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5日 · 第1課:收養是在幫孩子找家. 收養是因為孩子需要家,孩子的權益與需求優先,而不是考量大人的偏好與利益。 在台灣,身心發展有狀況、特殊家庭背景(如父母有精神疾病或智能障礙、吸毒、酒癮、入獄、犯罪紀錄等)的孩子,找到歸宿難上加難,如果一直沒有人收養,最後不是進入育幼院,就是送養到國外。 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妙儀說,該基金會安置的疑似愛滋寶寶,即使後來已排除感染愛滋病,但收養人仍有疑慮,出養困難,「還是很多人擔心會被傳染。 」後來多半被外國家庭收養。 例如國內有一名確認感染愛滋的孩子,被一對美國阿拉斯加夫妻收養,那對養父母甚至他的手足一併收養,孩子得到很好的照顧;因美國保險給付的關係,孩子的愛滋病用藥不是每項都獲給付,不過養父母也以商業保險來補足,孩子現在長得活潑開朗。

  2. 2020年4月15日 · 能提供近似親職功能的寄養家庭可讓孩子不因環境變動而被剝奪愛的感受有一個暫時的家殘酷的現實是這些孩子的原生家庭的功能多半難以回復往往在寄養結案後最終仍需經由出養尋找另一個永久的家。. 然而,這些失家兒,無論找尋一個暫時的 ...

  3. 2016年6月26日 · 一般而言,社會局會給予照顧一個孩子的寄養家庭,每個月約1萬8千元至2萬3千元不等的寄養費,包括照顧孩子飲食、住宿及所有生活用品,寄養家庭可自由分配。 而婕婕所有復健課程,也從中撥出。 對張巧存來說,這是不能省的花費,就算要跑不同診所、要花很多時間,也要找最好的老師。 「你會看到孩子進步,她有需要,只要她有進步,我做什麼都覺得OK! 總是在孩子最脆弱的時候,寄養媽媽伸出援手,但一段時日後,孩子或回到原生家庭或被出養,這段短暫相逢日子,卻是孩子未來最重要的關鍵。 「為孩子的未來作準備」,成了寄養家庭最重要的任務。 「準備」不只是身體的照顧,還有受創心靈的耐心呵護。 「我想要把孩子照顧好,比較大的,要教他們獨立,以後回家了,如果爸媽又情緒不好,至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才不會又被打、受虐。

  4. 2023年8月13日 · 《報導者》日前貼身跟訪一名台裔美國人郭.里斯(Kuo Reese,又名郭慧如)的尋路 ,揭露她的曲折身世後,我們再度聯繫多名因「私下收養」,而在成長路上飽受挫折的海內外當事人;我們也專訪在那個年代為傳宗接代而走上「購買」嬰兒之路的母親,母子倆如何在多年後坦誠這個艱辛的過往? 從他們的人生見證,又看到台灣如何花上40年,看見這群兒少曾被剝奪的權益? 基隆出生,被生母賣給住在桃園的人口仲介,由一對來自台北的陳姓中年夫婦「購買」,他們再去屏東尋找助產士偽造出生證明,年僅4個月大的阿仁(化名)從棄嬰成了陳家小孩。 26年後,阿仁發現這段往事。 他今年滿30歲,養父已逝,養母明珠(化名)高齡83。 母子兩人相差53歲,阿仁從小疑惑,「為什麼我的媽媽比別人年紀大那麼多?

  5. 2022年8月9日 · 一支專線、一場私密下午茶,她們如何走過孩子出櫃的家庭碰撞?. (攝影/余志偉). 昨天是父親節,大家怎麼度過?.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一直以來都是個大哉問,今天兩位「櫃父母」媽媽來節目分享,在知道、發現孩子是同志之後,她們從承認、不抗拒到 ...

  6. 2019年5月28日 · 一群親職照護者成為兒童人權倡議運動的一分子他們以親職教養術為基底發起遊戲為路徑的城市改造方法論說服政府讓親子一起參與打造特色公園

  7. 2018年7月17日 · 圖片提供親子天下出版社) (編按本文為五味屋的生活練習曲用態度換夢想的二手商店書摘經親子天下出版社授權刊登標題為編輯所改寫座落於台灣花蓮壽豐鄉的豐田村一間用甘蔗葉鋪成屋頂的老屋裡由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顧瑜君帶著村莊孩子當小老闆經營起一間公益二手店──這裡是五味屋許多人稱它是囝仔人ㄟ店」。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在很多孩子的生命中,是難以承受之輕。 當社會的價值觀與期望, 壓垮了能為孩子撐起一片天的父母, 孩子與父母共同承受著來自社會的眼光, 連外界善意的幫助本身,可能一不小心都變成了壓迫。 這個故事是很多孩子共同的經驗。 家長是否能被理解與接納,很多時候僅在一瞬間。 很多孩子的親情是五味雜陳的存在,必須被慎重的理解與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