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早在2020年3月衛福部即公告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隔離及檢疫期間防疫補償辦法》,補償因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受檢疫或隔離期間喪失人身自由或因請假未領薪資之經濟損失每人每日可申請1,000元補償金

  2. 2022年5月18日 · 則針對執行防疫業務者也給予補償在COVID-19的緊急狀況下政府是再加碼給防疫人員業務補償除防疫津貼外2021年3月指揮中心還修訂執行第五類傳染病防治工作致傷病或死亡補助辦法》,若醫護人員確診將確診致傷病者補償上限自35萬提高到100

  3. 2023年3月20日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2023年3月20日起包含0N輕症免隔離」、確診者同住家人及入境民眾自主防疫0+7等強制隔離全面取消台灣自2020年1月15日起將COVID-19列為第5類法定傳染病以後歷經1,159天終於真正大解封。 但3年多的防疫非常手段,亦出現逾權的爭議;其中,對於2021年6月底至2022年3月初強制入境者自費(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者可公費)住防疫旅館和隔離檢疫所14天、隔離天數甚至有「入境日被計為第0天」不算數的措施,已出現第一起一審告贏政府的判例。 《報導者》專訪該起官司的原告,這名出身野百合學運世代的企業家彭天豪對我們表示,提告的初衷,來自對台灣民主法治維護的期待。

  4. 2022年5月17日 · 嚴文廷 陳潔. 攝影. 林彥廷 鄭宇辰 陳曉威 余志偉. 核稿/方德琳;責任編輯/張詩芸. 隨著4月初台灣Omicron疫情爆發短短不到2個月新增90萬例確診握有防疫保單的保戶們開始湧進醫院搶開診斷證明保單亂象就此上演近半個月更因防疫政策調整保險公司欲損控核保件數而不斷發生爭議。 5月16日,富邦產險傳簡訊告知保戶「重複投保」不承保,讓消費者憤怒不已。 「重複投保」爭議還只是針對尚在核保程序中的100多萬張保單,至於其他600萬張已經核保保單,勢必讓產險公司面臨龐大理賠壓力,將來也會發生理賠糾紛。 多位資深保險員與《保險法》律師對《報導者》表示,前所未有的保單海嘯才正要衝擊台灣。

  5. 【變調的疫苗救濟制度】系列報導. 1986年桃園一名男童口服小兒麻痺疫苗後出現類小兒麻痺症狀雖無法證明是否為疫苗所引起但疫苗廠與家屬達成和解因而催生出台灣預防接種救濟制度。 由於疫苗必須透過集體接種,才能達到群體免疫或增進公共利益效果,但疫苗對少數個人可能存在未知的風險, 救濟制度針對特殊受害者的救濟,真正目的在於消除民眾對預防接種可能導致副作用的疑慮,而能鼓勵民眾配合接種政策。

  6. 2020年10月29日 · 隨著台灣檢出第四例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立即宣布限制中國籍人士入境,包括「暫緩陸生來台14天」。 隨後,教育部發布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學校對陸生管理計劃工作指引》 (下稱《指引》),要求陸生返台後需接受14天的集中監測管理。 這意味著,不僅新學期的交換生計畫全數作廢,在台灣正式修讀學位的陸生也無法按時返校,而8,353名擁有台灣正式學籍的陸生 裡,大約700人留在台灣過年,剩下的7,000多人突然被禁止入境。 教育部公布的《指引》內容引發陸生的集體質疑。 幾位陸生連夜起草聯署,不到24小時便收到5,693份回覆,包含在學陸生4,641位。

  7. 2020年4月10日 · COVID-19疫情初期,指揮中心不斷強調,一般民眾只有看病、陪病、探病者需要戴口罩。 2月7日衛福部網站便發布訊息,在捷運、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不必戴口罩,台灣目前沒有社區感染情形,只要遵守口罩使用三時機:看病、陪病、探病的時候要戴,有呼吸道症狀者應戴口罩,有慢性病者外出建議戴口罩,就能有很好的保護網。 搭乘通氣量足夠的大眾運輸(如公車、捷運、高鐵),不用擔心不戴口罩會被感染。 不過到了4月4日,指揮中心宣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應全面戴口罩,未戴者不聽勸最高可罰1萬5,000元。 指揮中心對此解釋,台灣已經有零星社區感染個案,出現不明感染源本土案例,更重要的是歐美疫情延燒,境外移入個案增加,需保持社交距離(人與人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防堵疫情,因此才會一改先前呼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