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稅基礎(簡稱「稅基」)是指各種稅賦的課徵都必須將其「課稅的對象(可能是物、行為或事實,又稱租稅客體)」以一定的數量表示,才能依此決定各納稅義務人應適用的稅率及計算實際成立的租稅債務數額。
      www.legis-pedia.com/dictionary/2805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4月7日 · 課稅基礎 又稱 稅基 ,指建立某種稅或一種 稅制 的 經濟基礎 或依據。 它不同於 課稅對象 ,如 商品課稅 的課稅對象是商品,但其稅基則是廠家的 銷售收入 或消費的 貨幣 支出;也不同於稅源,稅源總是以收入的形式存在的,但稅基卻可能是支出。 計算應納稅額的基數。 有實物量和價值量兩種計量單位。 前者如土地的畝數、車輛的輛數、船舶的噸位數等;後者如商品的銷售金額、企業和個人的所得額等。 稅基的大小直接影響稅額的多少,在稅率不變情況下,擴大稅基增加稅額,縮小稅基則減小稅額。 稅基的計量單位制約稅率形式,稅基為實物量時,一般採用定額稅率,稅基為價值量時,一般採用比例稅率或累進稅率。

  3. 課稅基礎簡稱稅基」)是指各種稅賦的課徵都必須將其課稅的對象可能是物行為或事實又稱租稅 客體 )」以一定的數量表示,才能依此決定各 納稅義務人 應適用的稅率及計算實際成立的租稅債務數額。 例如土地增值稅的稅基必須將土地這個課稅對象以一定數量表示也就是將土地價值量化作法上是透過地政機關的規定地價程序 [1] ,才能計算土地的地價以及土地漲價總數額。 而依照我國稅法規定的「稅基」內容觀察,課徵方式大體上可歸納為二類: 依課稅對象的「金錢價值」 稱為「從價稅」,例如所得稅法中的「綜合所得稅額」、土地增值稅的「土地漲價總數額」、地價稅的「地價總額」; 依課稅對象的「度量衡標準」 稱為「從量稅」,例如印花稅的「買賣契據件數」、牌照稅的「交通工具汽缸總排氣量、輛數或總噸位」。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含義
    • 主要因素

    稅基是指政府徵稅的客觀基礎,它描述的是政府徵稅的廣度,即解決對誰的“什麼”徵稅的問題。從各國的稅收實踐看,稅收制度的客觀基礎,從廣義角度可以分為國民收入型、國民消費型和國民財富型。從中義角度看,稅基是指對某一種稅徵稅的客觀基礎,即課稅對象,它是從質的規定性上描述某一稅種徵稅的廣度,它是一種稅區別於另一種稅的重要標誌,也是政府利用稅收槓桿調控經濟的支點選擇; 而從狹義角度看,稅基是指計稅依據,它是從量的規定性上界定某一稅種徵稅的廣度,是計算應納稅額的法定基礎和依據。

    •中文名:稅基

    •標準:計稅依據或計稅標準

    •國家政策:應納稅額的基數

    •所得稅的課稅:所得額

    •課稅基礎:流轉額

    •所屬類型:稅收制度

    稅經濟基礎

    例如,流轉稅的課稅基礎是流轉額,所得稅的課稅基礎為所得額,房產稅的課稅基礎為房產等等。選擇稅基是稅制建設上的一個重要問題。選擇的課稅基礎寬,稅源比較豐富,這種稅的課徵意義就大,否則,稅源不多,課徵意義小。

    計算稅額依據

    在稅基為實物量時,稅率多為定額稅率,在稅基為價值量時,稅率多為百分比形式的比例稅率或累進稅率,如果實行累進稅率,隨著稅基的增大,稅率也不斷提高。有時稅基與徵稅對象數量是一致的,即稅基直接是徵稅對象數量的某種表現形式。如,所得稅稅基及徵稅對象的數量都是所得額。有時兩者又是不一致的,前者只是後者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如對企業所得徵稅時,徵稅對象數額是全部所得額,稅基則是從中作了一些扣除之後的餘額。

