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親屬選擇. 親屬選擇 ( 英文 : kin selection )係 進化論 上嘅一個概念,指 物競天擇 嘅過程當中,會保護自己親屬嘅個體會有比較高嘅 進化適應性 -例如如果一個 基因 A 會令一隻 動物 本能 上噉想保護自己嘅親屬( 兄弟姐妹 同 仔女 等),噉基因 A 會比較大 ...

  2. 家族親戚關係嘅粵語稱呼. 親人 ,又叫 親屬 、 親戚 ,係通過 血緣 或者 婚姻 有直接或者間接關係嘅人,當中最親嘅係 父母 同 兄弟姊妹 。 屬於2類 : 倫理學楔類. 親人.

  3. 竹田恆泰. 竹田恆泰 (日文:竹田恒泰 / たけだ つねやす, 1975年 10月24號 —),係 日本 出名男評論家、作家兼生意佬, 竹田家 現任成員之一,老豆係出名騎馬師 竹田恆和 。.

    • 新年
    • 利是封
    • 賀禮
    • 其他民族相似嘅習俗
    • 同利是相關嘅犯罪
    中國傳統文化習慣喺利是入幾多錢成日同雙方交情成比例。
    喺除夕由家長派畀細路嘅利是叫做壓歲錢,係表示將祝福同好運帶畀佢哋。
    每年農曆新年期間都有派利是嘅習俗:
    今時今日,好多人習慣咗用啲新印製嘅銀紙嚟派利是,有人認為除咗比較雅觀之外,新銀紙亦都寓意去舊迎新,因為咁,所以每年農曆新年之前,好多銀行嘅現鈔提取量都會急劇增加。印鈔廠亦都會有印新銀紙嘅壓力。部分環保主義者認為呢個習慣唔環保。所以,2006年開始港澳政府就叫啲市民喺農曆新年期間用舊鈔嚟封利是,而銀行亦都會準備「迎新鈔」(大概八成新嘅銀紙)畀市民封利是。

    相傳送利是嘅習俗,喺好耐以前就流行,但嗰時啲人不過係以寓意吉祥嘅鮮紅色紙,包住一張寫滿祝福字句嘅字條,送畀親朋好友,以表心意。到咗大概300年前,啲人就改用一張形狀同正方形相若嘅紅紙,包住啲銅錢,封作「利是」。而第一代嘅利是封,大概喺1900年印刷術開始多人用時,先至出現。當時嘅所謂利是封,做法超簡單,只係紅紙印上黃油,再喺未乾嘅黃油上曬上金粉,效果就好似而家燙咗金字嘅利是封咁,而圖案就多以簡單爲主,再配上吉利嘅字句。

    除咗農曆新年之外,喺其他喜慶場合,好似婚禮、新店開張咁亦有送利是嘅習慣。因為賀禮利是嘅金額通常唔少,所以好多人喺收到婚禮請柬嘅時候,會講笑叫佢做「紅色炸彈」,意味住又要拎一筆賀禮出嚟做利是。香港同埋澳門就叫佢做「做人情」。

    日本:家長會派「お年玉(日文:お年玉)」(羅馬拼音:otoshidama)畀細路,類似華人社會嘅壓歲錢,不過係用白色封套包裝,而且封套上會寫上接受人嘅名。
    馬來西亞:傳統馬來人會派一種入面有錢嘅綠色封套,附有一啲伊斯蘭嘅圖案,咁係受咗華人響節慶時派利是嘅影響。
    送利是以前亦係華人慣常用嘅貪污手法。行賄嘅一方畀對方利是,以作為某種服務嘅報酬。喺香港,向政府人員送利是曾經係日常生活嘅一部份,但係廉政公署成立咗之後,送利是已差唔多無晒。根據而家嘅法例,公務員只有收受親屬嘅利是唔受限制;私交好友嘅利是唔能夠超過2000港元;其他人唔可以過1000蚊;同時唔准收受有公事來往同下屬嘅利是。如果送利是係用作行賄,就無論邊個人、乜數量嘅利是都屬違法。一啲地方,仍然...
    喺香港同埋澳門嘅農曆新年期間,亦曾經有一啲不法之徒(通常係三合會成員)假意送財神、送年桔、送揮春、舞獅賀年等手法,迫一啲商戶同市民派利是以作回謝,以圖或企圖勒索。
    東亞國家嘅人民有喺做手術前後送禮畀執刀醫生利是嘅習慣,呢種利是嘅目的係拜託醫生特別照顧同表達酬謝嘅意思,原本係東亞文化嘅一種禮數同敬意嘅表現,但係就變咗質變為醫生向病人亂咁攞利是,甚至利是成為醫生嘅主要收入來源,嚴重傷害醫生同病人嘅關係同善良風俗,因為咁,利是幾乎已經被各國政府立法禁止,但到今日仍無辦法完全杜絕。
  4. 逾越 ( 粵拼 : jyu4 jyut6 zit3 ; 希伯來文 : פֶּסַח ‎, 羅馬拼音:Pesach ; 英文 : Passover )係 猶太教 嘅節日,係紀念 上帝 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嘅奴役並且重獲自由。. 逾越節喺 尼散月 15號嘅夜晚 [1] 進行。. 逾越節喺以色列持續7日,以色列之外地區 ...

  5. 到徂2023年3月 中旬 ,情況 突變 ,上述嘅前者傍中者 差毋多 一齊變得 近乎 停頓 ,留低 無數 謎團 ,引起徂 大眾 嘅諸多 猜測 。. 不過毋喺 中共 管轄 範圍 嘅 小型 粵語 傳媒、小型 普通話 傳媒傍 大型 國語 傳媒, 繼續 耐毋耐拎到尐新嘅 發現 出來。. [1] [2] [3 ...

  6.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陶潛采菊. 陶潛 ( 365年 — 427年 ),字 淵明 ,又云 淵明 ,字 元亮 , 晉 文人,亦曾做官,生於 潯陽 柴桑 ,即今日 九江市 。 晉末,曾有志向做官,然而見盡政治混濁,離自己所想政治太遠,無用武之地,然而仔女眾多,為咗家計都出仕四次,四次都放棄,歸隠田園。 至後一次八十日, 潯陽郡 督郵 巡視,「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辭官不仕。 及後 劉裕 以宋代晉,殺害異己,混濁如此,更加唔想出仕。 陶潛自始至終無做過大官,只做到 彭澤 令 。 宋書 寫佢卒於 宋 元嘉 四年十一月。 生年不確,以宋書所寫卒年,以及年紀推敲,一般以晉 興寧 三年,即公元三六五。 亦有太和四年,即公元三六九年,同埋 興寧 三年,即公元三五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