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勞保借款 相關

    廣告
  2. 信用小白、申貸退件、額度過低免煩惱!專業信貸規劃,送件前免收費,超過28,000個家庭成功核貸. 1對1諮詢,媒合60家銀行,幫助申貸人有效率的過件,工作滿3個月x有薪轉x有扣繳,3選1即可貸!

搜尋結果

  1. 2015年3月4日 · 比起重大傷病卡、身障證明這些社福,勞保可以給病人立即性的「金錢支持」; 但現實是,我發現很多人其實不知道有這個 勞保給付可以申請。 (其實我也是那個很多人之一……

    • 年金制度基本概念
    • 台灣的年金制度有什麼問題?
    • 年金改革爭議及年金改革草案說明
    • 結論

    一、隨收隨付制(Pay-as-you-go) 隨收隨付制從歐洲那邊開始的制度,精神是這世代的人繳費去運用在上世代人的年金支出 也就是說所有的年金支出的經費來源都是來自於當代人口,因為世代會交替,人口如果維持穩定的發展,這制度基本上能讓基金永續的。 有些國家在年金改革的過程中,有發現因為平均餘命拉長以及人口結構改變等問題,會讓這制度的基金產生破產危機,因此設置了準備金,概念就是假設正在領取年金的世代因為各項因素導致基金無法支應時,還有編列的準備金可以去支應所需要的年金支出。 發展起步較早且制度較完善的德國,就是使用隨收隨付制的概念在進行,德國有規劃了基金準備金,預防年金忽然崩盤,但準備的金額只足夠支付1-2期基金所需,也不是常態的準備全額準備金。 台灣的年金基金使用制度上是學習歐洲走隨收隨付制...

    一、18%存續的問題 前面有提到公教人員的退撫制度是在民國84年以後所成立的,因此可以分為4類公務員: 1.已退休無新制者 2.已退休有新舊年資者 3.現職有新舊年資者 4.現職無舊年資者 其中以第1類,在民國84年以前就退休的公務員而言,因為他們退休給付全部都為恩給制 因為政府對公教人員附有完全給付責任,所以18%優存帳戶就是他們的退休給付來源 這也是其中一個反對改革18%族群的最主要訴求依據… 第2類跟第3類的公務員而言,因為併有民國84年以前的年資 然而18%優存帳戶是屬於恩給制,因此第2類跟第3類公教人員退休時 除了「保險」+「退休金」外,還可以多領18%的利息補貼.. 部份高階公務員的實際所得替代率在加種之後可能高於或接近100% 這些是台面上例如來西之類的抗爭者所不敢提及的部份…...

    一、優惠存款18%的存廢 對於前面提到的4類公務員而言,第1類的公務員因為國家跟他們之間的特別權利義務關係 因此貿然廢掉18%,也就是毀棄當時的給付責任,因此必須有替代方案… 而對於第2類跟第3類的公務員而言呢,因為18%是屬於恩給制的年金 確實他們的公務生涯中實際有經歷過那些歲月,且當時政府確實有承諾完全給付。 因此,政府貿然將這18%取消,確實會有違反信賴保護原則的疑慮,但因為這些公務員也是有退撫新制的年金,同時可以領取到退撫新制的退休給付,政府並不是毀棄所謂的給付責任。因此似乎在折衷或是妥協之下,這次年金改革中決定訂定最低給付水準,未來低於給付水準的不受影響,高於水準的則是降低整體所得替代率,讓18%逐年減少並走入歷史.. 就我看來,這次訂定的年金給付地板,就是為了第1類的公務員而訂定...

    綜合上面說的,其實年金改革所牽扯到的問題層面很多,不是簡單一篇文章就能解釋完。台灣的年金制度需要改革嗎?我個人的立場是絕對要改革,而且越快越好 。 現行公教人員退休後能領到的額度就我個人感覺,確實額度高了許多 但無腦批判軍公教人員,說真的只是分裂族群而無助於議題的討論… 對於多數的公務人員來說,制度不是他訂的,甚至都還看不到退休金… 但他們卻必須承接及承擔絕大多數的罵名,這也是會有許多公教人員出來抗爭的原因。 而勞保、公保、勞退、退撫基金都有他制度好的地方跟不足的地方 每個人講論述的都有他的立基點存在,但也都有保留一些東西沒說的太清楚 有些東西是對的,有些東西對一半,看你是站在哪個位置以及怎樣看待而已.. 年金改革的議題其實在2012年前後就有許多的改革聲浪傳出 我上面寫的這些論述內容其實都...