    稅源分布變化

    選擇稅基在結構上要同稅源分布相適應,儘量選擇那些稅源較為廣泛、充裕的課稅對象,作為主導稅基。同時,根據稅源變化,適時調整稅基結構。

    稅收收入

    稅基和稅率是影響稅收收入的兩個主要因素,在稅率不變的情況下,擴大稅基,增加收入;縮小稅基,減少收入。

    國家政策

    如果稅率不變,稅基寬窄直接影響納稅人負擔水平,國家可以通過規定免稅額、稅前扣除、稅前還貸等方式,引導納稅人行為,體現國家政策。 另外一種比較專業的解釋如下: 稅基是據以計算應納稅額的基數。包括實物量和價值量兩類。前者如土地的畝數、房屋的間數、車船的輛數及噸位數等。後者如商品的銷售收入金額及個人及企業的所得額等。稅基是計稅依據之一。在稅率未變情況下,擴大稅基會增加稅額,縮小稅基會減少稅額。稅基又制約著稅率的具體形式和使用標準。在稅基為實物量時,稅率多為定額稅率。在稅基為價值量時,稅率多為百分比形式的比例稅率或累進稅率。如果實行累進稅率,隨著稅基的增大,稅率也不斷提高。稅基與徵稅對象數量有聯繫,但也有區別。兩者的聯繫表現為,在許多情況下,稅基直接是徵稅對象數量的某種表現形式,如在對商品徵稅時,稅基是所得額等。兩者的區別表現為,在有的情況下,稅基只是徵稅對象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如對企業所得徵稅時,徵稅對象數額是全部所得額,稅基則是從中作了一些扣除之後的餘額,在對個人所得徵稅時,稅基則是全部所得中超過免徵額的部分。 稅收課徵的客觀依據。課稅基礎的簡稱。稅收的基本要素。稅基作為計算應課稅額的基礎,包括兩層涵義: ①課稅基礎的質。即課稅的具體對象。不同的稅收,稅基亦不同,如商品流轉稅的稅基是商品銷售額或增值額,收益稅的稅基是各種所得額,財產稅的稅基是各種財產。 ②課稅基礎的量。即課稅對象中,有多少可以作為計算應課稅額的基數。對某一課稅對象而言,稅基可寬可窄,如果從所得額中扣除的不納稅的項目多,則稅基就相對小。稅基是課稅依據質與量的統一。 一個國家制定稅收制度,要恰當地選擇稅基。可供擇的稅基是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而變化的。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可供選擇的稅基的範圍比較廣泛。商品流轉額、企業利潤、個人所得、投資消費支出,以至財產和財產轉移,都可以作為稅基。選擇稅基要根據一定的原則和需要。如要保證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就要選擇國民經濟中普遍、經常存在的稅基。如要利用稅收實現政府對國民經濟的調節,則選擇稅基的範圍既要相對廣泛,又要有利於實現稅收公平與效率原則的最優結合,並在實踐上可行。

  4. 課稅方式. 以當期(月)銷項稅額扣減進項稅額之餘額,為當期(月)應納或溢付營業稅額。. 某營業人銷售貨物或勞務,其銷售額300,000元,銷項稅額為15,000元,得扣抵之進項稅額為10,000元,其應納稅額為5,000元,計算如下:. 由主管稽徵機關依營業稅特種稅額查 ...

  5. 企業稅務基礎知識. 4. 稅務優惠政策. 5. 稅務風險及防範措施. 1. 稅務的種類及徵收方式. 稅務是指政府為籌措財政收入,對個人、企業等納稅義務人依法徵收的各種稅款。 稅務的種類很多,包括但不限於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地產稅等。 稅務的徵收方式主要有直接稅和間接稅兩種。 直接稅是指納稅義務人直接承擔稅務負擔,如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等;間接稅是指稅務負擔轉嫁到商品或服務的價格中,由最終消費者承擔,如增值稅、消費稅等。 2. 個人所得稅基礎知識. 個人所得稅是指個人因從事生產、經營、勞務報酬等所得到的收入,依法應納稅的稅款。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包括中國境內的個人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的所得。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分為七個級別,最高稅率為45%。

  6. 2024年4月22日 · 所得稅就是指個人有所得要課徵的稅居住者跟非居住者都要繳稅根據國稅局的資料整理如下: 居住者的定義: 個人於一課稅年度內在中華民國境內設有戶籍且居住合計滿31天。 個人於一課稅年度內在中華民國境內居住合計在1天以上未滿31天,其生活及經濟重心在中華民國境內。 你是中華民國境內居住的個人、有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就必須在每年5/1~5/31 (或依法展延結算申報截止日)止,填寫結算申報書,向國稅局申報上一個年度的綜合所得稅。 那什麼叫生活及經濟重心在中華民國境內? 根據國稅局的定義為: 有全民健康保險、勞工保險、國民年金保險或農民健康保險等社會福利。

  7. 一般所得稅額為納稅義務人按結算申報所計算之應納稅額減除依其他法律規定之各項投資抵減稅額後之餘額選擇股利及盈餘分開計稅者一般所得稅額應加計股利及盈餘分開計稅應納稅額」,其用以作為與基本稅額比較之基礎。 更多相關資訊. 1735 納稅義務人依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獎勵民間參與交通建設條例 等法律規定,可以抵減綜合所得稅之投資抵減金額或抵稅額,是否可以抵減基本稅額與一般所得稅額之差額? 110-10-08. 1733 什麼是基本稅額? 如何計算? 110-10-08. 1732 最低稅負之計算原則為何? 110-10-08. 1731 個人所得基本稅額(最低稅負)的稅率為何? 11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