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 犯罪
    • ㄈㄢˋ ㄗㄨㄟˋ
    • 釋義:
    • 違反法令的行為。《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又不曾犯罪,難道官府來拿你的母親去不成。」《文明小史》第三八回:「這人雖說是陸制軍送來的,究竟他是犯罪的人,陸制軍作不得主。」也作「犯案」。
  1. 犯罪 (英語: crime )指做出牴觸 刑法 規範的行為。 一般而言。 犯罪的原因可能是為了自身利益、復仇等動機,而使犯罪行為人不惜違逆法律、承受刑罰。 學界將研究犯罪的學術領域稱為 犯罪學 [1] 。 犯罪在 英美法系 下被稱爲「威脅,有害或以其他方式危及人身財產,健康,安全和道德福利的行為。 歐陸法系 下,犯罪者被稱爲罪犯、犯人、犯罪分子、犯罪嫌疑人、嫌犯、犯嫌、兇嫌、犯罪行為人、犯罪人、行為人等。 犯罪是由法律定義出來的(若某事被適用的法律視為是犯罪,那就是犯罪)。 另一種定義是犯罪是一種不止對其他個體有害,對群體或國家也有害的行為, 法律 會訂定禁止這様的事,並訂定罰則 [2] [3] 。 法國社會學家 涂爾幹 指出,犯罪存在於所有社會當中,所有的社會都有罪犯。

  2. 2018年10月18日 · 刑法是為了懲戒矯治行為人的犯罪行為而訂定,但當犯罪事實涉及二人以上的行為人時,就必須先確定個別行為人對犯罪的貢獻程度後,才能針對不同行為人給予適當的處罰。

  3. 2020年9月16日 · 就讓我們今天一起由學科內容、工作性質以及和其他相似學科比較,了解一下迷人的犯罪心理學。. 犯罪心理學一個研究「與犯罪有關」的「心理現象」的學科。. 「與犯罪有關」並不單只犯人在犯罪時的心理,還包括犯人在犯罪後、在法庭時、接受 ...

  4. 2018年10月23日 · 雖然E男沒有一起行竊、也沒有慫恿B男,不過立法者認為,E男故意將鑰匙遺留在大門口的行為,幫助B男順利潛入A男家中,也對犯罪行為有貢獻,因此訂定刑法第30條 [6] 的「幫助犯」,讓E男和B男一起負起竊盜責任,但因為幫助犯的危險比教唆犯輕微(一個

  5. 2022年12月23日 · 所謂的犯罪被害人,就是因為犯罪而權益受有損害的人,包括直接受到犯罪行為影響的被害人,以及一定範圍內的間接被害人 [1] ,例如被害人的配偶、父母與子女等等。 不論是直接或間接被害人,都有權利依照民法向犯罪行為人求償,像是民法第194條規定 [2] 的「被害人的父、母、子、女及配偶」,可以對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行為人請求賠償。 不過,有時因為犯罪行為人不明,或是應該要負起賠償責任的人沒有財產等等的狀況,讓被害人無法迅速得到應有的賠償、生活陷於困境,例如沒辦法負擔醫藥費、殯葬費或生活費等等,這時候,犯罪被害人保護法中的「犯罪被害補償金」,就可以對特定條件的被害人及遺屬提供協助。 二、犯罪被害補償金的種類與支付對象有哪些?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0年9月20日 · 人為什麼會犯罪?犯罪者的心理和一般人有什麼不同?特殊或重大犯罪者的心理又是如何形成的?在「圖解犯罪心理學」書中,以基本的犯罪心理學出發,帶領讀者認識所謂的犯罪者,他們的心理究竟和一般人有沒有差異,以及差異在哪裡。

  8. 刑法簡介 - 什麼是犯罪? (夏令營) 在這個為期 4 天的課程中,我們將深入探討構成犯罪的部分,並概述刑法的許多基本概念(事實錯誤、不作為犯罪、心理狀態等)

  1. 相關搜尋

    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