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导,中共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地产企业的偿债高峰出现在2021年。 根据多家机构的统计,当年,地产企业的到期债务规模历史性地超过万亿元,达到1.28万亿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上非标债务,总规模有可能超过两万亿元。 到2022年,企的公开债务到期规模终于降到万亿元以下,但仍在9,000多亿元的相对高位。 当年,市场销售规模下滑,企的偿债能力不增反降。 2023年,市场继续降温。 虽然部分企对债务进行了展期处理,但当年的到期债务规模仍维持在9,000多亿元。 到今年,企的到期债务规模虽然降至7,700亿元的水平,但因销售同比持续下滑,对大部分企来说,今年的债务压力仍然不可小觑。

  2. 2024年5月21日 · 路透社(5月20日)公布的对经济学家所作的一个调查显示,随着地产业投资及销售的下滑持续恶化,中国的房屋价格今年将以更快的速度下跌,这对试图加倍努力重振陷入危机的地产业的政策制定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警讯。

  3. 2024年5月22日 · 路透社(5月20日)公布的对经济学家所作的一个调查显示,随着地产业投资及销售的下滑持续恶化,中国的房屋价格今年将以更快的速度下跌,这对试图加倍努力重振陷入危机的地产业的政策制定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警讯。

  4. 2024年5月10日 · 中国各大城市还出台了一系列住房限购措施,规定了绝大部分人购房或贷款需要受到严格限制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的主城区对住房实施限购。 猝不及防的监管措施迅速导致地产市场的萎缩和住房价格的下滑,而这一切又进一步打消了民众即使在像杭州和西安这样的热门城市购房的积极性。 为了重振持续低迷的地产市场, 北京 当局一年多来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但是由于这项措施缺乏足够的力度而产生理想的效果,潜在购房者依旧抱着观望的态度。 作为中国较为富裕的浙江省省会的杭州,新房价格今年3月同比上涨1%,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这应该是中国过去将近六年来房价最小的涨幅。 根据中国地产住宅信息服务平台(CRIC)所作的一项调查,今年4月杭州的新房出售只有31万平方米,同比暴跌75%。

  5. 2024年5月24日 · 5月17号中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的视频会议宣布,商品库存较多的城市,地方政府可以用合理的价格收购部分滞销房产,以稳定房价。 何立峰称收购的这些房屋将用于保障性的住房。 其实在前不久一些知情人士就向媒体透露了这方面的消息,说中共正在考虑一项提案,要求全国各地方政府购买数百万套公寓,消化过剩的住房,说是4月30号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还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因为计划的细节还在讨论中,估计可能要数月这个方案才能出台。 那么为什么5月份就立刻出台呢? 我觉得可能是前四个月地产实在太差了,前四个月中国整个地产销售降了大概47%。 因为原计划可能是在三中全会上丢出的这个大招,现在应该是等不及了。

  6. 2024年5月21日 · 上周五 (17日)宣布的支持计划包括人民银行设立3,000亿元人民币 (下同)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预计将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 不过,经济学家们对这一项措施的规模,相对于未售出房屋库存的规模有限,并担心该措施可能无法完全实施。 此外,美国智库保尔森研究所 (Paulson Institute)的经济学家宋厚泽 (Houze Song)表示,降低抵押贷款利率以刺激销售,可能对房屋需求较多的大城市有效,但对利率已大幅下调的小城市则无效。 “新政策可能会刺激几个月的地产销售。 ”但他怀疑这是否足以扭转局势。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 东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7. 2024年5月28日 · 中共政府上周宣布设立3000亿元人民币(合410亿美元)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专项资金,似乎终于释放出强大火力。 但分析师和经济学家表示,数千亿元人民币远远不够。 穆迪 分析公司 (Moody's Analytics)经济学家Harry Murphy Cruise表示:“考虑到未售出库存的规模,这只是沧海一粟。 高盛上周估计,按照成本计算,中国未售出的住房库存(包括土地和已建成的公寓)高达30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去年销售量的10倍。 5月27日,《 金融时报 》报道,尽管对中国未售出住房存量的估计各不相同,但通常都远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资金。 这笔资金将通过银行贷款,帮助地方国有企业购买未售出的房产,然后将其用作社会住房或经济适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