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梁家麟博士 傑出教授 / 榮譽院長

      • 梁家麟博士 傑出教授 / 榮譽院長 文學士,中文大學,香港,1980 哲學碩士,中文大學,香港,1982 哲學博士,中文大學,香港,1985 道學碩士,維真學院,加拿大,1989 建道神學院,1985- 梁博士曾任《突破》雜誌執行編輯,1985年加入建道神學院,期間曾出任出版部主任、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學術副院長,現為榮譽院長及劉福羣教席教授。
      resources.abs.edu/梁家麟-2/?lang=zh-hans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香港繁體.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梁家麟 博士牧師(英語: Rev. Dr. Leung Ka-Lun ),前香港 建道神學院 院長,專研中國基督教史。 簡歷 [ 編輯] 梁家麟生於香港,於1975年11月在 葛培理 佈道會中決志信仰基督教。 出於對 中國基督教史 和 基督教神學 的關懷,梁氏在大學期間主修 歷史學 ,副修 哲學 ,並於1980年獲 香港中文大學 文學士 學位,於1982年及1985年又取得 香港中文大學 哲學碩士 及 哲學博士 學位,其博士論文為《廣東基督教教育(1807-1953)》 [1] 。 1989年,獲 加拿大 維真神學院 道學碩士 學位。 [2] 梁氏出身於貧困的環境,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靠半工讀維持,在大學暑假時曾從事貨車搬運和豬肉屠房工作。

  3. 教學與研究. 著作. 参考文献. 梁家麟 博士牧師(英語: Rev. Dr. Leung Ka-Lun ),前香港 建道神學院 院長,專研中國基督教史。 簡歷. 梁家麟生於香港,於1975年11月在 葛培理 佈道會中決志信仰基督教。 出於對 中国基督教史 和 基督教神學 的關懷,梁氏在大學期間主修 历史学 ,副修 哲學 ,並於1980年獲 香港中文大學 文學士 學位,於1982年及1985年又取得 香港中文大學 哲學碩士 及 哲學博士 學位,其博士論文為《廣東基督教教育(1807-1953)》 [1] 。 1989年,獲 加拿大 維真神學院 道學碩士 學位。 [2] 梁氏出身於貧困的環境,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靠半工讀維持,在大學暑假時曾從事貨車搬運和豬肉屠房工作。

  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梁家麟 博士牧師(英語: Rev. Dr. Leung Ka-Lun ),前香港 建道神學院 院長,專研中國基督教史。 簡歷 [ 编辑] 梁家麟生於香港,於1975年11月在 葛培理 佈道會中決志信仰基督教。 出於對 中国基督教史 和 基督教神學 的關懷,梁氏在大學期間主修 历史学 ,副修 哲學 ,並於1980年獲 香港中文大學 文學士 學位,於1982年及1985年又取得 香港中文大學 哲學碩士 及 哲學博士 學位,其博士論文為《廣東基督教教育(1807-1953)》 [1] 。 1989年,獲 加拿大 維真神學院 道學碩士 學位。 [2] 梁氏出身於貧困的環境,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靠半工讀維持,在大學暑假時曾從事貨車搬運和豬肉屠房工作。

  5. 建道神學第十三任院長梁家麟博士就職典禮演辭傳承挑戰與祈求 / 梁家麟 – 建道神學院Alliance Bible Seminary. 今天,我們藉著這個就職典禮,一起見證上帝對建道神學院的憐憫。 這所在1899年於偏遠的廣西梧州白鶴山頂建立的小小神學院竟然蒙上帝特殊恩眷沒間斷地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期間經過一百多年的時間橫跨三個世紀。 寶貴傳承. 作為第十三任院長,意味我所承接的領導棒子已交接了十二次,有多位前輩為這所學院付出了重大心血。 在有形的建築設施與無形的屬靈傳統裡,我們都看到如同雲彩的見證人的指模腳印。 我如今所作的任何事,都是建造在他們已有的基礎之上,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保羅的提醒,我不敢或忘:「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 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

  6. 2024年1月8日 · 2024-01-08 作者: 聖經研究所. 摘自哥林多後書梁家麟 (爾道自建系列)” 耶路撒冷的使徒請求保羅協助募款説明當地有需要的肢體保羅大可為他們籌募一次兩次便算圓了承諾完成了責任。 他沒有義務把照顧耶路撒冷窮乏信徒的責任長期承包下來。 勇於任事、貫徹始終是保羅的一貫性格。 他若是愛一群人,便愛他們到底;他曾在某地的教會服侍過,即或離開了多年,他還是切切關懷他們的屬靈景況,願意為他們的福祉而押上包括個人名聲等所有代價 。 保羅關心的不僅是個人的承諾是否履踐,而是受助者是否得到真正的幫助。 “我做了,不過對方還是死了,這跟我無關,我已盡了自己的本分。 ”這番話絕對不會出自保羅的口。

  7. 建道神學院 Alliance Bible Seminary :: 梁家麟. 主頁. 建道教職員. 梁家麟牧師. 傑出教授. 榮譽院長. 文學士,中文大學,香港,1980. 哲學碩士,中文大學,香港,1982. 哲學博士,中文大學,香港,1985. 道學碩士,維真學院,加拿大,1989. 建道神學院,1985- 曾任《突破》雜誌執行編輯,1985年加入建道神學院,期間曾出任出版部主任、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學術副院長,現為榮譽院長及劉福羣教席教授。 參與華人神學教育三十年。 聯絡電郵:leungkl@abs.edu. 著作: 《泥土黎民》(香港:突破出版社,1984),四版. 《剪影中國人——泥土黎民二集》(香港:突破出版社,1985),再版.

  8. 混亂世代中教會的角色梁家麟 – 建道神學院Alliance Bible Seminary. 筆者按:承蒙《宣訊》編委邀約撰寫這個題目,由於這是長時期的思考課題,結果一發不可收拾,一寫便萬多字。 篇幅只容許不到五分之一,所以決定砍掉對亂象的所有診斷,獨留其中一個建言。 請多包涵。 香港教會在內外交困當中。 我們的發展呆滯,事工繁多,效果不彰,信徒人數不增反減。 我們缺乏打拼方向,舊有模式疲憊,新的出路尚未尋得。 我們缺乏向心力,再沒有一呼百應的屬靈領袖,沒有統攝人心的異象方向,沒有主流的事工發展進路。 我們的領導層出現危機,缺乏具條件的接班人,牧者與信徒領袖協調困難。 我們的年輕一代流失,向青少年佈道的機遇有限,教會老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