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基本介紹. 中文名 :姓家譜. 外文名 :Genealogical tree of Wu family. 最早起源 :先秦時代. 起源. 姓 人物早在 炎帝 、 黃帝 時就已存在。 炎帝之臣有一叫 權 的,他的後代中國樂曲的發明者。 那個因為勇敢剽悍,善於狩獵而以“”為稱號的原始氏族,在堯舜以前的活動,《 尚書 》、《 春秋 》、《國語》、《 史記 》等經典史書都記載闕如,只有以廣博、繁雜著稱的宋人 羅泌 《路史·國名紀》中,才以權的氏族為第一個吳氏族。 《路史》說,炎帝之臣。 可見人最初從屬於炎帝、黃帝部族集團的。 《山海經·海內經》記載了一個有趣、奇異的故事:權的妻子叫 阿女緣婦 ,她與炎帝的孫子當時為黃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姦懷孕,三年後一胎生3子,分別叫鼓、延、殳。

  2. 2017年6月25日 · 吳姓最早起源於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歷史吳姓的第二個起源源自祝融氏吳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吳姓的第三個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歷史吳姓的第四個起源是出自黃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太伯被後世吳姓人稱為開氏始祖。 魏晉至隋唐的700多年裡,吳姓得到巨大發展,《元和姓纂》中說,這期間的吳姓家族主要分布在吳郡、武昌、濮陽、渤海、陳留等地。 宋朝時,全國吳姓有170萬人,是當時的第八大姓。 吳姓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江西,有22萬多人。 江西、安徽、山西、浙江、山東、福建6地的吳姓人口就有102萬多人。 元明時期,吳姓人開始移民東南亞。 菲律賓的吳姓華人,主要來自福建沿海地區,也有廣東、台灣的吳姓人。

  3. 吳氏族裔自周末以降,即散居長江流域,季歷之後傳世四十九世為圻公與猛公二位昆仲,圻公派下數傳至六五世為吳競,為唐太史,亦為江南始祖,據興寧吳氏族譜所載,傳子吳簡(七十世),遷居閬州(四川閬中),再傳至七三世為宥,吳宥(時在五代約十世紀),宥始輾轉經江西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姓, 中華姓氏 ,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 據說最早起源於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歷史,姓的第二個起源源自 祝融 氏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姓的第三個起源出自 姚姓 距今已有3500多年歷史,姓的第四個起源出自黃帝 姬姓 距今 ...

  6. 吳氏為本省第七大族裔吳氏祖考最早可溯至后稷之後古公亶父周太王之秦伯世稱吳氏開姓始祖)、仲雍吳氏傳世始祖二子相傳古公生秦柏仲雍季歷三子。 秦伯、仲雍二位兄長在得知周太王有意立其弟季歷繼位(即周文王),決心成全,乃託詞採藥奔走荊蠻(今江蘇無錫),並自號勾吳,在當地宣揚德化不再返回,兄秦伯無子仲雍繼立,仲雍傳至曾孫周章,時周武王早已一統天下,為感德報功追封秦伯為吳伯公,是為吳姓之始,並封周章為吳子,子孫均以國為姓,再數傳至壽夢王,壽夢王建都於江蘇吳縣,三傳至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吳王壽夢,原欲傳位於四子季禮,季禮謙虛,辭不受位,後封於「延陵」,故吳氏族人以「延陵」為郡望者,皆為季禮之後。

  7. 吳氏族屬於炎帝部落,姜姓,活躍於今陝西隴縣隴山之東姜水旁,所居地稱山。 炎帝時代是吳氏族首領,其後裔黃帝生母。 炎帝和黃帝同為羌人兩分支,通婚,形成了華夏族主體。 夏朝時,姜姓吳氏族隨夏族東遷到觀津,即今河北武邑東。 神射手后羿比射其後裔。 姜姓吳氏歷史有5000年。 第二支出自氏族。 黃帝後裔顓頊,顓頊子稱,稱族人分佈今河南汝河地區。 稱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回舜時代後任祝融氏。 祝融氏古代掌管火種首領稱謂,氏族中有地位和權力。 祝融氏黎有罪誅,回繼任祝融氏。 吳氏族居於姜姓故地。 夏朝時,吳氏族沿渭水北岸東遷到山西平陸山。 商朝時,吳氏族活躍於北方,黃河而下進入河南鄭地區。 後東遷到濮陽雷澤之西,到達山東臨朐東北朝陽古城,史稱王

  8. 吳姓 是 漢族姓氏 之一,在《 百家姓 》中排行第6位,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對中國大陸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的統計數據顯示吳姓是第九大姓,在 臺灣 則是第七大姓。 在做自我介紹時,通常會將「吳」稱作「口天吳」;但實際上「吳」字的下方並非「天」而為「夨」 (ㄗㄜˋ),「口天」的「吴」為異體字。 來源 [ 编辑] 關於吳姓的來源主要有四種: 上古時已有吳姓。 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與"吳"音相近,故舜后有吳姓。 一是 炎帝 時有吳權,其后亦有吳氏。 [1] 一是少康帝時有神箭手吳賀,其后有吳姓。 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是 黃帝 軒轅氏 的直系后裔。 商時,黃帝的12世孫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