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免疫風濕科 相關

    廣告
  2. 全天然發酵 數十種高濃度消化酵素,蛋白質含量高達53.2公克/100公克,分子量小 人體容易吸收。 類胡蘿蔔素含量是胡蘿蔔的1.5倍 維生素B12含量是豬肝的4倍 鐵含量是菠菜的23倍,營養完整豐富。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8日 · Moderna的報告指出,接受mRNA-1273接種的受試者裡面出現5名感染者,但都沒有嚴重症狀。 圖為Moderna的臨床試驗與志願受試者。 圖/法新社. 另一個所有疫苗都必須關注的議題:疫苗效力有多長? 但這還有待時間驗證。 圖/路透社。...

    • ▌疫苗是如何設計的?
    • ▌疫苗開發前景一片光明?
    • ▌國際疫苗備戰,但中國的可信嗎?
    • ▌不敢期望過高

    人體的免疫系統經歷第一次教訓後,當相同或相似的病原體再次露面,有記憶的免疫系統能迅速產生免疫反應,有效封阻病原體再次肆虐的可能路徑。依此特性,科學家設計疫苗的終極目的,就是讓未經過大世面的新手免疫系統,在訓練營中來個「震撼教育」,以面對未來病毒入侵的真槍實彈。 透過辨認病原體的蛋白質抗原(Antigen)這張識別證,累積經驗後的免疫系統會得到高度專一性的抗體(Antibody)和其他武器,針對持有抗原的外來物進行名為「免疫反應」的殲滅行動。疫苗的設計有多種選擇,也各有優缺點,目前各大藥廠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設計,也是依據自己以往經驗,希望能直搗黃龍。 傳統疫苗路線是使用完整病原體(whole-organism)作為假想敵,此種減毒或去活性疫苗的優點在於,可以提供免疫系統高度仿真試題,刺激宛...

    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多管齊下,看似前景光明,但這邊筆者還是要透過兩支疫苗的前例,提出一些隱憂。 台灣早期的國民病B型肝炎,是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透過體液傳染;最早在16世紀出土的義大利木乃伊身上檢出,1963年開始研發疫苗,但一直到1981年 Merck藥廠才成功從病人血液中分離出病毒,再用化學方式去除病毒活性,使得 Heptavax 成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通過的首支B肝疫苗。1986年第二代B肝疫苗誕生,透過遺傳工程將B型肝炎抗原放進酵母製成病毒表面抗原,除去第一代的感染疑慮;作為第一支重組蛋白疫苗,此屬於筆者前文所列的第四類疫苗。 第二個案例是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伊波拉首先發生於1976年的非洲,近期獲得最大關注的年代為2014至2016的疫...

    研發上的大鳴大放,尚需廠房那端有足夠能量量產才能功德圓滿。疫情初期,許多報導側重在研發上的進展,但近期內各家公司在產能最大化的新聞逐漸浮現:各大藥廠皆有相當能力量產疫苗,但為了把握時效性,除了在地合作,國際間的合作案也多有所聞。 除了前述的「英法聯軍」,美國輝瑞藥廠與德國 BioNTech 在4月22日也共推德國第一起臨床試驗,美方的臨床試驗則剛宣布展開,並預計2020年底可製備上百萬劑疫苗。英國方面,AstraZeneca本毫無意願介入疫苗製程,但不久前決定參與牛津大學和英國官方的重組病毒載體疫苗計畫,挟帶其4月底開始的臨床試驗,瞬間擠身疫苗開發的列強之一。 資本雄厚的藥廠可以透過跨國合作互通有無,並得到在地政府支持,保有足夠動能推行疫苗產業線。台灣也希望將另外兩種疫苗製劑:醣蛋白疫苗和奈...

    美國從一開始生物醫學高階研究和發展管理局(BARDA)就大力資助美國本土藥廠,如今更要啟動類似二戰時期「曼哈頓計畫」的「曲速計畫」(Operation Warp Speed),整合全國資源,聯合各藥廠朝年底疫苗上市的目標邁進;而在這之前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有提出相似計畫,其名下的基金會會大力贊助,擴建各種可能需要的廠房和器材。 但大家都知道這都是場豪賭。當初伊波拉的完整病毒體疫苗其實也有相當成效,但後來卻被割捨,僅剩下 FDA 通過的一支疫苗在市面流通。何況這次競爭者眾,只能希望第一劑疫苗出現後,能妥善整合避免資源浪費,並準備迎接更多未知的新型傳染病。 不只歐美,印度起家、全球疫苗龍頭之一的 Serum Institute of India,長久以來生產合格有效的疫苗,但這次在...

  2. 2021年4月12日 · 「是口誤? 還是『獸醫高福』說溜嘴了大實話? 」中國國產的COVID-19興疫苗(Sinovac ),是北京當前出口「防疫外交」的絕對主力,但其相對不透明且一向爭議的免疫效果問題,周末在成都舉辦的「中國疫苗大會」上,卻被中國疾管中心主任高福說溜了嘴,坦承中國國內現有疫苗保護效果與效率過低,並正考慮「截長補短...混用多種疫苗」。...

  3. 2021年1月25日 · Paratek製藥公司花了二十多年時間從零開始研發一種名為Nuzyra (Omadacycline)的抗生素,該抗生素於2019年在 美國 上市,用於對抗抗藥性細菌感染。 在COVID-19之前,估計全球每年至少有70萬人因抗生素耐藥性細菌感染而喪命。 隨著更多病毒感染患者必須接受抗生素以治療二次感染,或防止使用呼吸器造成的感染,這一數字將會持續攀升。...

  4. 2021年7月20日 · 英國 過去24小時. 「英國『全民臨床』舉國防疫測試...已經再度出發。. 」在累積543萬人染疫、13萬人死亡的18個月痛苦後,英國的英格蘭地區自7月19日清晨全面防疫解禁,自此開始免帶口罩、免維持社交距離、100%無限人數群聚的「自由日」(Freedom Day ...

  5. 2020年2月27日 · 根據WHO,「全球大流行」是指:某一種人類尚無法免疫的新型傳播疾病,於某一時期同時在全世界以超乎預期之外的速度與尺度流行。 相較於「疫情流行」的疫情嚴重程度,全球大流行更關鍵的衡量指標,在於疫情是否橫跨地理限制、流行於世界多國。 而這也是在義大利與伊朗疫情連環爆之後,全球大流行的相關國際討論紛紛出籠的主因。...

  6. 2021年6月2日 · 所謂 緊急授權使用機制(EUA) 是用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例如當前的 COVID-19 大流行)時期,用來促進醫療產品(例如疫苗)研發與使用的法定監管流程。 一般藥物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流程,但面對緊急的公共衛生事件時,容許(以下簡稱FDA)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在符合法定標準與要件時,以專案方式讓未經一般流程批准的醫療產品適用於大眾,用以診斷治療、預防嚴重或危及生命的疾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