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hbwmw.gov.cn

      圖片: hbwmw.gov.cn

      • 北方人依照習俗通常在 農曆 正月十五 元宵節 和 新年 烹製食用,吃元宵象徵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曾有多種名稱,如 麵繭 、 粉果 、 元寶 、 湯餅 、 圓不落角 等。 元宵製作過程和湯圓並不相同。 元宵通常有餡料,並由人工層層搖制而成,因此製作元宵稱為「搖元宵」。 現在多用機器代替人力製作。
      zh.wikipedia.org/zh-tw/元宵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元宵節 ,亦稱為 元宵 、 上元 、 上元節 、 小正月 、 正月半 、 新十五 、 元夕 、 小年 或 燈節 ,中國傳統節日,每年的 農曆 正月十五 ,為 農曆新年 的第一個月圓,象徵著春天的到來。. 華人 傳統會吃 元宵 、賞 花燈 、 猜燈謎 ,以示祝賀。. 這是傳統 ...

  3. 2024年2月23日 · 元宵節 (英文:Yuanxiao Festival、Lantern Festival) ,是農曆新年過後第一個「月圓」的日子。 古人把農曆一月稱為「元月」,夜晚則稱為「宵」,因此將每年的農曆一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換算成今年2024年的國曆日期,則是在國曆的2月24日(六)。 在這天,家家戶戶有一起吃湯圓、賞花燈和猜燈謎的習俗,也會在各種熱鬧又溫馨的活動中一起慶祝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為新春的延續歡聚慶賀!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燈節或小過年,關於它的由來也有許多種說法,以下分享其中一個有關「天帝」的傳說故事: 傳說,有一天有個獵人不小心誤殺了一隻闖入民間的神鳥,天帝知道後非常生氣,打算在人間放一把大火當作懲罰,因此命天兵天將在元月十五日這天到凡間引發火光災難。

  4. 2023年2月3日 · 元宵是利用手工滾動的勁道蘸取糯米粉,慢慢滾成圓形,因此表面略呈顆粒狀,咬開的內餡也不是整齊的圓形;另外因為皮較薄、含水量低,吃起來相對有咬勁,餡料也比較鬆散。

    • 元宵節是什麼?1
    • 元宵節是什麼?2
    • 元宵節是什麼?3
    • 元宵節是什麼?4
    • 元宵節是什麼?5
  5. 2024年2月22日 · 元宵節由來是什麼? 元宵節有什麼習俗? 正月十五日,也就是俗稱的元宵節或燈籠節,很多人都想到這個時候要去看花燈,或是看廟會繞境遊行,甚至把這一天是為農曆新年的最後一天。 不過這一天真正的節俗意義而言,應該被稱為「上元」會比較正確 ...(點我閱讀全文) 元宵節該吃什麼? 提燈籠、賞花燈…老少都期待的「元月十五」元宵節即將到來!...

  6. 元宵節自古代即與新正清明端午中元中秋並列台灣重要傳統民俗節日。 在臺灣早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節夜裡以偷 蔥 來討個 結婚 吉兆』的說法。 俗語 說:「偷挽蔥,嫁好 翁 ;偷挽菜,嫁好 婿 」。 即使在日治時代,也同與日本人過西曆元宵節,但民間仍然保存台灣傳統文化習俗過農曆元宵節,因此當時日本總督府特許在 艋舺龍山寺 辦燈會,延伸至今龍山寺仍保有 鑽燈腳 (軁燈跤) 的習俗。 時至今日,慶祝元宵節已發展成全臺的大型禮俗活動。

    名稱
    類別
    概述
    所在地
    節慶
    自古平溪聚落地處偏僻、山賊橫行,故平溪村民冬至後即隱入深山避險,直至元宵遣人回村,確認村內安全即施放「天燈」報平安。故如今演變為平溪天燈節。 ...
    新北市平溪區
    野柳神明淨港
    風俗
    百年前野柳保安宮開漳聖王顯靈指示至港外紮營,為海難事件慰靈,並安定人心。沿襲元宵壯丁扛轎下港查察、淨港安境的傳統,更演變成祈禱漁獲豐收、「百人跳水」的文化行旅。 ...
    社子夜弄土地公內湖夜弄土地公 ...
    風俗
    昔時台北內湖梘頭、北投磺港後與社子四角頭均有夜弄土地公儀式。社子島福安里夜弄土地公以頭戴竹笠、不穿上衣的男丁乩將為特色,進行四莊頭土地公聯合遶境。內湖梘頭福德祠在元宵夜乞龜、遶境,並於接受商鋪與信眾「炸轎」。 ...
    臺北市士林區社子、內湖區
    儀式
    傳說婦女若鑽過燈籠的燈底,除了可祈求一年幸運外,亦能夠保佑添丁。俗語謂「軁燈跤生膦脬」艋舺龍山寺每年設置「祈福主燈」與「平安主燈」供遊人信眾祈安、歷覽。 ...
  7. 2020年1月18日 · 元宵節是每年的正月即農曆元月十五日,古人稱夜為「宵」,是一年當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 在這天人們要點起萬盞彩燈、燃放火焰、喜猜燈謎、出門賞月,共吃元宵,來歡度這個愉快的節日,以表示慶賀新春的延續。

  8. 元宵節自古代即與新正清明端午中元中秋並列台灣重要傳統民俗節日。 在臺灣早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節夜裡以偷 蔥 來討個 結婚 吉兆』的說法。 俗語 說:「偷挽蔥,嫁好 翁 ;偷挽菜,嫁好 婿 」。 即使在日治時代,也同與日本人過西曆元宵節,但民間仍然保存台灣傳統文化習俗過農曆元宵節,因此當時日本總督府特許在 艋舺龍山寺 辦燈會,延伸至今龍山寺仍保有 鑽燈腳 (軁燈跤) 的習俗。 時至今日,慶祝元宵節已發展成全臺的大型禮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