影片中,她才看見自己身上的疾病。

    • 陳菁徽1
    • 陳菁徽2
    • 陳菁徽3
    • 陳菁徽4
    • 陳菁徽5
  6. 王墨林認為,「那個文化潮流是包攝在整個運動論述之下,通過運動才產生新時代的文化形象。. 在《拾月》先前,1983年的10月, 界仁 即在「增額立法委員改選」的政治敏感時刻,串聯發動 《機能喪失第三號》 的行動藝術,在西門町街頭嘶吼、吶喊,偷襲 ...

  7. 2019年5月16日 · 2019年5月17日,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 在大法官端出 釋字第748號解釋 即將屆滿兩年前夕,立法院院會在今天下午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賦予同志伴侶得以結婚的法律依據。 其中關鍵的第4條條文,明定「同志伴侶可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以多數通過時,在青島東路現場的同婚支持群眾爆出如雷掌聲,現場3萬多人,不少伴侶相擁而泣。 此法將自一週後的5月24日施行。 《BBC》 、 《CNN》 、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 《衛報》(The Guardian) 都在第一時間,在網站上發布「台灣通過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法」的新聞,而《彭博社》(Bloomberg)更以 「台灣總統贏得里程碑的同性婚姻投票」 為題,肯定台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