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9日 · 作者\babylike. 當面臨孩子叛逆期時,總是生氣又心力憔悴,父母都知道國中青春期的叛逆期要小心,但還有 4 歲及 8 歲的叛逆期容易忽略,只覺得孩子越大越不聽話,但其實是他們生理及心理成長的變化過程,了解孩子 3 個叛逆期階段的原因和引導小撇步,幫助爸媽們一起渡過每個叛逆期階段喔! 第一階段叛逆期: 4 歲. 4 歲是一個自我意識萌發的時期,比起 2 – 3 歲時更能清楚表達,接觸世界的範圍更加廣,其中也慢慢遇到的不同的挫折,無論是學校、家裡、弟弟妹妹的出生等,也比較不好哄騙了,這階段說的「不要」就是真的不要、容易「愛生氣」、「任性」、「行為反應激動」、「堅持己見」等。 4 歲引導小撇步: 不遷就也不時刻關注孩子當下哭鬧的情緒,給彼此一些冷靜時間和空間。

    • Babylike
  2. 2021年3月25日 · 看留言討論. 【媽媽經編按: 一名居住在美國的網友在推特分享了一則媽媽友故事,這名媽媽友某天被正值叛逆期的15歲兒子嗆:「如果沒有媽媽的話,我就輕鬆太多了」,結果她當下聽到孩子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應對方式卻不是單純責罵,而是選擇「停止一切媽媽會為兒子做的事」,換句話說就是讓他體驗「沒有媽媽」的日子。 這名媽媽友的方式的確直截了當,只準備食材、不煮飯,也不再幫洗衣服,當然更不會接送上下學,所有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讓兒子自己看著辦。 結果,兒子受不了後向父親控訴這一切,爸爸卻回:「你媽媽很棒」,隨後向學校輔導員告狀,輔導員聯絡母親確認事情的前因後果後,也跟孩子說:「你媽媽很棒」。 最後大概隔了3天左右,兒子就向母親道歉了。

  3. 2023年10月4日 · 作者\ 媽媽經編輯部. 非常多爸媽其實都會苦惱要不要讓孩子上數學課程,或是感覺孩子的數學分數差就需要補習,因為數學差怕會影響對邏輯的思考。 事實上,邏輯就像一條看不見的細線,連接兩件看似毫無關聯的事情,而訓練邏輯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腦中將這條線清楚具體化的效果。 強化邏輯力 並非只有數學好. 雖然數學的確是培養邏輯非常好的途徑,透過推導數學的過程可以強化邏輯思考,然而並非只有數學可以訓練邏輯,想要訓練增加邏輯感,的確還有許多題材和工具可以輔助。 訓練邏輯的最好教材就是日常生活的點滴,最好的老師也就是爸媽。

  4. 2021年4月6日 · 1. 過去經驗(past experiences):過去是否有遭遇親友或寵物死亡的經驗。 2. 年齡(age) 3. 情感發展(emotional development) 4. 生活環境(surroundings) 5. 報章媒體:如卡通、電影、電視、報章雜誌、書籍、遊戲電玩等,是否有死亡的影像或意象。 死亡的四個主要概念. 要掌握兒童對死亡的理解程度,可從死亡的四個主要概念來看: 1. 不可逆(irreversibility)(即:死亡是永久的) 2.

  5. 2018年9月1日 · 空間位置係指物體間的關係,孩子們在學習空間位置時會 先從自身與物體間的關係開始發展與理解 ,例如:我的前面有一桌子,隨著孩子年齡逐漸增大才能夠理解 物體與物體間的相對關係 。 空間位置包含物體上下、前後、裡外、左右與之間等細節的判斷能力, 這項知覺能力對於理解方向性的語言概念非常重要,特別是在國字的學習上 ,當空間位置的能力出現狀況,例如:顛倒字或孩子將部首寫錯邊的情形,不僅僅如此,空間位置的能力同時也會影響到一個人在空間中的移動,例如:是否會迷路等等。 然而孩子在空間位置的發展上並非一蹴可幾,而是具備有其階層性。 孩子在空間位置上的學習依據不同年齡而有相異的發展里程碑: ★1~2歲:垂直. ★3~4歲:水平. ★4~5歲:斜線與對角線. ★6~7歲:左右、區辨反轉. ★8歲:方向感.

  6. 2024年1月24日 · 作者\ 媽媽經編輯部. 產檢得知寶寶性別是許多準爸爸、準媽媽所關心的議題,知道寶寶的性別後,還可以方便提早準備育嬰用品、服裝等等。 本篇將與將成為準爸媽、身邊有準爸媽的讀者一同討論產檢中,能知道寶寶性別的時機,以及產檢告知性別的相關規定吧! 圖片來源:《未來媽媽》劇照. 幾週可以知道寶寶性別? 「幾週可以知道寶寶性別」這個關鍵字在搜尋上,一直是搜尋量數一數二高的,加上現在性別派對正流行,許多人將得知寶寶的性別,舉辦成開箱活動,請來妻彭好友一同分享喜悅等等。 網路上資訊指出,大約12週至13週左右就可以知道寶寶的性別,但大部分的醫生會等到超過24週後,也就是非醫療行為不可逕自施行人工流產的週數後,才會在超音波檢查時「順便」告知胎兒性別。 圖片來源:《未來媽媽》劇照. 產檢告知性別的法律限制

  7. 2019年12月24日 · 94 個追蹤. 張璇. 諮商心理師、自由時報婚姻專欄作家、企管顧問公司心理諮詢顧問、婚家及職場議題講師。 家庭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婚齡21,從事親密關係及兩性研究. 相關工作15年,曾任男性雜誌國際中文版主編、蘋果日報社會記者。 熱愛社會觀察、探索人生問題,生活主要活動為聽、說、讀、寫與協助關係修復及內在. 療癒。 喜歡在各式各樣的生命故事中旅行。 著有《愛情趴趴走》 (商周)、《原來愛情不必這麼傷》商周)等六本書。 看作者所有文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