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簡稱朝鮮( 조선 / 朝鮮 ),大韓民國、台灣、香港、澳門等地亦稱北韓( 북한 / 北韓 ),而日本則稱北朝鮮( 북조선 / 北朝鮮 ) [註 2],是位於東亞的朝鮮半島北部的社會主義國家,實際控制領土約12萬平方公里(約佔朝鮮半島總面積的55%),法定以

  2.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朝鲜语: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Chosŏn Minjujuŭi Inmin Konghwaguk ? ),简稱 朝鮮 ( 조선/朝鮮 ), 大韩民国 、 台湾 、 香港 、 澳門 等地亦稱 北韓 ( 북한/北韓 ),而日本则称 北朝鮮 ( 북조선/北朝鮮 ) [註 2] ,位於 東亞 的 朝鮮半島 北半部,是一個 主權國家 。 實際控制領土約12萬平方公里(約佔朝鮮半島總面積的55%),法定 首都 與最大城市為 平壤 ,與 大韓民國 以 三八線 ( 朝韓非軍事區 )分隔,北疆以 鴨綠江 、 圖們江 (朝韓稱豆滿江)為界,與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及 俄羅斯 接壤。

  3. 朝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目次. 序言. 政權. 現存政權. 歷史政權. 地理及文化. 參見. 朝鮮 可以指: 政權 [ 編輯] 現存政權 [ 編輯]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當前朝鮮半島北部的國家,簡稱「朝鮮」,日本則稱其為「北朝鮮」。 大韓民國 :當前朝鮮半島南部的國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不承認其合法性,將其稱為「南朝鮮」,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建交之前亦曾使用此一稱呼,現今幾乎不用。 歷史政權 [ 編輯] 古朝鮮 :朝鮮半島最早建立王朝的統稱,一般包括檀君朝鮮、箕子朝鮮、衛滿朝鮮。 朝鮮王朝 :1392年到1897年間李成桂在朝鮮半島上建立的統一王朝。 朝鮮日治時期 :1910年到1945年,日本占領、統治下的朝鮮半島。

  4. 其他人也問了

    • 名稱
    • 歷史
    • 朝鮮統一問題
    • 地理
    • 文化藝術
    • 行政區域

    對朝鮮半島上文明的稱呼有朝鮮(조선)、韓(한)、高麗(고려)等。朝鮮有「朝日鮮明」的字面意義[b],最早可追溯到古朝鮮時期。漢朝時曾在今平壤附近設朝鮮縣,為樂浪郡治所。韓在朝鮮語里有「大」的意思,來自古時對朝鮮半島南部地區及當地政權(三韓)的稱呼。隋唐以來,「三韓」也被引申於指代高句麗領土或故地,包括今遼東和朝鮮半島北部地區。高麗有「山高水麗」的含義,起初被用於東北亞國家高句麗的簡稱,之後被統治朝鮮四百多年的高麗王朝沿用。

    上古史和古朝鮮

    朝鮮地區出土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是平壤以南的黑隅里遺址,距今約40-60萬年。朝鮮的新石器時代開始於約公元前8000年,考古證據顯示當時在沿海地區已經出現簡單的半定居式聚落和半地穴式房屋。朝鮮新石器時代以出土帶有紋樣的陶器為特徵, 被稱為櫛文土器時期。在隨後的無文土器時期(約開始於公元前1500年),朝鮮開始進入銅器時代,小米和水稻的種植技術逐漸傳播開來。約公元前300年,朝鮮開始出現早期的鐵製品。 朝鮮神話中有「檀君開國」,描述天帝之子檀君下凡與熊女誕育人類,也成為朝鮮的開創者。檀君被認為與堯是同一時期的人物,其開創朝鮮的日期經計算被定為「公元前2333年10月3日」,即「堯即位後的第15年」。除檀君神話外,箕子朝鮮是朝鮮建立的另一傳說。《尚書大傳》記載,周武王在伐紂勝利後,釋放了被俘的商朝大臣箕子。箕子其後出走朝鮮,周武王便將朝鮮作為他的封地。根據《三國遺事》的說法,檀君也因為箕子的到來而決定歸隱阿斯達山做山神。然而,由於史料記載自相矛盾、不能被考古發現驗證[d],箕子朝鮮作為朝鮮早期政權的地位難以證實。

    中世史

    約公元前194年-前180年之間,燕人衛滿在當地漢人的幫助下掌握權力自立為王,史稱衛滿朝鮮。公元前108年,漢武帝滅衛滿朝鮮,在遼東及朝鮮半島北部置漢四郡。漢四郡的設立,把朝鮮地區與漢朝在貿易、技術和文化上聯繫起來,對朝鮮的發展有重要作用。當時在漢四郡北方有高句麗、扶餘、沃沮、濊貊等部落,南方有馬韓、辰韓、弁韓等部落。隨著漢室衰微、西晉內亂,朝鮮的本土政權逐漸興起。高句麗和百濟在4世紀時完全吞併漢四郡,朝鮮迎來以本土政權為主導的時期。 5世紀時,朝鮮進入三國時代,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個主要政權並立。三國中高句麗地處北部,由扶餘人建立,曾屢次和遼東的漢族政權發生衝突,後向西擴展疆土至遼河。百濟位於西南,由扶餘人整合周圍馬韓部落建立,語言文化與高句麗十分相似。新羅位於東南,由辰韓中的一部發展而來,是三國中中央集權建立較晚者。高句麗和百濟最早於4世紀、新羅於6世紀時開始接受佛教作為主流信仰,而三個國家均在語言、文學和政治制度上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弁韓被伽倻所吸收。伽倻後來又與新羅融合。 6世紀初期,新羅陸續吞併伽倻各部;6世紀中期,新羅與百濟結盟擊敗高句麗、後又撕毀盟約打敗百濟,從而獲得...

