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基隆市, 中華民國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agoda.com

    立即預訂基隆市酒店,今日最抵優惠萬勿錯過! 扣優惠、特別會員價、即時優惠券──保證價格至抵! ...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19日 · 這一次,讓我們從截然不同的角度來體驗 雨港 基隆 ,從現役到退休的軍艦、組裝中的大船、台灣第一艘前進南極海的漁船,甚至雄三飛彈本人——這些只有在海上才看得到的,你體驗過了嗎?. (責任編輯:林芮緹). 「台灣的人/政府沒有海洋思維,只有大陸 ...

    • 基隆市, 中華民國1
    • 基隆市, 中華民國2
    • 基隆市, 中華民國3
    • 基隆市, 中華民國4
    • 基隆市, 中華民國5
    • 一刻鐘城市是什麼? 巴黎市長伊達戈的實踐
    • 傳統遇上現代,疫後日常更是全新挑戰
    • 一刻鐘巴黎的先天優勢,一刻鐘基隆的後天不利
    • 一刻鐘的都市規劃核心,市民參與是最強後盾
    • 推薦閱讀

    簡單來說,是要讓市民能在步行、自行車所及的 15 分鐘範圍內,滿足生活、工作、商業、健康照護、教育、娛樂等六大需求。 回到 2020 年,莫瑞諾提出一刻鐘城市的構想,這主張在當時是有點過於樂觀。但歷經疫情後,越來越多巴黎市民為避開人群、或為了遵守防疫原則,選擇在家附近解決生活需求。再加上遠距上班、網路購物、甚至是線上問診興起,一刻鐘的願景再也不是遙不可及。 莫瑞諾的主張,並非僅是擴建人行道與自行車道的低碳運輸政策,而是如同佩里(Clarence A. Perry)、珍雅各(Jane Jacobs)等都市規劃的前輩一樣,主張都市規劃的尺度由城市縮小到鄰里層級。以多中心的規劃模式,挑戰以往功能性分區的概念。這代表提供市民各種服務的基礎設施,必須平均分佈於在每個鄰里,方便市民取得。 佩里提出的「鄰...

    比起其他現代或工業城市的市長,伊達戈可說是相當幸運,可以利用法蘭西帝國留下的遺產,作為一刻鐘巴黎的基礎。帝國留下的皇宮、紀念性建築、教堂、甚至是博覽會展場,都是現成的教育及娛樂空間,只要稍加盤點改造,就能加入服務民眾的網絡。 另外,19 世紀都市計畫師奧斯曼(Georges-Eugène Haussmann)對巴黎市區進行大改造,將中世紀老屋街道徹底夷平,並設置大量綠地。以往狹窄的老街也被「大道化」(boulevardisant),成為「以人與馬車為本」的現代街道規劃。至於二戰之後蓋起,充滿高樓大廈和快速道路的區域,例如拉德芳斯(La Défense)及聖丹尼(Saint-Denis),則是像衛星一樣位於巴黎外圍,並不屬於伊達戈市長的轄區,因此他才能站在這些歷史與地景的基礎上,大膽推行一刻鐘...

    莫瑞諾的「一刻鐘巴黎」,是充滿觀光客的巴黎市(Ville de Paris),而非範圍更大,充滿快速道路、工廠污染和高樓大廈的巴黎都會區(Métropole du Grand Paris,又稱大巴黎)。相較之下,「一刻鐘基隆」則須直面上述挑戰。 就如長年與基隆市政府合作,曾在法國及越南從事規劃及城市行動計畫的法國都市設計師 Morgane Le Guilloux 以及 Clément Tricot 所言,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脈絡與特色,因此政策做法也必然相當不同,必須考量基隆自身歷史脈絡。 基隆面積不大,但各區域都有不同樣貌——暖暖的山區峽谷、安樂區的社區大樓、歷經「市區改正」的基隆市區,還有禁止民眾進入的商港及軍港。區域間以鐵路或公路連結,再加上地勢起伏、全年多雨,想完全倚靠步行或自行車建立...

    然而,自 2014 年 318 運動退場之後,地方工作者、社區、青年、學院、以及伴隨年底選舉進駐基隆的新市府團隊,逐漸累積合作默契,成為一套頗具特色的夥伴關係。 以行之有年的「社區規劃師」為例。自 2015 年起,市政府建立專業團隊搭配在地居民的夥伴機制,歷經舉辦多次的地方工作坊,逐步釐清生活面的需求,更讓居民動手改造自己的社區,如今已完成約 100 個「微笑基隆改造點」。改善的不僅是社區硬體,更持續擾動社群,讓原本與空間疏離的民眾重新看見地方,認識鄰居、店家,建立在地生活圈。這些實作計畫累積下來的資訊與信任度,正是基隆市政府推動城改造的最強後盾。 「社區規劃師」屬於由下而上的空間改造計畫,由於規模較小、較多暫時性的裝置,能給予團隊更大發揮空間,甚至成為社群的實驗場域。但社群來來去去,今日活...

    【為什麼要燃燒我的生命來通勤?】台北市民平均日花一小時,但巴黎早已開啟「15分鐘生活圈」計畫 不開車出門就獲得所有基本生活所需服務?愛丁堡推20分鐘社區,既減碳又要減貧 做一個不鼓勵消費的城市!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採「甜甜圈經濟學」,2030 全市消費量砍一半 (本文經作者 低碳生活部落格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15分鐘生活圈:從巴黎到基隆 一刻鐘城市的減碳考驗〉。首圖來源:flickr)

  2. 2017年4月10日 · 2016年,基隆市盛大舉辦「基隆建港130週年」紀念活動。往前數130個年頭是1886年。據說這一年,劉銘傳規劃在基隆建設現代化碼頭。維基百科甚至把這一年寫成基隆港的啟用年。究竟劉銘傳在基隆港建了什麼?啟用了什麼?

  3. 2017年3月22日 · 基隆在日治時期是台灣的門戶,早期來台,主要循由海路航線,所以從老照片看,日本殖民政府規畫下的基隆港,大街上有著華麗的仿巴洛克式牌樓厝,港邊林立歐風官方建築。

  4. 2018年10月17日 · 基隆港外海不是夕陽是血海——知道中華民國歷史,還會覺得「國旗」很美嗎?. 【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2018年雙十節時,有一名網友發揮創意, 將基隆港拍成「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令許多人稱讚「太美了!. 」不過如果你了解這面旗子背後的 ...

  5. 2016年9月23日 · 從海運鼎盛的「不夜城」到如今稀落──基隆碼頭工人的人生,訴說了城市沒落的故事.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1970年代,隨著不間斷進出港口的貨櫃船,基隆碼頭就像座不夜城。. 然而40多年過去,如今這裡卻是一片奚落的景象。. 「不在這裡,要去哪裡 ...

  6. 2021年2月26日 · 一、搭乘台鐵至基隆站或瑞芳站,轉乘基隆客運788「金瓜石站」下車,經黃金博物館步行約10分鐘。 二、於捷運忠孝復興站1號出口搭乘基隆客運1062,至「勸濟堂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