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期待對方彌補自己的缺憾. 許多期望源於過去的不良經驗或遺憾,例如被劈腿過的人會希望另一半切割所有異性朋友。 希望對方能成為遺失的那塊拼圖,彌補自己生命中的缺憾。 當伴侶無法滿足這些要求,熟悉的痛苦或挫折感也再度襲來。 我們必須了解: 當感情被賦予義務時,實際上只會把對方推得更遠,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必須對自己的幸福承擔更多的責任。 2.忘記伴侶的自主權. 第一次見到某人時,我們往往希望對方是一個獨立而特別的人。 但隨著關係的發展,我們開始期望伴侶成為「某一種人」,覺得對方「應該」為自己做什麼、「應該」要支持自己的想法、「不應該」有某種行為。 他們忘記自己愛上的人是一個擁有內心世界的自主個體,關係開始變得黯然失色。 兩個人都開始感到怨恨。

  2. 2024年8月9日 · 7訣竅讓你們越吵感情越好. 夫妻之間有吵不完的家事分工、金錢分配、花費的價值觀、性需求的滿意度、對養兒育女的態度和信念、生活品質的要求和最低限度等等,有太多層面可以意見不合,往往 需要兩人不斷溝通、協調與磨合,並不是長輩出面就能解決的。 在我的諮商實務經驗中,一如案例裡的夫妻,「神經質母親──消極型父親」是一種很常見的夫妻配對,不過,有時候反而是相反。

  3. 2024年2月5日 · 相愛相殺」是指情侶之間的關係中充滿著矛盾、衝突、爭吵等負面元素,但又因為深深地愛著對方而無法分離。 這樣的關係常被描述為「愛恨交織」,並被一些人視為真正的愛情。 然而,心理學家對相愛相殺這種關係的真正本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一項2019年發表於《個人關係》期刊的研究表明, 相愛相殺關係中的負面元素對關係的穩定性和滿意度產生了負面影響。 該研究對100多對情侶進行了追蹤調查,發現衝突和爭吵等負面元素會降低情侶之間的信任、親密感和滿意度,進而對關係的穩定性產生負面影響。 此外,另一項2015年發表於《心理科學進展》期刊的研究表明,相愛相殺關係中的負面元素 往往源於情侶之間的焦慮和依戀不安全感。 這些焦慮和不安全感會引發情侶之間的負面互動和情感距離,進而導致相愛相殺的現象。

  4. 2024年7月28日 · 與其說緣份是遇到一個能讓自己欣賞與被欣賞優點的人,倒不如說是緣份是找到一個,能讓自己願意包容與被包容缺點的人。戀愛,或許是一個尋覓與配對的過程,但婚姻卻是一個學習與調適的過程。

  5. 2019年6月12日 · 在許志安與鄭秀文「香港的最後一個童話」崩盤幻滅之後,許多人納悶這樣20幾年的愛情馬拉松,怎麼終究敵不過半路殺出的誘惑?. 美國兩性專家兼作家解釋了普通人對「一定是婚姻哪裡出了問題」的謬誤。. 曾寫過重新思考不忠The State of Affairs: Rethinking ...

  6. 2024年2月29日 · 在美劇《老友記》中,有一對戀人錢德勒和莫妮卡,就是因為內心需求能從對方身上得到滿足,而發展出一段和諧的感情。 錢德勒幼時父母離婚,使得他長大後恐婚,所以莫妮卡從不催他結婚。 莫妮卡的爸媽則一直對她缺乏肯定,這讓她對自己很苛刻,所以錢德勒都會包容她的潔癖和完美主義。 克里斯多福·孟在《親密關係》一書中說:擇偶很少與浪漫愛情有關,婚姻是出於政治的、經濟的、實用的和家庭的目的。 他認為,人們在童年時都會追求兩樣東西:歸屬感、確認自己的重要性。 如果沒有從家庭中得到,他會在以後不斷去尋找那個能給他帶來這種滿足的人。 所以,我們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背後的動機,大多是為了滿足我們未被滿足的需求。 或許很功利,但亦是現實。 婚姻中的衝突,源自你個人的心理創傷.

  7. 2024年2月21日 · 事情做得不完美、生活不盡如人意,往往原因還是在自己身上,但是其沒有勇氣去面對,所以只能借責怪別人來減緩自己內心的壓力。 責怪型人格的人往往控制慾也極強,他們會強迫身邊的人與自己的想法保持一致,但凡稍有出入,便又是一通責難。