    近世史

    19世紀後期起,朝鮮在國內外的政治壓力下逐漸對外開放,開始與西方國家締結正式條約,也同時成為日本帝國的征服對象。1895年,清朝在甲午戰爭結束中戰敗,中國和朝鮮的宗藩關係被取消,大韓帝國隨後於1897年成立。新成立的大韓帝國對內進行一系列現代化改革,對外在日俄兩國間左右搖擺,最後倒向日本。1910年,大韓帝國被日本吞併,朝鮮進入日治時期。日本對朝鮮的統治直到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45年,蘇聯和美國達成協議,同意在日軍投降後,以北緯三十八度線將朝鮮一分為二,北方由蘇聯占領,南方由美國占領。1947年後,隨著冷戰的開始,在朝鮮半島上建立單一國家的希望破滅。1948年,朝鮮半島南部成立親西方的國家大韓民國,李承晚任首任韓國總統。同年隨後,朝鮮半島北部成立由蘇聯扶持的社會主義國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金日成為首任內閣首相。 蘇美占領軍先後撤離之後,南北方圍繞統一的矛盾日益激化,這導致1950年韓戰的爆發。由於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介入,戰爭陷入對峙僵局。1953年交戰雙方簽署停戰協定,但沒有簽署正式的和平條約。此後朝鮮地區分裂至今,朝韓兩國政府都宣稱自己...

    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託管問題,南北方產生了兩個不同的政權。隨即,美蘇陷入冷戰,南北雙方陷入了韓戰。板門店協定簽署後,雙方停戰,但關係長期緊張。雖然朝鮮半島被分裂為兩個政治實體,但朝韓兩國在各自的憲法中均表明朝鮮半島為一個統一的國家,雙方也沒有停止南北統一的努力。但由於南北於政治、經濟上均存在懸殊差異,以及中、美、日、俄四國對朝鮮半島問題的強大影響及政治角力,朝韓統一問題現在一直處於擱置狀態,沒有具體進展。而韓國內部也有反對統一的主張,有些年輕人甚至認為與貧窮的朝鮮統一將拖累韓國的發展。

    朝鮮處於亞歐大陸的東端,西臨黃海,東臨日本海。除沿海島嶼外,絕大部分領土位於長約1000公里,寬約240公里的朝鮮半島。朝鮮多山,山地約占總面積的70%,東部的太白山脈橫亙南北。東南沿海和濟州島屬暖溫帶,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半島大部屬中溫帶,植被以落葉闊葉林為主;最北部屬寒溫帶,植被以針葉林為主。 歷史上的朝鮮疆域歷經多次增減。5世紀起,高句麗曾統治今天中國東北地區的大片領土(包括整個遼東半島在內)。7世紀的唐-高句麗戰爭和唐-新羅戰爭之後,新羅大體控制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鮮半島,而高句麗的其餘故地則被唐朝和後來的渤海國占據。新羅滅亡後,高麗王朝和朝鮮王朝以新羅領土為基礎,緩慢向北擴張。10世紀時高麗王朝領土北擴至鴨綠江附近,12世紀時領土到達今天鴨綠江畔的義州,又吞併濟州島的耽羅國。15世紀...

    朝鮮文化是朝鮮民族自古不斷演化發展形成的民族思想、理念、風俗和習慣。雖然韓戰後朝鮮半島的南北對峙導致了南北朝鮮現代文化的差異,但雙方傳統文化卻一脈相承。朝鮮半島在歷史上與中國有著密切的交往,因此朝鮮半島傳統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不過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比,朝鮮半島傳統文化有著其獨特的文化特徵。

    以下列出現行位於朝鮮半島上之兩個分裂國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之行政區劃。現今南北朝鮮的行政區劃均以朝鮮王朝時期的「朝鮮八道」作為基礎,朝鮮八道一詞有時也被當作韓國行政區劃、或朝鮮半島全境的統稱。

  5. 朝鮮民族 ( 조선민족/朝鮮民族 ),又称 韓民族 ( 한민족/韓民族 )、 朝鲜族 ( 조선족/朝鮮族 ),為 东北亚 主要民族之一,分布在 朝鲜半岛 及毗邻的 中国东北 地區,也是 大韩民国 及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的主体民族 [5] [6] 。 目前,朝鲜民族全球总人口约为8300万,其中 大韩民国 与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共计约7600万,其他人口过百万的国家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 美国 ,各有约二百万人。 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 朝鲜族 是中國官方认定的55個 少數民族 之一,其他有 越南 、 新加坡 亦官式承認為境內少數民族。

  6. 2024年5月2日 · 朝鮮王朝( 韓語: 조선왕조 / 朝鮮王朝 Joseon Wangjo ?,1392年-1897年),又稱朝鮮國( 조선국 / 朝鮮國 Joseon Guk ) [3]、大朝鮮國 [4],日本及中華圈史學界也有稱李氏朝鮮、李朝,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 [註 1]。

  7.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粵拼 (朝鮮本讀椒仙 [5];朝鮮文: 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Chosŏn Minju-chuŭi Inmin Konghwakuk ),簡稱朝鮮( 조선/朝鮮 Chosŏn ),係東北亞 朝鮮半島北部一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