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9日 · 2023年,台電公布的平均電價為3.1154,但售電成本高達3.9542台灣的火力發電占比高達79.4%,再加上我國並非能源礦生產國,必須大量向外購買燃料(如煤與天然氣),當國際能源成本漲,勢必會反映在支出上。

  2. 4月3日上午7點58分, 在花蓮沿海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 ,震央在距離陸地僅10幾公里的台灣東部海域,地震深度15.5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 這起自921以來最大規模地震,也引起許多疑問:為什麼北北桃等震度已超過4級的地區,民眾卻未收到國家警報?. 這凸顯出 ...

  3. 2023年1月17日 · 直到2021年5月,自雙北蔓延到全的三級警戒,台灣正式迎來第一社區感染疫情,由於警戒時期要求嚴格,各企業也多採取居家辦公、學校停課,因此民眾留在家中的時間增,影響最的是捷運、公車等大眾交通工具的使用情況,在三級警戒期間,減少了約6

    •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 007131
    •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 007132
    •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 007133
    •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 007134
    •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 007135
  4. 2022年6月28日 · 台積電在台灣陸續擴廠,帶來地方經濟發展的希望,卻也有龐大用電、碳排等成本隱憂,當全台灣碳排放高達57%來自工業部門,除了企業彼此聯盟研發提高效率、減少碳排的技術,政府也應有大局觀從消費型態等源頭思考產業結構調整。

  5. 2021年7月28日 · 1. 減班勞工人數暴增,77.6萬人工時縮減. 疫情下勞工面臨的處境,可能有工時縮減、失業或退出勞動市場三種情況。 由於經濟體中原本就有一定數量的勞工處於這三種狀態,在分析這三種情況各自的變化規模與比例時,必須考慮疫情之前的狀況,才能估算受到疫情衝擊的變化,因此我們在分析去年(2020)1月至今的數據時,會以2019年同月份的數據為基準,來衡量疫情衝擊的規模。 去年3月台灣疫情開始升溫,對經濟活動的衝擊明顯擴大。 從 協議減班 的實施勞工人數資料觀察,去年2月底僅1,662人,3月底增加至7,916人,隨後一路增加至去年6月底達到31,816 人為高峰。 然而,協議減班統計僅限於有向勞政單位申報的廠商,實際上有更多廠商並未依規定申報,無法反應整體勞工的全貌。

  6. 2018年3月15日 ·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周桂田從產業面分析,指台灣的工業電價是世界第三低,業者沒有創新研發動機、無法提高產品副加價值,長期根本不利產業轉型。

  7. 2023年8月28日 · 但前一個從8月上旬影響台灣的卡努颱風,雖未登陸,卻在山區降下破 莫拉克 紀錄的豪雨,可以看到極端天氣對台灣的影響。. 當時,大部分的人都將目光焦點放在受災最嚴重的 南投 ,但其實雨量不多的西南部沿海也是受災戶,高雄旗津、雲林口湖一帶都出現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