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1日 · 《陽光普照》的故事是從一個台灣社會上常見的家庭說起,父權色彩濃重又寡言的爸爸阿文(陳以文 飾)是位駕訓班教練,除了每天提醒自己的學員「把握時間,掌握方向」,也沒忘記將這句駕訓班準則傳授給優秀的大兒子阿豪(許光漢 飾)。

    • 許光漢1
    • 許光漢2
    • 許光漢3
    • 許光漢4
    • 許光漢5
  2. 2020年10月30日 · 《神隱少女》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不但在 2003 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的殊榮,更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不過,你知道《神隱少女》中的深度意涵是什麼嗎? 一起來看。 (責任編輯:徐子捷) 宮崎駿電影《神隱少女》中的知名角色無臉男。 圖片來源: 肉蟻小姐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肉蟻小姐. 我好寂寞,所以好想吃,好想吃,好想吃。 恐怖而巨大的黑色怪物蹲坐在杯盤狼藉的大廳裡,臉上戴著一張沒有表情的面具。 名為千尋的女孩,直直注視著他,以及被他生吞入肚子裡的其他神靈。 這正是宮崎駿知名動畫《神隱少女》的名場面。 說也奇怪的,在這個「群神亂舞」的奇幻故事裡,最受歡迎的神靈,除了俊美清透的河神白龍外,竟就是這個沒有面目、個性詭譎,連神靈都遺忘的邊緣系神靈「無臉男」。

    • 我是愛國好青年——堆積如山的廉恥(上)
    • 堆積如山的廉恥(下)
    • 顧炎武與革命精神
    • 一綱多本後的激情淡化

    除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課文在選輯的時候,有些部分顯然是刻意安排過的。以下就進入今天的主題: 是的,今天要談的就是顧炎武的〈廉恥〉。不知是幸還是不幸的,這篇文章是許多人的共同記憶,時至今日,這篇文章依然存在於我們的課本之中。這邊先不急著罵,雖然這些年來我們的國文課本一直都很有廉恥,但這些堆積如山的廉恥之中,其實還是有著差異的。 五一課綱這一批課本,〈廉恥〉顯然被放在比今天還要重要的位置。 我們可以先看到,這一年的第五課,是管仲的〈四維〉,而第六課更為精彩,是老蔣的〈四維的意義〉,第七課才是顧炎武的〈廉恥〉。 這三課被放在一起有什麼特殊意義呢? 對〈廉恥〉這一課有印象的朋友,不知道還記不記得在這篇文章的一開始,就是: 這段文字,考試以前也很愛考,是顧炎武引用歐陽脩的《五代史》之中,引用管...

    翻開民國五十一年課綱後的那批課本,可看見當年的課本編排邏輯與今日相差不多。當然,這些課本中的文言文比例很高,如第一冊中,共選十八課,只有五課是白話文. 值得一提的是,不若眾人所想像的,本應是黨國時代洗腦教育的課本編排中,蔣氏父子或國民黨大老的文章並沒有那麼高的比例。反而要等到六十年新課綱公布之後,這些黨國業配文才開始大量出現在更顯要的位置。 五一課綱的第一冊國文課本,第一課是師說,老蔣的文章如上篇文章所說,要到第五、六、七課的廉恥合體技才出現。 上次提到第五課是管仲的〈四維〉,第六課是蔣中正的〈四維的意義〉,第七課是〈廉恥〉。而顧炎武〈廉恥〉這篇文章,正是萬年不倒的文言選文,今天我就來簡單談談廉恥的意義與問題。 我們知道,「廉恥」這兩個字是傳統德目,不過問題在於這兩個字有著不小的詮釋空間。 ...

    那麼,為什麼〈廉恥〉的重要性始終這麼高呢? 參看五一課綱的第六課,蔣中正的〈四維的意義〉,可略略看出一些端倪,本課的題解寫到: 這提供了我們很重要的一個訊息:顧炎武反清復明的形象與「反攻大陸」的思想,有高度同質性可被拿來作文章,〈廉恥〉這一課得以屹立不搖,與時代背景絕對脫不了關係。 但這幾層關係是複雜的。當時的國民政府慣於強調自己的正統地位,對於當年推翻滿清政府的革命,也必一再將其神聖化。 由革命先烈流血流淚建立的「中華民國」,走過風雨飄搖,如今又是國難當頭,士大夫們還能不挺身而出,共赴國難嗎? 是以,當時的課本在「作者」欄中談顧炎武,說他「畢生心志所注,則在推翻異族統治,發揚民族精神,清末革命士子,多受其精神感召,卒能達成推翻滿清,締造中華之目的」。 顧炎武與當初強調的「革命精神」就這樣被...