  2. 2016年12月30日 · 以下為您整理各項新措施: 勞工類. 1. 基本工資時薪漲至133元. 106年1月1日起,每月基本工資將由新台幣2萬8元調整為2萬1009元;每小時基本工資從126元調升到133元,預估162萬人受益。 2. 一例一休勞基法修法 新制陸續上路. 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勞基法部分條文,未來勞工每7日中至少應有2日休息,1日為例假,1日為休息日,已在12月23日上路;刪除7天國定假日,全國放假一致,及勞工工作滿半年即有3天特休假,將從106年1月1日起實施。 註1:輪班制需間隔11小時部分,待行政院決定實施日期。 註2:公務員國定假日11天,勞工則有12天,多一天勞動節。

  3. 2022年2月23日 · 透過這次的調查,蕭育仁說, 結果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20 歲至 29 歲的年輕人,竟然覺得未來退休金每個月只需 1 萬至 3 萬元就夠,這顯然低估了退休金需求。 蔡維哲表示,調查結果,每個月的理想退休生活開銷最多民眾認為介於 3 元萬元至 5 萬元間,如果根據主計處公布資料去換算退休所得替代率,則至少要達到 2020 年全體受僱員工每月總薪資平均 5.4 萬元的 6 成以上。 你希望薪資成長,讓你不怕退休嗎? 集氣來填《宜居城市滿意度大調查》 ,告訴政府你的意見與感受! 專家:年輕族群明顯低估退消金的準備.

  4. 2016年12月23日 · 1. 勞健保注意事項. 台灣的健保給付規定為「以每個月最後一天的所在工作處計算」,因此,最常發生的就是公司在月初發薪水,已經先幫你預扣了健保費,但是呢,你月中離職,他並沒有將健保費退還給您….(這是最常見的薪資被扣繳)看起來是小錢,但其實也將近一千元呢! 而勞保是按日計算,哪一天離職,就是扣款到那一天為止! 也要注意,公司是不是先扣掉一整個月的勞保費囉! 如果是,要記得按照比例索取唷! 如果公司是月初發薪水,月中離職要記得把勞、健保費拿回來唷! 2. 特休假、加班補休可以換成現金. 按照勞基法規定,你離職的時候,有權利要求公司將你的「特休假」跟加班補休換成現金歸還,計算方式如下: 一般特休:月薪/30天*特休假天數=$$ 加班補休:(月薪/30天)*特休假天數*2=$$

  5. 2018年2月13日 · 離職證明書意義與功能. 所謂的「離職證明書」(或稱「服務證明書」),是指於勞工離職時,由前雇主發給一張記載有勞工為什麼離職(離職事由)、任職期間、工作種類與職務內容等各種事項的文件。 離職證明書最基本的法律用途有兩種。 第一種是請領勞工保險「失業給付」時,應檢附「離職證明書」證明自己是「非自願」的情況離職。 舉例來說:公司關廠、歇業解散或是因無法勝任工作被資遣解僱,或是雇主違法使自己被迫辭職。 舉例來說:公司關廠、歇業解散或是因無法勝任工作被資遣解雇,或是雇主違法使自己被迫辭職。 勞工保險局網頁也提供了離職證明書的範本(『離職證明書』請參考附錄3)可供勞工朋友參考使用。 第二種則是可以證明自己是「非自願」離職,作為向前雇主依法請求資遣費之證據。

  6. 2016年4月14日 · 結語: 這類型的案子,今年到現在處理了五件,全部讓企業全身而退,但不代表沒有這種風險,因此人資在應對類似的案子時,真的要特別的注意,不要以為自請離職不會有問題,今天的案件與各位分享! 延伸閱讀: 公司需要時間找人所以咧? 三個月試用期內離職,你有權利馬上走. 不能追逐夢想,還要被工作追:我們一直在過撞牆的人生. 上班太累、下班後沒時間? 拿這些當藉口卻有空看韓劇的你,沒資格談夢想. (全文由 周海威 授權刊載;;首圖來源: Unsplash ;不得轉載) 職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