    民八十四年課綱公布以後,一綱多本上路,〈廉恥〉終於不再佔據高中一年級第一冊的版面,被推遲到其他年級的課程中了。 此外,前面對於顧炎武與清末革命的連結是否有改變呢?答案是有的,看來脫離國立編譯館之後,這種老掉牙的理論終於可以擺脫一二。 八四課綱後的南一版,作者欄寫顧炎武生平,次寫其著作成就,於革命部分的論述多為客觀事實,最後評價只簡單寫了「大義凜然,不事新朝」。 關於國立編譯館寫顧炎武,還會提到他曾與台灣鄭成功政權有所來往,一綱多本以後略去不提,不知何故。此外,對於清廷曾攏絡顧炎武一事,國立編譯館的說法是: 一綱多本以後對於這段著墨較少,南一版說他「皆不往」、東大三民稱「皆嚴拒不出」、龍騰版、康熙版稱「不就」「亦不往」。談起顧炎武對於清廷的態度,略去「作書以死自誓」一段,激情明顯淡了許多。 過...

  3. 2020年1月31日 · 1. 直問內在恐懼. 首先,羨慕與嫉妒有一個特色,也就是關注的焦點大多都是在「其他人」身上,所以要一個人要把眼光放回到自己身上,逼自己看自身內在的不足,這是非常痛苦的。 但是羨慕與嫉妒暗黑化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內在的匱乏與自卑,因此要妥善地面對羨慕與嫉妒,就必須要勇敢地認識自己。 因此,當你意識到,自己過於羨慕或嫉妒其他人時,就應該讓自己停下來。 你要回到自己身上, 問問自己:「我怕什麼? 」 是匱乏嗎? 「我在那些我羨慕/嫉妒的人身上,看到了什麼,是我自己身上所缺少的? 是自卑嗎? 「我看到對方的好、擁有的東西,我自己有嗎? 他們的好,撩起了我心中的什麼痛點嗎?

  4. 2021年2月26日 · 《孤味》故事原型來自導演承傑阿嬤的真實故事,描述因丈夫不負責任離家而獨自撫養三個女兒長大的單親媽媽林秀英在得知丈夫過去的消息後,不得不面對內心糾結多年的愛恨情緒,在與女兒的衝突中,面對過去並放下過去的故事。

    • 許光漢1
    • 許光漢2
    • 許光漢3
    • 許光漢4
    • 許光漢5
  5. 2020年8月21日 · 1931 年出生的陳錫煌,是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長子,由於李天祿入贅陳家,娶了樂花園戲班女兒,按約定長子必須姓陳,因此陳錫煌才從母姓,不姓李。 父親李天祿對他太嚴厲,逃到南部避難. 身為李天祿的兒子,陳錫煌沒有得到特別禮遇,小學畢業後就加入戲班,跟著父親到各地演出布袋戲,李天祿沒什麼時間教他,陳錫煌就靠著自己的觀察、揣摩,一路做到李天祿的二手。 但父親對他甚是嚴厲,時常記錯口白或拿錯戲偶而遭修理,最後他逃到南部,到新興閣掌中劇團避難。 在南部這段時間,陳錫煌收穫良多,不僅觀察南、北部戲的差異,也幫忙做尪仔衣、尪仔帽。 日後他也以傳統為基礎,為戲偶改身,像是在小旦頸後縫上長髮,增添細緻度,再把一根彎曲 45 度的「彎通」細竹條,裝在戲偶上,讓小旦能優雅地梳理長髮。 「我很喜歡研究。

  6. 2021年2月17日 · VO 精選好書 2021-02-17. 《VO》導讀:. 老生常談的「愛自己」到底該如何實踐在生活中呢?. 除了對自己好,若能了解自己真正適合什麼、需要什麼,不論是事業、健康、親情及愛情,慢慢地為自己的生活建構出理想的樣貌,享受有秩序的生活所帶來的「高品質幸福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